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4 免疫调节
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仅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同时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这时就要通过免疫来调节。
a.神经系统能否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原体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b.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消灭病原体吗?
问题探讨
1
免疫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骨髓中成熟)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请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
认识免疫系统
2
人体的免疫器官
人体三道防线各起什么作用?
有什么特点?
探究防卫功能
3
(1)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
黏膜
(2)体液中的_____物质(如溶菌酶)和_____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杀菌
吞噬
多种
非特异性免疫
(3)前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对_____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_。
(4)第三道防线称为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组成的。
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特异性免疫
如何起作用 ?
抗原
引起人体和动物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病菌、病毒或异体组织。
特异性
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
化学基团,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
依据——抗原决定簇。
抗原与抗体
1、概念:
2、特点:
抗体
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和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概念:
2.分布:
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小试牛刀:
1、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T
吞噬
B
淋巴因子
浆
记忆
(1)体液免疫的过程
①阶段Ⅰ:大多数病原体经过_____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_____,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________(图中③)。少数抗原直接刺激__细胞(图中④)。
②阶段Ⅱ: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_________,大部分分化为__细胞,小部分形成______细胞。
③阶段Ⅲ:浆细胞分泌产生_____,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_____或者对人体细胞的______。
吞噬
抗原
淋巴因子
B
增殖、分化
浆
记忆
抗体
繁殖
黏附
①
②
③
④
淋巴因子
+抗原特异性结合
传递抗原
抗原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
T细胞
B细胞
传递抗原
增殖分化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细胞集团
细胞沉淀
少
数
情
况
二次免疫
下图为记忆细胞直接接触抗原,引起的二次免疫反应,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记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_____,对抗原
________,能“记住”
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应:
_____抗原再次入侵时,
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
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化增殖产生新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____,也比初次反应___,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长
十分敏感
相同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快
强
1、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2、有几种细胞参与这个过程?
3、最后抗原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
4、特异性是如何体现的?
5、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有哪些?
6、记忆细胞引起的二次免疫有什么特点?
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吞噬细胞、淋巴T细胞、淋巴B细胞和记忆细胞
在体液中抗原和抗体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
一种抗原只与一种抗体结合。
比初次反应快和强,能将抗原扼杀于萌芽状态。
思考:
除浆细胞外
抗原
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过程:
(1)阶段Ⅰ:抗原要经过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再呈递给___细胞。
(2)阶段Ⅱ: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大部分形成_______细胞,小部分形成______细胞。
吞噬
T
增殖、分化
效应T
记忆
记忆T细胞
病原体释放
靶细胞裂解死亡
靶细胞
T细胞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增殖分化
传递抗原
抗原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
思考: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
免疫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过敏反应
(识别错误)
(防卫过弱)
(防卫过强)
自身免疫疾病
1.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是由于免疫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敌我不分”地将________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原因是自身健康细胞(物质)具有和抗原类似的结构特点,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细胞(物质)。
异常敏感
反应过度
自身物质
2.过敏反应
(1)概念:已产生_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受______的抗原(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发作______、反应_______、消退_______;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等。
免疫
相同
迅速
强烈
较快
遗传倾向
*
*
(3)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原
机 体
抗 体
某些细胞
过敏原
释放物质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
(4)预防措施:
a.找出过敏原
b.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从发生机理判断,过敏反应属于______免疫中的______(初次、二次)免疫。
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组织液和少数外分泌液中。过敏反应与正常免疫相比,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液
二次
抗体的分布位置不同
致病机理:
艾滋病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
(1)HIV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2)传播途径:
a.性行为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弱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失调病。
免疫功能过弱: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防卫功能
监控功能
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功能
4
免疫学的运用
5
免疫预防---注射疫苗(打预防针)
免疫治疗---注射免疫活性物质
器官移植---替代功能丧失的器官
小结
人体三
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一、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特异性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五、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监控、清除
六、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器官移植
小结
课堂练习
1、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C
2、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B细胞和T细胞皆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C.B细胞和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D.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
C
3、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单链RNA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内少量繁殖后侵染附近的末梢神经,然后病毒沿神经进入脊髓,进而进入人脑导致出现病症。从感染到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一般有2周到3个月的时间。发病后病人会出现烦躁、怕风、恐水、痉挛、抽搐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诱使机体产生抗体,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裂解靶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免疫的途径称为____________。
(2)被疯狗咬伤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起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射疫苗后经常会引起机体发热,若体温一直处于39 ℃,机体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
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并消灭病原体
效应T细胞
细胞免疫
能
从咬伤到发病有一段时间,注射疫苗后,在这段时间里机体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