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知识点梳理:
1. 是植物 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散失 的主要器官。
2.一片叶是由叶柄和 组成的 (?http:?/??/?www.21cnjy.com?),叶片是由 、 和 等结构组成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是由大量 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的,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21cnjy.com
3.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99%通过 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www.21-cn-jy.com
4.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有效地降低叶片 (?http:?/??/?www.21cnjy.com?) ;是根部 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利于溶解在水中的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调节空气湿度;是水循环的组成部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大气的 、 、 等。 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
的“窗口”,也是散失体内 的“门户”。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 围合而成的。
6.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http:?/??/?www.21cnjy.com?)土壤溶液中的水→ →根中导管→茎中 →叶中导管→气孔→大气。土壤中的 溶解于水中,经根吸收后.随水运输到其他各器官。
知识点一:叶的结构
1、深秋,校园里的银杏树叶都变成了金黄色。银杏树叶的基本结构包括( )
A.上表皮、叶脉、下表皮 B.上表皮、叶肉、下表皮
C.叶肉、气孔、表皮 D.表皮、叶肉、叶脉
2、(2019?江西模拟)如图所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⑥是气孔,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③是输导组织,还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C.②④属于营养组织,是叶片的主要部分
D.①⑤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
3、(2019春?新城区校级期中)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
A.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都有叶绿体
C.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叶脉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4、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 。
(2)图中②是 ,细胞内含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部位。
(3)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是 ⑥ 。
(4)表皮上有一对肾形细胞,叫做⑤ ,它们之间的空隙叫做 ④ 。 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21教育网
知识点二:蒸腾作用
5、(2019?黑龙江)植物体内,拉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6、某生物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探究实验(同种植物),该实验探究的是绿色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强度与( )2·1·c·n·j·y
A.叶片的多少(面积)有关 B.光线的强弱有关
C.环境的温度有关 D.环境的湿度有关
7、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2-1-c-n-j-y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
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D.根尖分生区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8、(2019?福建)移栽树木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措施是( )
A.进行遮阳 B.阴天移栽 C.合理施肥 D.减少叶片
9、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http:?/??/?www.21cnjy.com?)
10、(2019?乐山)自然界的树木有的可以高达数十米,促使水分和无机盐“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 。21*cnjy*com
1.松树往往能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 )
A.高大的植株 B.发达的根系
C.针形的叶子 D.裸露的种子
2.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存活率, 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减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预防虫害侵袭
3.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能提高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②森林能降低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③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④森林能减小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⑤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⑥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②③ B.④⑥ C.②⑤ D.②④⑥
4.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 (?http:?/??/?www.21cnjy.com?)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甲装置必须放在光照的环境中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若要用乙装置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C.丙装置可用来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若用丁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丁装置塑料袋上出现的水珠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6.如图所示,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7.研究人员发现:夏日晴朗的白天 (?http:?/??/?www.21cnjy.com?),小麦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而甘蔗却不会出现“午休现象”,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800 多种开花植物与小麦一样,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它们多生长于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则和裸子植物与甘蔗一样,没有“午休现象”。请结合相关知识,对夏日晴朗的白天,小麦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进行解释。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____________
8.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如 (?http:?/??/?www.21cnjy.com?)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它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 进入叶肉;表皮上有 ,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叶肉细胞有较多的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脉中的 能够为光合作用输导水分。21*cnjy*com
9.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http:?/??/?www.21cnjy.com?)
(1)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 (?http:?/??/?www.21cnjy.com?)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___(填图中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降低___作用。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
(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版权所有:21教育】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 (?http:?/??/?www.21cnjy.com?)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___说明___。
10.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 (?http:?/??/?www.21cnjy.com?)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www.21cnjy.com?)
(1)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mg。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_____方(填“上”或“下”)。
(4)请写出由植物叶片气孔释放的气体______。
1、根据如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 (?http:?/??/?www.21cnjy.com?)、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①假设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味)( )21·cn·jy·com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2、将正在萌发的种子装入密闭的保温瓶中 (?http:?/??/?www.21cnjy.com?),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并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图中的曲线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二氧化碳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http:?/??/?www.21cnjy.com?)
3、如图3.5-?3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测量种子萌发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出处:21教育名师】
(1)起对照作用的乙瓶内应放置20粒死亡的种子、有孔的平台和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有色液体会向________边移动。
(3)若再给你一个带刻度的针 (?http:?/??/?www.21cnjy.com?)筒,如何测量萌发的种子所吸收的氧气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动物也像人一样会呼吸,小明设计了如图①所示的实验。
(?http:?/??/?www.21cnjy.com?)①
(1)实验设计B起 作用。
(2)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而空 (?http:?/??/?www.21cnjy.com?)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因为通过实验现象:A试管中红色液滴向左移了一段距离,而B试管中红色液滴几乎没有移动,从而证明该动物消耗了一定量的空气中某种成分同时放出 气体。
(3)小明同学认为该实验还需证明A装置被消 (?http:?/??/?www.21cnjy.com?)耗了的成分是氧气,那么小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4)小王同学受到小明的启示后认 (?http:?/??/?www.21cnjy.com?)为该实验若把装置改变成如图②所示,还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
(?http:?/??/?www.21cnjy.com?)②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 (?http:?/??/?www.21cnjy.com?)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操作设计如下:①将整套装置放在温度较低的暗室中;②通过A装置鼓入适量的空气;③静置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
(?http:?/??/?www.21cnjy.com?)
请分析回答:
(1)装置B可起到的作用是 。
(2)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是 。
(3)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 (?http:?/??/?www.21cnjy.com?)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
3、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4、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难点:实验设计证明气孔的存在、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知识点梳理:
1. 叶 是植物 光合 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散失 水分 的主要器官。
2.一片叶是由叶柄和 叶 (?http:?/??/?www.21cnjy.com?)片 组成的,叶片是由 表皮 、 叶肉 和 叶脉 等结构组成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是由大量 无 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的,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21cnjy.com
3.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气体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99%通过 蒸腾 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21·cn·jy·com
4.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 (?http:?/??/?www.21cnjy.com?)有效地降低叶片 温度 ;是根部 吸水 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利于溶解在水中的 无机盐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调节空气湿度;是水循环的组成部分。www.21-cn-jy.com
5.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大气的 温度 (?http:?/??/?www.21cnjy.com?) 、湿度、 气流速度 等。 气孔 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 气体交换 的“窗口”,也是散失体内 水分 的“门户”。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
保卫细胞 围合而成的。
6.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土 (?http:?/??/?www.21cnjy.com?)壤溶液中的水→ 根毛 →根中导管→茎中 导管 →叶中导管→气孔→大气。土壤中的 无机盐 溶解于水中,经根吸收后.随水运输到其他各器官。
知识点一:叶的结构
1、深秋,校园里的银杏树叶都变成了金黄色。银杏树叶的基本结构包括( )
A.上表皮、叶脉、下表皮 B.上表皮、叶肉、下表皮
C.叶肉、气孔、表皮 D.表皮、叶肉、叶脉
【解答】解:一个完整的叶的结构分为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其中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片结构图
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可见D正确。
故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019?江西模拟)如图所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⑥是气孔,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③是输导组织,还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C.②④属于营养组织,是叶片的主要部分
D.①⑤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
【解答】解:A、⑥为气孔,是气体交换和 (?http:?/??/?www.21cnjy.com?)水分散失的门户,正确;
B、③叶脉为输导组织,内有导管和筛管,起运输养料的作用,还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正确;
C、②④属于叶肉为营养组织,能制造有机物,正确;
D、①是上表皮、⑤是下表皮,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2019春?新城区校级期中)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
A.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都有叶绿体
C.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叶脉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解答】解:A、植物叶表 (?http:?/??/?www.21cnjy.com?)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所以,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A正确;
B、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控制气孔的保卫细胞也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C错误;
D、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等管道,对叶片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C。2-1-c-n-j-y
4、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 。
(2)图中②是 ,细胞内含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部位。
(3)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是 ⑥ 。
(4)表皮上有一对肾形细胞,叫做⑤ ,它们之间的空隙叫做 ④ 。 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版
【解答】解:(1)叶片由表 (?http:?/??/?www.21cnjy.com?)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③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②是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内含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
(4)表皮上有一对肾形的结构,这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相对中间的空隙是气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答案:(1)上表皮;(2)叶肉; ? 叶绿体;(3)叶脉;(4)保卫细胞;气孔;气孔。
知识点二:蒸腾作用
5、(2019?黑龙江)植物体内,拉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解答】解:A、呼吸作用是消耗 (?http:?/??/?www.21cnjy.com?)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该能量供细胞是生命活动利用,而植物体内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错误。
B、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正确。
C、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储存能量的过程,不能提供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错误。
D、吸收作用主要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错误。
故选:B。21*cnjy*com
6、某生物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探究实验(同种植物),该实验探究的是绿色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强度与( )
A.叶片的多少(面积)有关 B.光线的强弱有关
C.环境的温度有关 D.环境的湿度有关
【解答】解:从图中中看出,不同组别之间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因此他们探究的可能是叶片的多少与蒸腾作用强弱的关系。
故选:A。
7、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
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D.根尖分生区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解答】解: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 (?http:?/??/?www.21cnjy.com?)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可以吸收更多水分。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导管,除茎外,根和叶内也有导管,它们是连接贯通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就是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水中溶解的无机盐也就“搭着便车”运输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是: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
故选:B。
8、(2019?福建)移栽树木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措施是( )
A.进行遮阳 B.阴天移栽 C.合理施肥 D.减少叶片
【解答】解:移栽植物时,选择阴天移栽植物 (?http:?/??/?www.21cnjy.com?)、剪去部分枝叶、并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阴天移栽,减少叶片等做法,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合理施肥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
故选:C。
9、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 (?http:?/??/?www.21cnjy.com?)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19?乐山)自然界的树木有的可以高达数十米,促使水分和无机盐“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 。
【解答】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 (?http:?/??/?www.21cnjy.com?)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因此,高大的千年樟树,促进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蒸腾作用
1.松树往往能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 )
A.高大的植株 B.发达的根系
C.针形的叶子 D.裸露的种子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 (?http:?/??/?www.21cnjy.com?),又有相对性。松树往往能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发达的根系,能从较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正确。
2.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存活率, 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预防虫害侵袭
【解析】在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植物 (?http:?/??/?www.21cnjy.com?)的成活率,应尽量的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成活率:由于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和叶;尽量在傍晚或是阴天移栽;移栽的幼苗还需进行遮荫;带土移栽等。
故选:C。
3.森林地区常常有较多的降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能提高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②森林能降低该地区大气的温度
③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④森林能减小该地区大气的湿度
⑤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⑥森林能增加该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②③ B.④⑥ C.②⑤ D.②④⑥
【答案】A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 (?http:?/??/?www.21cnjy.com?)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出处:21教育名师】
4.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 (?http:?/??/?www.21cnjy.com?)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甲装置必须放在光照的环境中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若要用乙装置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C.丙装置可用来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若用丁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丁装置塑料袋上出现的水珠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答案】D
【解析】:A、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 (?http:?/??/?www.21cnjy.com?)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表明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氧气.故如图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必须在有光环境中,故A正确;21教育网
B、乙装置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http:?/??/?www.21cnjy.com?),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防止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干扰试验.故B正确;
C、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 (?http:?/??/?www.21cnjy.com?)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而无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的叶子变成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故C正确;
D、丁装置明显的错误是塑料袋 (?http:?/??/?www.21cnjy.com?)口扎在了花盆上,原因是花盆土壤中的水分也可以通过蒸发进入塑料袋内,因此不能判断出塑料袋内的水珠是蒸腾作用形成的还是土壤蒸发的.故D错误.
故选:D
6.如图所示,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植物的光合作 (?http:?/??/?www.21cnjy.com?)用和蒸腾作用的知识。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石蜡封住了水面,在阳光照射下,水不会直接蒸发,但是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通过叶片散失水分,减轻实验装置的重量。与此同时,绿色植物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实验装置的重量。天平明显向右倾斜,是因为植物蒸腾散失的水分的重量超过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重量。学生容易错选C、D.答案:A
7.研究人员发现:夏日晴朗的白天,小麦会出现 (?http:?/??/?www.21cnjy.com?)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而甘蔗却不会出现“午休现象”,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800 多种开花植物与小麦一样,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它们多生长于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则和裸子植物与甘蔗一样,没有“午休现象”。请结合相关知识,对夏日晴朗的白天,小麦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进行解释。
(?http:?/??/?www.21cnjy.com?)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影响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在夏日晴朗的白天,小麦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
【解析】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http:?/??/?www.21cnjy.com?)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夏日晴朗的白天光照强、温度高,蒸腾作用强,为防止水分散失过多,部分气孔关闭,使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8.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 (?http:?/??/?www.21cnjy.com?)相适应的,如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它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 进入叶肉;表皮上有 ,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叶肉细胞有较多的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脉中的 能够为光合作用输导水分。
【答案】叶 光 气孔 叶绿体 导管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主 (?http:?/??/?www.21cnjy.com?)要器官是叶;?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上下表皮,它们是分布在叶片上下表面的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具有保护功能,同时是无色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满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可以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还含有筛管,可以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所以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9.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http:?/??/?www.21cnjy.com?)
(1)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 (?http:?/??/?www.21cnjy.com?)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___(填图中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降低___作用。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
(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http:?/??/?www.21cnjy.com?)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___说明___。
【答案】④ 降低植 (?http:?/??/?www.21cnjy.com?)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流失 b f 左 A不变蓝,B变蓝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解析】(1)图乙中d点在1 (?http:?/??/?www.21cnjy.com?)2点左右,且d点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最少,是因为中午温度高导致甲图中④气孔部分关闭,有利于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流失。图乙中b点是早上6点的开始,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少。图乙中f点在18点左右,一般来说太阳下山了,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关闭阀门,并放置在黑暗处,植物 (?http:?/??/?www.21cnjy.com?)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红色小液滴在外界气压作用下,向左移动。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切断叶脉后,水无法在导管中自下而上运输,因此A和B处的变量是水。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0.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 (?http:?/??/?www.21cnjy.com?)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mg。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_____方(填“上”或“下”)。
(4)请写出由植物叶片气孔释放的气体______。
【答案】7 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上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21*cnjy*com
【解析】(1)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8℃时 (?http:?/??/?www.21cnjy.com?),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2毫克;叶在28℃时光照1小时后与暗处理前的有机物增加量是3毫克。叶在28℃光照1小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候还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毫克。因此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2+3+2═7(毫克)。
(2)图乙是29℃时,该 (?http:?/??/?www.21cnjy.com?)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根据甲图,则b点的含义是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3)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9℃时, (?http:?/??/?www.21cnjy.com?)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3毫克,叶在27℃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1毫克,表明29℃时的呼吸作用比27℃时的呼吸作用强,产生的二氧化碳多,因此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上方。
(4)通过气孔释放的气体, (?http:?/??/?www.21cnjy.com?)通过气孔释放的气体有三种,一种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另一种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一种是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由植物叶片气孔释放的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根据如图来回答:经数小时 (?http:?/??/?www.21cnjy.com?)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①假设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味)(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解答】解:根据图示的装置可知:氧气被小白鼠吸入,呼出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体系压强变小,A液面升高,B液面降低
故选:A。
2、将正在萌发的种子装入密闭 (?http:?/??/?www.21cnjy.com?)的保温瓶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并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图中的曲线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二氧化碳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解析】 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释放CO2和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容器密闭,故CO2增加,温度升高。
3、如图3.5-?3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测量种子萌发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起对照作用的乙瓶内应放置20粒死亡的种子、有孔的平台和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有色液体会向________边移动。
(3)若再给你一个带刻度的针筒 (?http:?/??/?www.21cnjy.com?),如何测量萌发的种子所吸收的氧气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1)设置对照实验要注意控制变量,甲、乙瓶中除了种子(萌发和死亡)不同外,其余各量均要保持相同,即在乙瓶中还要放置与甲瓶中等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21·世纪育网
(2)由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甲瓶内的气压降低,有色液体会向左边移动。www-2-1-cnjy-com
(3)将针筒从软木塞处插入甲瓶中,压下注射器的活塞,让有色液体回到原来的位置,针筒减少的体积,即为萌发的种子吸收的氧气的体积。【来源:21cnj*y.co*m】
4、为了证明动物也像人一样会呼吸,小明设计了如图①所示的实验。
①
(1)实验设计B起 作用。
(2)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而空气 (?http:?/??/?www.21cnjy.com?)中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因为通过实验现象:A试管中红色液滴向左移了一段距离,而B试管中红色液滴几乎没有移动,从而证明该动物消耗了一定量的空气中某种成分同时放出 气体。
(3)小明同学认为该实验还需证明A装置被 (?http:?/??/?www.21cnjy.com?)消耗了的成分是氧气,那么小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4)小王同学受到小明的启示后认为该实验 (?http:?/??/?www.21cnjy.com?)若把装置改变成如图②所示,还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
(?http:?/??/?www.21cnjy.com?)②
【解析】(1)探究实验的原则之一是要设置对照 (?http:?/??/?www.21cnjy.com?)实验,实验设计B就起到对照的作用。(2)动物在呼吸过程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3)根据氧气具有助燃作用,把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果继续燃烧说明有氧气,如果熄灭,说明缺少氧气。(4)测量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前提是动物把里面的氧气全部消耗掉,如果有剩余,则测量不准确,设置也就不合理。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 (?http:?/??/?www.21cnjy.com?)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操作设计如下:①将整套装置放在温度较低的暗室中;②通过A装置鼓入适量的空气;③静置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
(?http:?/??/?www.21cnjy.com?)
请分析回答:
(1)装置B可起到的作用是 。
(2)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是 。
(3)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 (?http:?/??/?www.21cnjy.com?)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
【解答】解:(1)装置A用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B可起到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故填: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2)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通入空气 (?http:?/??/?www.21cnjy.com?)中的二氧化碳已经除尽,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是: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暗室的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少.
故填:暗室的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