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08 06: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如图示意微信app城市生活部分显示的4月1日某城一功能区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符合该功能区特征的是(  )
A.城市外缘区,污染严重 B.区内建筑物高大密集
C.昼夜人口数量差距较小 D.环境优美,交通不便
2.若在同年5月1日全天,该app显示此区域人口数量变化图将(  )
A.人口数量波动幅度明显变小 B.人口数量的峰值有一定提升
C.人口数量峰值在12点左右 D.午夜时该区域人口数量较大

下图为某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L1~L4为著名的商业街,图中心为中心商务区所在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城市四条商业街中最繁华的是
A.L1 B.L2 C.L3 D.L4
4.一般来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地多为该城市的
A.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农业用地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6.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7.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读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布图,图中的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 m而设计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布局是(  )
A.①住宅区 ②工业区 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 ②住宅区 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 ②住宅区 ③工业区
D.①住宅区 ②商业区 ③工业区
9.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出现在(  )
A.城市西南部 B.城市东南部
C.城市东北部 D.城市西北部
10.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各功能区是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的
B.城市功能区是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断集中的体现
C.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用地面积比例是最大的
D.城市的商业区只形成于城市中心位置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为著名的金融贸易区,白天人来车往,可一到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D.内部分区明显
12.与“不夜城”相比,“空心城”没有发挥中心商务区的哪一项功能(  )
A.商业活动 B.金融贸易
C.通信联络 D.休闲、娱乐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星状环形模式
14.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b区域通常是
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商贸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B.轻工业区、商贸区、重工业区
C.重工业区、商贸区、轻工业区 D.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16.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
A.环境条件优越 B.对外交通便利
C.土地价格低 D.位于城市中心区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两个公交站台(甲、乙)分布示意图和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18.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M方向近郊区 B.M方向近商业区
C.N方向近文化区 D.N方向近工业区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000、1500、2000、2500。其中数据为2000元/m2的等值线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20.图中阴影部分最有可能是(?? )
A.商业中心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外围商业用地
21.该城市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最密集之地应位于图示(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和风向频率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22.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功能区人口密度最大 B.②功能区环境污染最重
C.③功能区建筑密度最大 D.①功能区交通通达度最好
2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城市四个企业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A.自来水厂 B.纺织厂
C.机械厂 D.钢铁厂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下如何优化选址,最大限度的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公众的满意度,是120急救医疗站点建设的科学问题之一。下图是北京市急教中心急救设施示意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北京市急救中心和分中心集中在市中心附近,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利
C.人口密度大 D.经济水平高
25.北京市急救到达最短时间出现在市区外围而不是市中心,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市中心交通拥堵概率高
B.市区外围基础设施落后
C.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
D.市区外围人口素质高



二、综合题
26.读下图,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区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处中,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_、 ________。
(2) 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该是位________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仅从工业联系的角度看,钢铁厂附近还可以办________厂。因为他们具有________联系,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
27.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图中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哪些?
(3)E、F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__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地,原因是什么?
28. 下图是“T1~T3三个阶段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T2和T3阶段商业用地的分布特点。
(2)据图总结T2到T3阶段工业用地变化趋势,并说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T3阶段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分析判断甲住宅区的类型和形成原因。
29.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前列,201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甲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B2.B3.A4.B5.B6.D7.D8.C9.A10.B11.C12.D13.A14.B15.D16.A17.C
18.B19.C20.D21.A22.C23.D24.C25.A
26.d 地势高,易排水 河流上游,水质好;盛行风的上风向;远离工业区,空气质量好。 乙 靠近铁矿石,原料丰富 附近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位于市郊,地价低。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对市区污染小。 机械厂、造船厂、汽车厂 产品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可以集中处理污染物。
27.(1)偏南风
(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便利;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河流下游, 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3)F;
(4)A;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28.(1)T2阶段商业用地位于城市几何中心,T3阶段多个新的商业用地出现在交通干线交会处。
(2)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原因:保护城市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
(3)甲处应为高级住宅区。形成原因:位于城市外缘,地势较高,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
29.(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该市(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