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情窦初开】(导入新课)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 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 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养成细心观察、善于辨别、勤奋思考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立竿见影】(教学目标)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第一节
作文指导课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诗意篇
【开门见山】(例文剖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一)猜一猜谜:
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2.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
兔。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
“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
【开门见山】(例文剖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开门见山】(例文剖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情意篇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析文居】
[导向厅]
一、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二、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三、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一)仔细观察(二)比较分析
1.同中求异法2.多面展示法3.表里合一法
(四)注意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五)运用说明方法。
(六)语言生动、准确、严密。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一、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
二、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一)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二)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三)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四)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五)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七)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三、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一)仔细观察。
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1.认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对比观察。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在观察中通过比较找出这一事物与别的事物相互区别的地方进行准确的概括、确切的描述。
(1)对于日用品、建筑物要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它的外部形态,才能抓住它的外在特征;
(2)美食的制作过程也要仔细地观察,才能介绍清楚制作这一美食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包括食材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等)和制作方法。
2.注意表现事物的内在特征。
任何事物总有其功用、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等。这些内在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需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才能发现,有时甚至还需要通过试验、调查等才能准确把握。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三)比较分析。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孪生兄弟,长得再相似,也能区别出来。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
1.同中求异法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
例如,同样是笔,硬笔(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和软笔(毛笔)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方法也有不同。如果能抓住这些进行说明,事物的特征就能表现得比较清楚了。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是这样来说明赵州桥和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的——
(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桥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大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2.多面展示法
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它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3.表里合一法
有些事物,其内在的特征是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来的。因此通过说明其外在的特征,同样可以说明其内在的特征。请看这样几段文字——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在我国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螯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螯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肖柯《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
这两段文字,说明了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语言的。说明时,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两种动物的外显的现象的描绘来表现这一内在的特征的。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三)注意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包括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等。
(四)运用说明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取决于说明的目的和事物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将事物或事理说明得更清楚,更准确,使文章更具有科学性。比较下列几组句子:
(1)第一组:
??? a.太阳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 b.太阳就像一个原子反应堆。
a句用了大家熟知的大火球作比,清楚明了。而b句则用“原子反应堆”这一并非人人皆知的事物作比,使问题反而更加复杂化了。所以b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不恰当的。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2)第二组:
??? a.大家知道,蜜蜂酿蜜是要付出极其辛勤的劳动的。它们要飞行许多次,往返行程长得惊人,所采集的花朵难以计数,全身携带的花粉也非常非常之多。
??? b有人统计过,为了酿造一公斤蜂蜜,一只工蜂大约要飞行10000--15000次,距离可达45万公里,采集200多万朵花,全身携带花粉一次就有50000粒之多。
a句的说明比较笼统、抽象,可以说是“说而不明”,而b句则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简洁明确。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五)语言生动、准确、严密。
1.《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2.“……‘旅人桥’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若说成“……‘旅人桥’ ……是最早的石拱桥” ,就不符合事实了。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一、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提示:
1.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需注意这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对材料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示例1: 何为坎儿井?
亚洲大陆腹地为亚非荒漠区组成部分,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但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旱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为盆地绿洲提供了生命之水。这些水源,因干旱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在古代水利工程不发达又缺乏能源的条件下,新疆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
坎儿井,其实是一种井、渠结合,在地下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道,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这种灌溉方式,在新疆和邻近的中亚国家被称为“坎儿孜”,因其独特的井、渠结合方式,翻译为汉语就成了“坎儿井”。这一称呼,也形象地表述了坎儿井的竖井因高低参差形成的一道道“坎儿”。
山区地下水埋藏较深,而坎儿井通过竖井依山势开出的水平渠道将深水变为浅水,并且水在地下 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下地层过滤远行,井水清澈香甜,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口,沁人心脾。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示例2:起源之谜
长久以来,人们对坎儿井究竟从何而来莫衷一是,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
“井渠说”。认为坎儿井源自汉代,代表人物为清末学者王国维。在其所著的《西域井渠考》中,王国维认为是“汉武帝刘彻令兵士引洛水到大荔县北商 颜山,因渠岸常坍塌,遂凿竖井在地下引水,即‘大井六通渠’(书中论证依据为《史记·河渠书》的有关记载)”的引水方法传到新疆后有了坎儿井。
“西来说”。依古代波斯(今伊朗)是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使用历史已超过2000年)推断,坎儿井是随伊斯兰教的东传,到了中国新疆。不过,伊朗的坎儿井叫“昆那特”,与中国新疆、前苏联中亚、巴基斯坦、阿富汗所称的“坎儿孜”不同。由于名称的差异,使人们对“西来说”存在疑虑。
“本地说”。在现存的坎儿井中,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庄子村的吐尔坎儿孜,通水时间为1520年,距今已有486年的历史,比它更早的坎儿井也一定还有。因此,坎儿井很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原产物。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暂不论坎儿井究竟起源何时何地,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干旱、高温、多山盆地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有了坎儿井,他们才有了生存的基础。
新疆有上千的坎儿井,命名方式多种多样,也很有趣味。其中以掘井人姓名命名的居多数。如,杨西成坎儿孜、尼牙孜坎儿孜等。也有以动植物命名的,如,尤勒滚坎儿孜(“尤勒滚”即维吾尔语的“红柳”);又如,提开坎儿孜(“提开”即维吾尔语“公山羊”)。还有以地理方位命名的,如,吐尔坎孜(“吐尔”是维吾尔语“烽火台”之意),表明这道“坎”古时在烽火台的附近。更有以水的品质命名的,如,西坎力克坎儿孜(“西坎力克”意为“甘甜”),表明井水甘甜,而阿其克坎儿孜(“阿其克”是“苦”的意思)则苦涩。还有不少是以职务、职业命名的,如,吉力力团长坎儿孜、木匠坎儿孜等。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示例3: 坎儿匠:艰苦的开凿作业
坎儿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绿洲,平均长度达3千米以上,长度超过10千米的数量也不少,最长的是鄯善县的红土坎儿孜,长25千米;也有一些短小的坎儿井,如吐鲁番市艾丁湖乡阿奇克村的尼牙孜坎儿孜,只有150米长,创了最短坎儿井的记录。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总长度超过5000千米,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所以,有人将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的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在开挖线上,每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竖井愈多,其头道竖井就要愈深。如,开凿于1900年的鄯善县吐峪沟乡苏贝希坎村的努尔买提主任坎儿孜,长度达20.7千米,其首个竖井深度达98米,将98米深的土一轱辘一轱辘提至地面,工程量可想而知!而20余千米路线的竖井数量多达数百个,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非常艰苦,总工程量也十分巨大。而且,并不是付出了力气就能挖成坎儿井,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端到出水处沿程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是学问,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由此,在新疆形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坎儿匠,他们依靠这种职业谋生。过去,在吐鲁番地区,拥有土地并不一定能成为“巴依”(财主)老爷,只有拥有坎儿井,才是真正的巴依。因此,坎儿匠人受到人们尊重,他们的手艺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家族性产业。
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坎儿井的地位不断旁落,许多坎儿井水量枯竭,还有很多因内部缺乏维修而坍塌、废弃。2003年的相关普查发现,新疆全区的坎儿井数量已锐减至614条,比20世纪50年代时减少了1170条,其中有963条已不可恢复;年出水量减少56%,灌溉面积减少了52%。中国坎儿井的故乡―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数量也只剩下404条,比1957年减少了2/3以上,出水量减少54%,灌溉面积也减少54%,只占全地区总灌溉面积的1/4不到。若按这种平均每年减少18条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坎儿井将出现严重危机。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示例4: 保护坎儿井
昔日兴盛的坎儿井为何走向衰竭?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两大因素:首先,地面引水工程的发展和机井的无限制发展抢夺了坎儿井的水源。近半个世纪以来,吐鲁番建设了许多来自山区的直接引水工程,减少了水资源的下潜和二次利用,而打机井简便、快速,马达一开就能从地下抽出滚滚水流。但这种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许多坎儿井断流、枯竭;其次,坎儿井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坎儿井开凿工程大、易坍塌、维护难,艰苦的作业使青年人不愿承袭父业等。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条条坎儿井就此消失。难道,坎儿井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一种生产技术和历史文化,坎儿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吐鲁番市的坎儿井博物馆和坎儿井乐园一直吸引着大批游客,当地已经开始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工作。而坎儿井对水资源的保护、净化和无须消耗其他能源的优点,在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今天仍有相当价值,保护的关键在于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扬优抑劣。
目前,坎儿井的抢救工程已在新疆全面启动,吐鲁番各族人民为保护、恢复坎儿井注入了相当心血。我们相信:“坎儿井的流水清”在吐鲁番还将永远持续下去!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这一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
2.要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介绍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
3.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九龙桥
九龙桥是荆州的名胜之一,它位于东门风景区内,是入城的咽喉。它桥体优美,设计精巧,结构坚固,令中外游客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九龙桥横跨在护城河上。它长98米,宽15.7米,全身呈弧形。远望九龙桥,仿佛雨后彩虹,又如蛟龙出水,静卧水面,神态安详。
九龙桥由九个半圆形、大小不一的石拱组成,和卢沟桥一样,属联拱石桥。中间的一拱最大,直径约6米,两旁各有两个中拱,两个小拱,成对称排列,依次变小。这样,大拱领小拱,小拱伴大拱,拱拱相连,不仅节省了石料,增大了桥身的过水量,而且九拱连环,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石拱的上面各有一个石雕龙头。探出身子的龙头,气宇轩昂,两耳高高翘起,似在倾听水声;两眼左顾右盼,仿佛在观花赏景。宽大的龙嘴里不时地喷起缕缕水雾。在阳光的折射下,缕缕水雾编织成七彩的水帘。条条水帘交织变幻,在护城河上搭起道道彩虹。红、绿、青、蓝、紫,如梦如幻;彩虹飞悬,水珠飞溅,如诗如画。徜徉九龙桥,不知天上人间!
顺着回廊旁的石阶走上去,桥上栏杆排列,桥面平坦宽阔,又是别样的景致。
桥上两旁为双层青石栏杆,宽约3.5米,像一个弧形走廊。栏板每隔1米有一根栏柱,栏柱间为一个长方形青石栏板。栏柱为“莲花宝座”形,柱头似花灯,亭亭玉立;栏基似莲花,含苞欲放。栏板上雕龙刻凤,凿花镌鸟,有“龙凤呈祥”,有“二龙戏珠”,有“喜鹊闹春”,有“孔雀开屏”……刻龙若腾,刻凤若飞,刻鸟若啼,刻花若放,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桥面为混凝土浇制,平坦光洁,坚固牢靠,宽约9米,人车分流,秩序井然。九龙桥为疏通荆州的交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站在城墙上俯视城下,九龙桥便像浓笔重书的“1”字,稳稳当当地直插城门。桥东,杨柳依依,群鸟腾飞;桥西,翠竹青青,台榭幽幽;桥上,游客悠悠,行车匆匆;桥下,波光粼粼,浮萍点点……好一幅优美和谐的图画。难怪到荆州旅游的中外游客说,到荆州,不看九龙桥,真乃平生一大憾事!
点评:
文章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介绍九龙桥的特点。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围绕“桥体优美,设计精巧,结构坚固”的特征来进行说明,重点介绍了九龙桥的石拱、石拱上面的石雕龙头和桥上石栏杆的特征。作者观察细致,特别注意运用描写等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三、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一)提示:
1.观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什么材料做的,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个物品有什么用途等。从中选取反映物品主要特征的内容重点说明。
2.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比如写手机,可以先写外形、尺寸,再写手机的制造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特点,之后写手机的操作特点等。
3.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也可恰当运用其他写作手法,增强说明的效果。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二)审题关键: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在“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这个题目中,“它”就是“题眼”,它直接点明了本次写作的对象。
2.其次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成分——“我的”“生活”。“我的”表明是自己身边的, “生活”表明是与生活有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3.最后要特别注意其他重要信息。如“最熟悉”“一种物品”“说明文”“不少于500字”等关键性词语。
4.抓住物品的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三)挖掘立意绝招
1.要认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长短、规模等,可以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对观察到的外部特征进行准确的概括。
2.任何事物都有其功用、特殊价值、文化意义等。这些内在特征不是单靠眼睛就能抓住的,需要对其认真分析才能发现,有时甚至还需要通过实验调查才能准确把握。
3.对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归类、分析、筛选,从中找出能够统领全篇内容的核心特征。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我的故乡在浙南的一个山区里。那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每年霜降之时,每家每户都要酿一种红米酒。(点明家乡环境,突出家乡习俗,引出说明对象。)
那步骤可是真麻烦,不忙活个一两天,是绝对完不成的——不信?随我来!(口语化的语言,说明诙谐有趣。)
清晨,天才刚亮,在一片朦朦胧胧的薄雾中,就有人起来挑水了。制造这种风味独特的红米酒的第一步,就是选几桶干净而清甜的泉水或井水,然而想抢得澄澈的好水,也要有相应的“牺牲”:不得不在别人没起来之前去。
慢慢的,早晨就显得热闹非凡了,歌声、笑声在整个村子里回荡。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关键了。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先把红曲连同刚挑来的清水一齐倒人洒缸中,浸泡上半天。在这半天里,人也不能闲着,须把上等糯米倒入另一个地方泡在水中,直至糯米变得一颗颗晶莹剔透、饱满充实,远看像粒粒小珍珠后(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糯米被水浸泡后的可爱特点),方可取出,晾上一会儿,待它冷却。其实呢,这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一个步骤,因为泡好的糯米香香脆脆,再拌上糖,那滋味可真是美不胜收。孩子们可是流着口水,扳着指头数日子盼着的。不过一次不能拿太多,不然会惹大人生气的。就说我吧,上次由于太贪心,多抓了几把糯米,被爷爷发现了,他用一种略带责怪的语气批评了我(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了糯米的香脆可口)。因为糯米与红曲的比例是配好的,被我这样一搅和,做成的红米酒的香味就会大打折扣。可我也只能吐吐舌头,用我特有的讨好的目光瞄瞄爷爷——我没办法,糯米太香、太诱人了嘛!
然后(“第一步”“接下来”“先”“然后”等词语,清晰地介绍了酿红米酒的整个过程,说明井然有序)的事就简单了,只要把晾好的糯米倒入装着红曲水的酒缸中,搅拌几下,以足够的耐心等待二十天,两者发酵后,就可饮用了。当然,前提是你能抵御住这不断从盖沿散出的馥郁酒香。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二十天后,打开盖子,一股沁人的酒香立刻涌(“涌”字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酒香四溢)了出来。
做成的红酒,色味俱佳:鲜艳的红色,配上四溢的芳香……啧啧!多好啊!不过,我没尝过,只能嗅嗅那无尽的香味。唉,谁让我是小孩呢,喝酒,可不对哦。
方圆十里内,甘醇的酒香能伴你度过这个霜降节气。(红米酒酿造成功,“色香味俱佳”,突出了事物特征)
名师总评:
小作者通过介绍家乡酿造红糯米酒的具体过程,反映了家乡民风淳朴的特点。把红糯米酒写得有色有形有味,让人垂涎三尺。尤其是小作者面对甘醇的酒香所表现出来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神态和心理,充满了儿童情趣,令人神往!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创意篇
【金榜题名】(范文升格)
【牛刀小试】(课堂训练)
【他山之石】(积累运用)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有一个谜语:“新时白头发,旧时变成黑,闲时戴帽子,忙时把帽摘。”——打一物品,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吗?对!是毛笔。
笔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书写工具。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人类发明了许多可代替笔进行交流的工具,可笔仍以它方便、简单、种类多而深受人们喜爱。毛笔,可算是笔中的元老了。我国古代有许多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书籍就是靠它写成的。毛笔以大小分,有大号、中号、小号等种类;以笔头的制料分,又有羊毫、狼毫等。毛笔结构简单,分笔杆和笔毛两部分。
【金榜题名】(范文升格)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笔杆大多由竹子做成,表面光滑。常见的羊毫笔笔毛是纯白的,柔而不软。正如其写出的字一样,柔中带着刚。多少年过去了,钢笔开始出现在人类生活中,并以其有贮水功能、方便快捷的特点迅速代替了毛笔。钢笔的结构比毛笔复杂许多,大体由笔套、笔芯、笔杆组成。笔套起着保护笔头的作用,是一层“保护组织”。笔芯由笔头、贮水管组成。笔头自然是墨水和纸张接触的“介质”,墨水就是通过光滑的笔尖在纸张上自由舒展着蓝色或黑色的“躯体”。贮水管是中空的,利用气压的原理使墨水进入贮水管,写字时所需的墨水便是由它源源不断供应的,但这并不是无限量供应,过不了几天,钢笔就再也写不出字了。这时打开笔芯,你会发现贮水管空了,需要“加油”了。
【金榜题名】(范文升格)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正因为这一缺点,接下来,在历史的舞台上出现了新秀——圆珠笔。因它比钢笔更方便、轻巧而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我们这些学生。圆珠笔分笔杆、笔芯、笔帽三部分。在中空的笔杆中,是一支纤长的笔芯,它十分方便,没有随时会没有墨水的烦恼,减少了写字中途没水的尴尬。笔芯用完了,可以再换一支。笔杆上套着个灵巧的小帽——笔帽,它是保护笔头的。圆珠笔,顾名思义,笔头是由圆珠构成,书写时是靠圆珠的滚动带出笔油在纸上留下印迹,因而润滑流畅。
人们不是常说“笔墨惊天地,文章泣鬼神”吗?相信随着科学的突飞猛进,笔的家族还将不断地得到改造、更新、发展,其功能也会越来越齐全,为人类的文明发挥更大的作用。
【金榜题名】(范文升格)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一)以“水”为例,写一篇300字的说明文。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牛刀小试】(课堂训练)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二)以“猫”为说明对象,突出特征,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说明文。
1.思考提示:找出猫的外貌、生活习性、用处等特征,然后按逻辑顺序布局。
2.参考写作提纲:
(1)猫是食肉的哺乳动物。(下定义)
(2)猫虎传说。
(3)特征:眼睛、耳朵、脚爪、肉垫、胡须,(形状、作用)
(4)捕鼠。(伏击、守侯、吃鼠)
(5)嬉戏。(和狗打架)
(6)肉、毛皮用处。
(7)结束语。
【牛刀小试】(课堂训练)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素材一:
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门后边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还有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个故宫中最华丽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28米高, 63米长, 35米宽。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玄龟、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它们将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典雅。
过了一道红墙,就进入了生活区。这里有皇帝住的华丽的乾清宫、皇后住的秀丽的坤宁宫。御花园,里面有挺拔的松树、常青的柏树和巨大的榕树。在御花园里还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汤、鸡蛋清把石头粘在一起堆成的,听起来容易垮,其实十分坚固。
【他山之石】(积累运用)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素材二:
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早已、一直、渐渐等。
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很、尤其等。
3.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
5.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屡次”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
【他山之石】(积累运用)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第二节
作文点评课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诗意篇
【精雕细刻】(自改互批)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情意篇
【魂牵梦萦】(习作点评)
创意篇
【洞房花烛】(感悟反思)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基本方法
正。改正错别字、书写不规范的字、病句。
删。删去重复累赘的字词,删去与中心无关的句段,使文章里的每一句话的意思通顺、简洁、明白,使文章结构紧凑,中心突出。
增。加上漏掉的字词,使句子完整;增加一些能突出中心的材料,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翔实,更加具体。
换。换个恰当的词,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合理;换个恰当的句子,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调。调整词序、句序、段序,使文章的层次更加分明,条理更清楚。
接。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加上一些恰当的词语或句子,使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更自然,使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衔接得更紧凑。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修改符号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一般步骤
一、要把习作认真看几遍,把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这是改通修好作文的基础。
二、根据题目要求,对照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运用“六法”进行修改。
三、全文修改后,再检查一遍,然后抄写工整。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注意问题
1.要紧紧围绕要表现的中心去修改,对那些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要舍得割爱;
2.要先求通,后求好,在修通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进行删、增。
3.要运用“看、读、查、想、问”等方法去发现问题。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基本要求
一、标题审拟:切合题意,格式正确,文体鲜明
二、中心立意:准确正确,明确突出,新颖深刻
三、内容材料:选材典型,真实具体,龙头凤尾
四、结构构思:线索详略,过渡照应,曲折变化
五、写法表达:语言生动,抒情议论,手法多样
(细节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强调、句式修辞、引用化用)
六、文面其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字数适宜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评分标准
标题审拟 共2分
一、标题 共2分
中心立意 共12分
二、立意 共5分
三、突出中心 共4分
四、情感 共3分
内容材料 共12分
五、选材 共2分
六、剪裁 共1分
七、内容 共3分
八、段落 共2分
九、开头 共2分
十、结尾 共2分
结构构思 共16分
十一、构思 共2分
十二、结构 共2分
十三、条理 共2分
十四、线索 共2分
十五、顺序 共2分
十六、详略 共2分
十七、过渡 共2分
十八、照应 共2分
技法表达 共13分
十九、表达方式 共3分
二十、语言 共5分
二十一、表现手法 共5分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评分标准
书面其它
(一)不整齐、洁净扣2分
(二)有污损,一处扣1分
(三)标点运用不正确(包括行开头不能有标点)一处扣1分
(四)字数少50字扣5分
(五)每段话开头没空两格,一处扣1分
(六)有符合要求的小标题,加2分
(七)有精彩醒目的题记,加2分
(八)字迹工整,文面整洁加2分
(九)拟提纲“简单、快速、实用、切题、体现体裁特点”得好加5分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