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1 21:3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克隆技术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克隆技术》是济南版教程,是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的最后一章第二节内容.“克隆技术”是一项发展迅速、前景远大,却又引起众多非议的生物技术.学生经常听说,但又很难真正了解其原理.本节主要介绍克隆技术这一现代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和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克隆技术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技术利与弊"的大讨论.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在上册内容中已经学过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初步掌握了细胞核是控制遗传信息的中心,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及生物的生殖方式等基础内容,而且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更使“克隆”这个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成为媒体频频出现的,已不用注解的名词.但是,克隆技术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采用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能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带来的影响;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讲演稿向其他人介绍;能有一定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2.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
4.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学会收集资料,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的资料.
2.学会交流和汇报,能够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并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他人的信息.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收集有关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增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2.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3.激发对生物技术发展研究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事先做好ppt课件、收集有关克隆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克隆技术与伦理的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植物的“克隆”,老百姓可能每天都在做.图片展示后,播放无性繁殖的知识.

扦插 嫁接
提问: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和用种子繁殖相比,有什么特点?
过渡:无性生殖在生物学上就叫“克隆”.植物的克隆我们每天都可以做,高等动物的克隆是否也这样简单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无性生殖很熟悉,但不知道无性生殖就是克隆.教师利用原有的知识做基础,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使课堂能够顺利过渡到克隆技术.
二、导入新课
1.教师课件出示植物的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提出问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诗说的是植物的什么现象?

2.学生回答:无性生殖.因为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它们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3.教师总结这种无性生殖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自然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一则基因治疗的病人报道,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三、教师讲解:知识点一、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1.出示:“多利”和它的缔造者图片,(播放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提出问题: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回答:克隆出来的
2.教师展示“多利”的培育过程图片,提出问题:

(1)在进行克隆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绵羊的目的是什么?
(2)“多利”的遗传物质与哪只绵羊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
(3)与普通绵羊的繁殖相比,“多利”的产生有什么特殊之处?
3.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课本.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在进行克隆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绵羊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2)“多利”的遗传物质与白脸绵羊的遗传物质相同.因为白脸绵羊的乳腺细胞中含有该绵羊全套的遗传基因,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多利”羊,其遗传基因来自白脸绵羊.
(3)普通绵羊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的,后代有较多的变异,而“多利”羊是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其性状表现与亲本一样.
5.教师讲述:高等动物进行无性繁殖曾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多利”的诞生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多利”的遗传物质来自单一的亲本,它几乎是其原本的个体复制品.自此,克隆技术突飞猛进,各种克隆动物相继问世.
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克隆动物?各组同学回报课前准备情况.

6.学生回答:克隆马、克隆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的欲望.通过回报课前搜集到的信息交流,即检查了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能力. 
知识点二、克隆技术与伦理
1.教师讲述:克隆动物的不断问世,从理论上证明克隆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和英国都曾克隆出人类胚胎,目前,在克隆人的问题上,人们褒贬不一.
提出问题:你同样克隆人吗?
2.辩论活动:关于是否应该禁止克隆人的辩论.
(先组内交流、选出代表,班内辩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克隆技术能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如:保持优良品种,拯救珍惜动物,进行医药生物研究.同样,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衍生出危机人类传统伦理及人类基因进化等方面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遵守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理性开发和利用克隆技术,生命科学的研究前途一定会更美好.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克隆人问题入手,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交流,认识克隆技术的两面性,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四、名师解惑:
1.下列关于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柳树枝条的扦插属于克隆
B.“多莉”的遗传物质来自代孕妈妈
C.克隆是一种无性生殖
D.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地大量繁殖动物
2.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B.克隆实际上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
C.可能会带给人类许多负面的影响
D.动物体细胞克隆实验的成功率较高
五、总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先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知道克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快速繁殖作物和家畜、制造基因工程药物和拯救濒危动物等.目前,人类自身的克隆有桲于伦理道德,破坏了人的尊严,也不利于人类的发展,所以在许多国家已经被明令禁止.
六、拓展提升: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阅读教材)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巩固提高练习和新课导学.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克隆技术
一、克隆技术的应用
1.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2.“多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3.相继问世的克隆动物
二、克隆技术与伦理
有利:
不利:
【教学反思】
一些同学回答的相当精彩,老师却没有给予及时的有效地评价;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过于积极,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对学生提出的有悖常理的观点要没有及时纠正.而有些学生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今后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实现探究过程的有效性,就要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实现有理、有据、有序.
附答案和解析:
例题1.解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属于细胞工程,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莉”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可以克隆生物的组织器官或生物体.而“多莉”的遗传物质来供核母羊不是自代孕妈妈.
答案:B
例题2.解析:克隆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可能 会给人类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目前,哺乳动物克隆的主要问题是成功率不高,如用乳腺细胞克隆绵羊,成功率仅为1/247.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