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次重难点集训12 第三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1,反应后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B.?参加反应的W和O2的质量比为2:9
C.?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2.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还没有充分进行???????????????????????????????????????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a=b+c????????????????????????????????D.?甲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3.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20 20
A.?x的值 为15?????????????????????????????????????????????????????????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乙在这个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为 1:1
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D.?物质W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0 16 0 0
反应中质量(g) m2 1.6
反应后质量(g) m1 0 15.2 6.4
A.?m1 的值是 4.4????????B.?m2 的值是 4????????C.?甲和乙是反应物????????D.?甲、丁间反应的质量比为 7∶8
6.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 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B.?N2??????????????????????????????????????C.?NO2??? ??????????????????????????????????????D.?O2
7.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下列各项: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原子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
8.在一定条件下,每10个X2分子和30个Y2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个Z分子,则Z分子的化学式为(?? )
A.?XY??????????????????????????????????????B.?XY2???????????????????????????????????????C.?XY3??????????????????????????????????????D.?X2Y3
9.据报道,我国渤海每年承受28亿吨污水和70万吨污染物,污染物占全国海域接纳污染物的50%,几成“死海”。对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再排放的监控已刻不容缓。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
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 3N2+5X+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B.?CO2???????????????????????????????????????C.?H2???????????????????????????????????????D.?CO
10.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也是我们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就该实验的药品、装置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
(1)同学们对这个探究实验的药品的选择展开了讨论: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如图的药品做这个探究实验呢?请写出这些药品的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
(2)图一所示实验过程中天平会不会一直保持平衡?为什么?________。
(3)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如图):通过对教材所示实验装置的分析,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小电烙铁开始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小明发现读数始终不变。一段时间后,断开电路,待冷却后从电烙铁上解下铜丝,放在灵敏电子台秤发现铜丝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
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ρ,单位克/厘米3)
实验序号 1 2 …
m1(MnO2)/克
m2(KClO3)/克
m3(试管)/克
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克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厘米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 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和V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_。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 MnO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1步:二氧化锰+氯酸钾 高锰酸钾+氯气+氧气;(其中氯气有刺激性气味)
第2步: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第3步:锰酸钾+氯气 氯化钾+二氧化锰+氧气。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____ ____。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意义
12.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 , 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B.?C.?D.?
13.对化学方程式“ H2+O 2 == 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
C.?两份质量的氢气和一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份质量的水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14.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点燃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1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是(?? )
A.?2CO+O2 2CO2????????????????????????????????????????B.?2H2+O2 2H2O
C.?CH4+2O2 2H2O+CO2???????????????????????????D.?2Mg+O2 2MgO
16.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MnO4 K2MnO4+MnO2+O2↑????????????????B.?P+O2=P2O5
C.?4Fe+3O2 2Fe2O3????????????????????????????????????D.?C+O2 CO2↑
17.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克CH4和2克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克CO2和2克H2O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Mg+O2↑ 2MgO???????????????????????????????????B.?H2O2+MnO2=H2O+MnO2+O2
C.?4Fe+3O2 2Fe2O3???????????????????????????????????D.?4P+5O2 2P2O5
1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________Fe2O3+________CO ________Fe+________CO2
(2)? ________KClO3 ________KCl+________O2↑
(3)? ________KMnO4 ________K2MnO4+________MnO2+O2↑
(4)CH4+________O2 ________H2O+________CO2
20.益阳市桃江县硫铁矿厂开采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是生产H2SO4的重要原料。利用黄铁矿生产H2SO4的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X。所得产物Fe2O3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o”表示氧原子。甲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2.钢丝棉亦为钢纤维、钢羊毛,它是将铁制成0.125 --0.189毫米的细丝而组成,钢丝棉在空气中用明火即能点燃,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
(1)请写出钢丝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_
(2)钢丝棉在空气中可以直接点燃,剧烈燃烧,比普通的铁丝易燃,其原因是_____ ___
23.如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述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2)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3)和 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24.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取得的开拓性成就,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的反应过程。请回答: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 ”“?”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3)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同时由于空气中O2的溶解,水膜呈中性。若空气中CO2溶解,则水膜呈酸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
三、化学方程式计算
25.小芳用称量法测定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发现5.6克铁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得到7.82克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
A.?Fe3O4和Fe的混合物???????????????????????????????????????????B.?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D.?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
26.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 ??)
A.?64g??????????????????????????????????????B.?80g??????????????????????????????????????C.?18g??????????????????????????????????????D.?9g
27.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
A.?H2O2??????????????????????????????B.?H2O? ??????????????????????????????????????C.?KClO3??????????????????????????????D.?KMnO4
28.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当得到3克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A.?K2MnO4和MnO2??????????????????????????????????????????????B.?KMnO4和MnO2
C.?KMnO4、K2MnO4和MnO2??????????????????????????????D.?KMnO4和K2MnO4
29.将10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1克氧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A.?2∶8????????????????????????????????????B.?1∶9?????????????????????????????????????C.?8∶2????????????????????????????????????D.?9∶1
30.在RU 图所示的密闭容器内有一个理想活塞(滑动自如,且密封性绝对可靠)处在容器容积的1/4处;其中,1/4的部分充的是空气,另3/4的部分充的是H2和O2混合气体;当后者用电火花点燃引爆时,活塞先被冲向左边,而当容器内的气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活塞逐渐向右滑边,最终停留在容器容积的1/2处,则原来的H2和O2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 )
A.?8∶1?????????????????????????????????????B.?7∶1?????????????????????????????????????C.?4∶5?????????????????????????????????????D.?2∶7
31.八年级(二)班同学计算30克炭完全燃烧可以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32.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1:1????????????????????????????????????B.?2:1????????????????????????????????????C.?4:1????????????????????????????????????D.?5:1
33.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0克,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得残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70克。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克?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________克?
34.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 , 收集到4.8g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 , 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
(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5.人体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补充能量,葡萄糖(C6H12O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若1 000克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计算:
(1)理论上至少消耗O2多少克?
(2)多少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氧气密度为1.43克/升)
3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15.0g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t0~t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________;t4~t5时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________。
(2)t4时,制得氧气质量是________克。
(3)t5时MnO2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请在图乙中画出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的变化曲线。(应做适当标注)
37.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记录数据如下表。
H2O2溶液的 质量(克) H2O2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17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17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17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
(3)计算:17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升?(氧气密度是1.43克/升)
答案解析部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答案】 D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D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1)实验现象明显:反应后不产生气体
(2)不会;白磷燃烧时产生热量,会导致气球膨胀,由于浮力的作用,左盘上翘右盘下沉
(3)变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放电熔铁上的铜丝部分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大于原有的铜丝
11.【答案】 (1)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2)m1+m2+m3=m4+Vρ
(3)少量的氯气随着氧气排出,使得第三步反应没有发生完全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意义
12.【答案】 D 13.【答案】 D 14.【答案】 B 15.【答案】 A 16.【答案】 A 17.【答案】 C 18.【答案】 D
19.【答案】 (1)1;3;2;3(2)2;2;3(3)2;1;1(4)2;2;1
20.【答案】 (1)-1(2)
21.【答案】 二氧化硫;2SO2+O2 2SO3
22.【答案】 (1)3Fe+2O2 Fe3O4
(2)钢丝棉很细,与氧气接触更充分,遇明火易燃
23.【答案】 (1)2CO+2NON2+2CO2(2)A、B、D(3)分子构成不同
24.【答案】 (1)N2+3H2 2NH3(2)⑤④①②③(3)H2O+CO2=H2CO3
三、化学方程式计算
25.【答案】 C 26.【答案】 C 27.【答案】 B 28.【答案】 C 29.【答案】 B 30.【答案】 C 31.【答案】 B 32.【答案】 D
33.【答案】 (1)4.8(2)3.25
34.【答案】 (1)9.6(2)8.3g
35.【答案】 (1)解:设理论上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C6H12O6+ 6O2===6CO2+6H2O
180 192
1 000克×5% x
x≈53克
答:理论上至少消耗氧气的质量为53克
(2)解:53克氧气的体积是53克÷1.43克/升≈37升
由于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约占 ,则需空气的体积是37升÷ =185升。
答:185升空气中含有53克质量的氧气。
36.【答案】 (1)温度不够高,反应没有开始;反应结束了
(2)4.8g
(3)解: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3
245 96
x 4.8g
X=12.25g
15g-12.25g=2.75g
答: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75克
(4)
37.【答案】 (1)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或“将胡萝卜磨成浆”、“多加些胡萝卜”等)
(2)此时广口瓶内的气体主要为空气
(3)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m
2H2O2=2H2O+ O2↑
68 32
17克×15% m
17克×15%??????? m?
m =1.2克
V=m/ρ=1.2克÷1.43克/升=0.84升
答:产生氧气的体积是0.84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