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C
CO2
+
点燃
O2
微观意义
宏观意义
量的意义
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
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表示各物质间微粒的个数比。
(原子与分子)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
间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
宏观意义
量的意义
反应条件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现有 24份质量的 C 能与多少份质量的 O2
(2)完全反应?最后能生成多少份质量的 CO2 ?
64份
88份
1、计算依据
B、质量守恒定律
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
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
2、计算步骤
例题: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现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A、先审题
题目已知什么?
制得2克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已知和求之间有什么联系?
MnO2
H2O2
H2O
+
O2
2
2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解: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②写出正确化学方程式
MnO2
H2O2
H2O
+
O2
2
2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
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写出简明答案
68
2克
68
32
X
32
2克
X
=
X
=
68
2克
×
32
=
4.25g
答: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过氧化氢4.25克。
B、规范解题
【思考】:以下同学的解题有无错误?
例1:电解18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氧气?
18 g
X
18
32
通电
H2O H2↑ + O2 ↑
X
=
18
X = 32 g
18 g
32
①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
错在:
②没有设未知量、简明答案
例2: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 氧化镁?
【思考】:以下同学的解题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克
2 Mg + O 2 2 Mg O
点燃
48 80
3克 X
48
=
80
3克
X
X =
80×3克
48
= 20 克
①比例式错误
错在:
②计算错误
③无答案
解题过程注意点
(1)解题格式的规范化(设、解、答) 。
(3)配平好化学方程式。
(2)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4)正确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反应物、生成物使用相同的单位。
(7)用纯净物质量的数据进行计算。
(5)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例题分析
【练习】加热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克。
245
96
24.5克
X
245
96
=
24.5克
X
X =
96×24.5克
245
= 9.6 克
答:可得到氧气 9.6克。
2KClO3
MnO2
2KCl
+ 3O2
生成氯化钾为Y克。
245
149
=
24.5克
Y
149
Y
Y =
14.9克
可生成氯化钾14.9克。
1. 2.40克氧化铜跟氢气完全反应,可以得
到多少克铜和多少克水?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
制取氧气,如果用20克质量分数为96%
的氯酸钾反应,能制得多少克氧气?
回家练习
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