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阅读下面材料:
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思考:从二战后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战后初期世界政治形势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雅尔塔体系是在什么情况下确立的?(背景)
2、什么是雅尔塔体系?
3、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据此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6、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
一、背景
记录一:普遍衰落,元气大伤
德国柏林
“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完蛋了”
——美国务院官员琼斯
被彻底摧毁
一蹶不振
成了小伙伴
德国:
法国:
英国:
记录二:独占鳌头
一、背景
记录二:独占鳌头
一、背景
时间 美国武装部队 军费开支
1939年 33.5万人 12亿美元
1945年 1230万人 900多亿美元
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世界各地,垄断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记录三:空前强大
一、背景
强大的苏联红军
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政治:美国主导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经济:建立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 ------(IMF金融、WB货币、GATT贸易)
记录四:构思世界
一、背景
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反民主的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美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社会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铲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成立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一、背景
记录四:构思世界
三、雅尔塔体制
(1)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各大国开始谋划自己在战后世界中的位置。
(2)美国:希望实现以美国为领袖的美、中、苏、英的合作,利用在战争中迅速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主宰战后世界。
(3)英国:希望恢复和加强英国在欧洲的地位,避免沦为二流国家。
1.背景
(4)苏联:尽力建立自己的安全利益范围区,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
(5)三大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为了协调盟国关系,安排战后事务,美、英、苏三国先后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欧洲普遍衰落
美国独占鳌头,意图主宰世界
苏联空前强大,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影响力。
构建世界新秩序
传统世界格局打破
美苏两强构思世界
变化
一、背景
二、概念
开罗会议:二战期间,1943年11月《开罗宣言》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声明三国在战胜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会议主要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三巨头还就战后德国的分割处置、波兰疆界的变更、国际组织的成立、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进行磋商。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会议主要讨论战后处置德国问题、苏联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问题。这次会议制定了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针,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三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一战后 ,英法等大国按照凡尔赛-华盛顿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雅尔塔体系的含义:
什么是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期
美苏英
雅尔塔
美苏为首
二、秩序之建
材料三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材料三中反映出雅尔塔体系的何种特点?
三、主要内容
1、如何击败徳、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国
2、重新确定欧亚政治版图
3、建立联合国
4、托管计划,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材料二: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规定: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历史选修三教材
从材料二的规定中,体现出雅尔塔等会议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
铲除法西斯, 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存;承认民族自决。
巩固练习2
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
(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 帝国主义性质的,那么雅尔塔体系呢?)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已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为冷战打下基础。
四、评价
积极:
消极:
对维和平、铲除法西斯主义、促经济发展
①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奠定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分天下格局的基础。
五、体系下的矛盾重重
1、美苏间矛盾 (争霸)
2、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
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4、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5、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
结合必修1专题九的相关知识思考:冲击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
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谈谈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同步课堂)
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谈谈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思路引领:
通过比较,两个体系的共同点有哪些?
两个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否相同?
主要调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两个体系分别是以那里作为中心建立的?
分别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在维护和平的作用方面是否相同?
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
二战
1919~1922年
1943~1945年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开、德、雅、波等会议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形成:一战后两年内
动摇:德日法西斯崛起 崩溃:二战爆发
形成:二战后期
瓦解:苏东剧变(1991)
帝义重分世界
大国强权
美苏两分天下、
大国强权
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②世界中心转移,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③大国强权政治
帝义与帝义
帝义与社义
世界大战破坏
原有世界体系
都通过国际会议
确立基本原则
都建立了维和组织
都体现大国意志大国强权
都因主导国力量消失而瓦解
都暂时缓和大国矛盾,不能解决根本矛盾
比较项目 相同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背景
时间
会议
组织
演变
实质
国际关系
评价
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
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
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故不能制止战争。
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华体系的不同点:
凡—华
体 系
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彻底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由欧洲主宰世界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
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主要矛盾是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
雅尔塔体系
材料一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根据材料,指出美、苏的对外政策,试分析其原因。
巩固练习1
材料三 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经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据材料三,指出英国的对外政策,试分析其原因。
依据以上材料指出“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怎样?
巩固练习1
材料四 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力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以上均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苏联对华政策有何特点?
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原因:为抗衡苏联,扶植蒋介石;英国: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原因:担心中国强大影响其在东方殖民地的利益。苏联:摇摆不定。
巩固练习1
答案:(1)美国:称霸世界;苏联:寻求自身安全,努力扩大影响,巩固大国地位;英国:依附于美国。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壮大,同时认识到来自美国的威胁;英国受战争破坏,担心失去传统大国地位。
(2)西欧失去了传统的世界中心地位,美苏成为一流强国,力图操纵世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美国:为抗衡苏联,扶植蒋介石;英国:担心中国强大影响其在东方殖民地的利益。苏联:摇摆不定。
材料一
简要说明材料一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形成了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格局取代。
巩固练习2
材料二: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规定: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历史选修三教材
从材料二的规定中,体现出雅尔塔等会议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
铲除法西斯, 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存;承认民族自决。
巩固练习2
材料三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雅尔塔体系的认识?
材料三中反映出雅尔塔体系的何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