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五章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3~5节)复习课课件 (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五章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3~5节)复习课课件 (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7 21:3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课㈡
复习内容
2、神经调节
1、激素调节
①反射与反射弧
②神经中枢(低级中 枢和高级中枢)
③感觉器官(眼、耳)
①内分泌腺
②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异常症状
考点1 反射与反射弧
考点2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考点3 视觉
考点4 听觉

中考考点
考点5 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反射发生的条件:
1、要受到刺激
如光线的 、声音的、温度的、机械的、化学的、电的刺激等
2、要有反应
兴奋和抑制是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两种表现;
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
3、要通过神经系统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或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1 反射与反射弧
⑴反射:
??反射的意义:人体通过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感受器





反射弧

神经节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1 反射与反射弧
⑴反射弧:
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






1
2
3
4
5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神经中枢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
接受冲动发出指令
接收指令作出反应
传导冲动至神经中枢
传导冲动至效应器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1 反射与反射弧
⑴反射弧:







1
5
4
3
2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感受器
反射要完成,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任何一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将无法完成。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1、反射弧结构:
2、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1 反射与反射弧
⑴反射弧:
疼痛逃避反射:
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1 反射与反射弧
⑴反射弧:
1.含羞草的叶被碰后下垂是一种反射现象吗?为什么?
不是。无神经系统。
2.草履虫的趋利避害是一种反射现象吗?为什么?
不是。无神经系统。
请你来判断

经典解析

大脑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
×
无反射、无感觉
无反射、有感觉




经典解析
1、右图所示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标号所指的名称:
1 是指___________
2是指____________
3是指____________
4是指____________
5是指___________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效应器
传出神经元
神经中枢
2、受到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
1

3
4
2
5



1.请用字母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2.若B处受损,反射还
会进行吗?有感觉吗?
A→B → E → C → D

反射不进行,无感觉。
A
B
C
D
E
G
F
H
I
3.若C处受损,会出现什么现象?


4.若E处(脊髓)受损呢?
反射不进行,但有感觉。
反射不进行,无感觉。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后天
性反射
参与反射的中枢在脑干
和脊髓

大脑皮层

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变
为条件刺激
反射弧永久固定,
不会消退

反射弧是暂时的,会消退
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性小

适应多变的环境,
适应性大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2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弧
⑴区别:
味觉中枢
延髓


听觉中枢

条件反射形成示意图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暂时性的联系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2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弧
⑴联系:
1.狗在进食时分泌唾液,这是狗生来就有的吗?为什么?
2.对于未受过训练的狗给予铃声,并没有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说明了什么?
3.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4.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
5.经过训练狗建立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有什么意义?
是,属于非条件反射
铃声是无关刺激
多次重复
食物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不会消退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具体刺激

抽象刺激
这类条件反射是人与动物都具有的反射。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看酸梅”和“看酸梅文字”“听酸梅” 都能引起唾液分泌的增多,属于条件反射,那从反射形成来看, “看酸梅”“看酸梅文字”与“听酸梅” 引起的唾液分泌增多有什么不同吗?

经典解析
把下列成语或俗语归类


画饼充饥
谈虎色变
老马识途
蜘蛛织网
望梅止渴
候鸟迁徙
条 件反 射

非条件反射
人类特有的反射








1、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谈虎色变
B、鸟听到枪声飞走
C、小乐躲开飞来的石块
D、当含羞草受到触动,会立即将小叶闭合下垂


2、下列生理活动属于反射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
B、手偶然遇到火会突然回缩
C、皮肤出血后血液逐渐凝固
D、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会变黑

D
B
3、下列现象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 )
A、吃梅子时,唾液腺分泌唾液
B、看到梅子时,唾液腺分泌唾液
C、听“梅子”时,唾液腺分泌唾液
D、人的手遇到火时会突然回缩

C
4、下列生理现象中,属于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
是( )
A、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B、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C、司机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

D

角 膜
形状:无色透明
功能:通过光线

巩 膜
形状:白色坚韧
功能:保护

虹 膜
结构:内有色素
功能:中为瞳孔,调节进眼光线量

睫状体
结构:肌肉质
功能:调节晶状体曲度

脉络膜膜
结构:有血管和黑色素细胞

视网膜
功能:营养眼球,形成暗室
功能:成倒像
结构:内有感光细胞

晶状体
形状:无色透明,凸透镜状
功能:折射光线,使其成像在视网膜上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视觉
⑴眼球的结构
眼球壁
内容物
外膜
中膜
内膜: 视网膜: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
白色,坚固,保护作用.
有色素,中间有瞳孔.
调节晶状体曲度.
有丰富血管,营养眼球.
含感光细胞,感受光的刺激
透明
透明,有弹性,折射光的作用
透明的胶状物质.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视觉
⑴眼球的结构
光线强时,瞳孔 , 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
光线弱时,瞳孔 , 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
缩 小
减少
放大
增加

虹膜上色素较少

虹膜上色素较多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像于视网膜上,使人既可以看清近处,也可以看清远处。

玻璃体

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
视觉中枢


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
视觉感受器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眼球的完好
视神经完好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正常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视觉
⑵视觉的形成
照相机和眼球结构上有相同之处吗?
晶状体——
瞳 孔——
视网膜——
镜头

光圈
胶卷
光圈








近视
矫正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视觉
⑶近视眼








远视
矫正










 远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视觉
⑷远视眼
(1)能感受光刺激并产生
神经冲动的是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
(2)当人看完电影刚走出电影院时,图中标号⑧所示部分的大小变化是( )。
(3)近视眼是指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过度变凸,
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配戴( )加以
矫正。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后,经( )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 )上形成清晰的物象。
(5)物象刺激了④上的( )细胞,这些细胞产生了大量的( ),经( )传到( )形成视觉.


由大变小

凹透镜
晶状体
视网膜
感光
神经冲动
视神经
例:下图是人体眼球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经典解析
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 D、玻璃体
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D
C
B

4、人眼的 “白眼球” 和“黑眼球 ”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巩膜和虹膜 D、角膜和虹膜
5、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6、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7、人体视觉形成部位是 ( )
A、晶状体 B、大脑皮层 C、视网膜 D、视神经


D
C


B
我能行
B
8、有的同学沉迷于电脑上网,不但影响学习,而且长时间注视显示屏容易使眼球中的( )曲度过度变凸形成近视
A、角膜 B、睫状体 C、晶状体 D、玻璃体
9、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才能到达视网膜。
A、房水、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房水、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房水、玻璃体、晶状体



C
我能行
C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中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内耳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由鼓室通向咽

咽鼓管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视觉
⑴耳的结构

耳廓

听小骨

鼓膜

外耳道

耳蜗

鼓室

2
3
4
5


6
前庭
7
半规管
8
1
(收集声波)
(传导声波)
(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性振动)
(扩大声波并传到内耳)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内有感受器)
A
咽鼓管
(连通咽部和鼓室)
(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视觉
⑴耳的结构

听觉神经
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 膜
听小骨
耳 蜗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
听觉感受器
听觉形成的条件:
1.耳结构完好(鼓膜、听小骨、
耳蜗)
2.听神经没损伤
3.听觉中枢正常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听觉
⑵听觉的形成
3、你认为晕车、晕船与什么结构有关?
1、一位男士第一次乘飞机,飞机要降落时空姐给每人发了一块口香糖,空姐说要“保护耳朵”。下飞机时,这位男士追着空姐说:“你发的口香糖塞耳朵容易可弄不出来呀!”你觉得这位男士错在哪里?


2、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晕车晕船与内耳的半规管有关。
他应咀嚼口香糖,保证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张开口或者闭嘴捂耳。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4.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5.鼻咽部有炎症时——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

盲 文 公 交 车 站
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和压等刺激。
盲人就是通过触觉来“阅读”盲文的。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3 听觉
⑶其他感觉
例: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A

B

C

D

E

F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陆续走到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 ]________产生的。
3.一位战士的耳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 ]________。
A→B→C→D→F
D
耳蜗
B
鼓膜

经典解析
B
A
1.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因为感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耳蜗和前庭内 B.前庭和半规管内
C.半规管和鼓膜内 D.鼓室和耳蜗内
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3.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A
4、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结构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半规管 D耳蜗
5、听觉形成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6、人体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鼓室
7、 把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
A咽鼓管 B半规管 C耳蜗 D听小骨




B
A
C
D
8.听觉形成的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
A.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B.声音→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C.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鼻咽发炎时,容易引起中耳炎
C.遇到巨大响声,要迅速张开口
D.噪声对听觉不会造成伤害

C
D













科学用脑

保证睡眠
参加运动
远离毒品

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勤于动脑 善于动脑
劳逸结合 动静交替
保持健康心态
破环各种系统,降低免疫力
上瘾引发各种家庭社会问题
神经细胞发育
脑细胞充分休息
生长激素分泌
加强功能,改善调节能力
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永远不要去尝试

改善循环,提高兴奋性
知识清单

中考考点
考点5 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例1、“温故而知新”对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说,这是( )
A、使神经中枢交替活动和休息 B、寻求新的突破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D、使大脑得到休息
例2、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更换学习内容,目的是( )
A、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B、勤于用脑,加强学习强度
C、防止大脑疲劳,提高效率 D、使人思维更敏捷
例3、下面有关用脑卫生的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讲学习方法,死记硬背
B 、注意学习内容的更换交替
C 、学习环境嘈杂,对学习无影响
D、临考前"开夜车",延长学习时间
C
C
B

经典解析
1.下列有关体育锻炼对人体神经系统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肌肉发达,收缩有力,不影响动作的速度
B.改善脑的营养,使脑的功能增强
C.使人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发展
D.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2.合理安排作息制 度的生理基础是( )
A.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B.形成以时间为信号的条件反射
C.保护神经系统和整个身心健康
D.使学习、工作能集中精力
A
A
3.做了较长时间的数学作业以后,比较合理的积极 的休息方法是( )
A.阅读历史书籍 B.形成以时间为信号的条件反射
C.做点体育活动 D.改做物理作业
4.能使机体得到最大限度休息的是( )
A.一种活动替换成另一种活动
B.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C.充足的睡眠
D.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C
C
1.(2019广东)下列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画饼充饥   B. 谈虎色变   C. 闻鸡起舞   D.入口生津

2.(2019青岛)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是( )
A. 谈虎色变 B. 眨眼反射 C. 缩手反射 D. 排尿反射

3.(2019南通)晓红在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时流泪了;小明眼睛里进了
沙子,也流泪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晓红和小明流泪都是非条件反射
B.晓红流泪是非条件反射,小明流泪是条件反射
C.晓红和小明流泪都是条件反射
D.晓红流泪是条件反射,小明流泪是非条件反射

4.(2019威海)在“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进教室”两个反射中,反射弧
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脊髓 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 脊髓 C.大脑皮层 脑干 D.脑干 大脑皮层
D
A
D
A
链接中考

5.(2019?广元)人被针扎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反射弧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③是中枢神经,起控制作用
C.该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
D.刺激⑤,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为:⑤→④→③→②→①

6.(2019?济宁)视觉健康困扰着现代人的生活,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
书或沉迷于手机游戏都容易形成近视,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
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导致近视的主要结构和形成物像的部位依次是( )
A.晶状体 视网膜 B.晶状体 视觉中枢
C.玻璃体大脑皮层 D.睫状体 脉络膜

7.(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A
A
A
链接中考
8.(2019连云港)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神经结构称为   ,它必须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若图示为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⑤为某同学膝盖下方接受叩击
刺激的感受器,则该同学从接受刺激到小腿弹起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
导路径为:   (用“数字”与“”表示)。
(3)图中③是位于脊髓内的低级神经中枢。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
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必须在   的高级中枢参与下完成。
(4)眼、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眼感受光刺激的感光细胞
和耳的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  。
反射弧
⑤ → ④ → ③ → ② → ①
大脑皮层
视网膜
耳蜗
链接中考


说说这节课你
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巩固与提高”
2.智慧学习——智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