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克隆技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克隆技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1 17:3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2《克隆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克隆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
(2)知道克隆技术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和学习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2)从实例出发,学习克隆技术的一般操作过程和应用领域。
(3)关注克隆技术的最新进展,并积极参与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从中体会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通过学习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曲折,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3)展望生命科学未来的美好前景,增强科学研究以造福人类为最终目标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1.克隆的概念和一般过程。
2.克隆技术的应用。
教学难点
克隆技术利与弊的讨论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的制作、收集有关克隆技术与伦理的信息。
学生准备:1.查找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史”和“生物技术的种类”等资料。
2.了解克隆技术的的优缺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孙悟空图片或视频:

提问:你喜欢孙悟空吗?他有哪些本领?
过渡: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能变出千万个一样的自己来。这个神话引发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用现代的眼光看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克隆技术。
2、新课学习
展示图片过渡:植物的“克隆”,老百姓可能每天都在做。

扦插 嫁接
提问: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和用种子繁殖相比,有什么特点?
过渡:无性生殖在生物学上就叫“克隆”。植物的克隆我们每天都可以做,高等动物的克隆是否也这样简单呢?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过渡:高等动物的克隆在1997年以前,还被人们认为不可能。直到1997年2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则惊世骇俗的消息:英国胚胎学家维尔穆特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用体细胞克隆出一只雌性绵羊,取名“多利”。一石激起千层浪,高等动物的克隆迅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展示:克隆羊诞生过程图片:

过渡:“多利”羊没有父亲,与之相关的羊是三只,三个“母亲”各发挥了什么作用?“多利”应该最像哪只羊?下面请同学讨论几个问题:
讨论:
(1)在进行克隆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绵羊的目的是什么?
(2)选择乳腺细胞而不选择其他体细胞有什么好处?为什么选用卵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
(3)“多利”的遗传物质与哪只绵羊相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4)与普通绵羊的繁殖相比,“多利”的产生有什么特殊之处?
总结:“多利”的遗传物质来自单一的亲本,它几乎就是其原本个体的复制品。包括长相、性别甚至年龄。(见附件)
小活动:【假设我会克隆】
假设现在,人类科技的技术已发展到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例如复制羊,复制鱼,甚至包括人类本身的地步,同学们会克隆什么呢?
讨论:克隆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意义。
总结:克隆技术的意义
(1)快速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畜品种。
(2)制造基因工程药物。
(3)拯救濒危动物。
过渡:克隆羊“ 多利”的问世,克隆灵长类猴子的成功,从理论上证明克隆人也是完全可能的。我们是否可以任意克隆人呢?
【播放视频片段】施瓦辛格主演的科幻片《第六日》的视频片段。
讲述科幻片故事大概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科技的技术已发展到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例如复制羊,复制鱼,甚至包括人类本身的地步,不过克隆人类仍然被宣布为非法行为。但充满野心的科学家却死心不息继续秘密地研究复制人类的可能性,主人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克隆了。回家时在窗户外看到克隆人正替自己过生日。他被赶出了家门,更遭的是,阴谋的制造者为了掩盖真相,派出杀手追杀主人公灭口。为了逃生,同时也为了重新赢得自己的一切,主人公同神秘的幕后策划者展开了机智的战斗。然而人的克隆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却让人怎么也无法预料。
提问:假如你被克隆了。
(1)克隆人和本人是什么关系?
(2)克隆人和被克隆的那个人的妻子、儿女、父母等亲人是什么关系?
(3)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克隆人?
【辩论活动】关于是否应该禁止克隆人的辩论。
辩论要求:
(1)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2)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方法步骤:
(1)课前查找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2)各小组选出辩论选手,通过抽签确定正方和反方。
(3)推选几位同学担任评委,由课代表担任辩论赛的主席,主持整个比赛活动。
(4)评委对选手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评选出优胜组和最佳辩手。
总结:克隆出的个体与原本个体既不是亲子关系,也不是兄弟姐妹关系,这会使人伦关系发生模糊混乱,乃至颠倒。另外,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有性生殖能够丰富后代的基因组成,增强对自然环 境的适应能力。而克隆人却是基因的单性复制,这会导致遗传上的退化。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国家的牛群都是同一个克隆产物,一种并不严重的病毒就可能毁灭全国的畜牧业。可以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展示: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

提问:什么叫试管婴儿?是像图片中展示的那样:从试管里发育出的婴儿吗?试管婴儿在本质上和克隆有什么区别?
若滥用试管婴儿技术,在伦理上会出现问题吗?
过渡:大多数同学认为试管婴儿不会引起伦理问题。到底是不是如此呢?请看下面的一则新闻
3、结论总结

四、课堂练习
1.克隆羊“多利”的卵细胞核来自于( )
A.体细胞 B.神经细胞 C.生殖细胞 D.其它细胞
2.克隆羊“多利”是将绵羊的乳腺卵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后经一系列培育而成的。根据遗传学原理,“多利”面部毛色应是( )
A.黑色B.白色C.黑白相间D.不能确定
3.下列繁殖新植物的方法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
A.利用扦插的方法,培育葡萄幼苗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烟草
C.利用马铃薯的块茎来繁殖新个体D.利用种子来繁殖玉米植株
4.克隆是指( )
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
5.“多莉”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与它的身世有关的母羊不是一只,而是三只,那么它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 )
A.供卵细胞母羊  B.代孕母羊   C.供核母羊   D.无核卵细胞
五、作业布置
1.课下查阅有关克隆新技术的发展。
2.完成新课导学。
6、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克隆技术
一、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1.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而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2.应用:(1)快速地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畜品种。
(2)繁殖转基因动物
(3)拯救濒危动物
二、克隆技术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