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18 09:1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我国正肩负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庞大的人口压力
1/4的新增产值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
1份的世界平均财富养活6倍的人口
资源相对短缺
自然资源 总量在世界排名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的比例
土地资源 3 1/3
矿产资源 3 1/2
耕地资源 4 1/3
河流径流量 6 1/4
森林面积 6 1/6
资源相对短缺
人均占人量少
经济快速发展
技术水平低利用率低
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深刻的环境危机
199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显示,全国废气排放量11.0万化标立方米。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795万吨,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范围为108-815微克/立方米。各项指标较上年均有所上升。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活动与探究3
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一、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P101)
A、含义: 建立在物质 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 、资源 . 和 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B、特点:以 为手段,以 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 。
2、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工业:清洁生产
农业:生态农业
环境无害化技术
减量化
再利用
提高生态效益
生态化
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
小结:循环经济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资源利用率 一次性利用,
利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
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置 污染和废弃物
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结合
3、清洁生产:(P101)
A、含义: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环境效益
B、效益 经济效益
有利于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
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其实质是从原料开采到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实施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生产模式。
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比较项目 清洁生产 末端处理
思考方式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控制过程 产品生产周期全过程控制 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
控制效果 比较稳定 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
产污量 明显减少 间接可推动减少
排污量 减少 减少
资源利用率 增加 无显著变化
资源耗用 减少 增加
产品产量 增加 无显著变化
产品成本 降低 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经济效益 增加 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治理污染费用 减少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污染转移 无 有可能
   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生态农业的案例: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前提: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80年代我国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
丝厂
养蚕业
植桑业
桑基
糖厂
种甘蔗
蔗基
养鱼业
鱼塘
塘泥
蔗叶
蚕沙
塘泥
滤泥
蚕蛹、废水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连环图
丝厂
养蚕业
植桑业
养鱼业
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留民营生态农业主要措施(p103):
(1)调整产业结构
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净化环境,保护土地
(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不同时空、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
综合利用
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保护了土地资源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
综合效益
促进了粮食、牲畜生产发展
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
思考:
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打破绿色壁垒?
①不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有机肥(农家粪肥和绿肥); ②培育抗病虫害的高产、优质农产品;
③转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管理技术;
④树立国际绿色环保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
⑤强化农业结构的调整等
 绿色食品(P105):
绿色食品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其生长和加工过程必须是采用一种生态的和对环境友善的方式。
生产过程中,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什么是白色污染?
做为学生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众参与
讨 论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参与垃圾分类回收
使用不含磷洗衣粉
自备篮子购物,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将旧衣物、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以节俭为荣
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节约能源
动员周围的人注意环境保护
使用无氟冰箱
骑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学习或购物
不使用发泡餐具

【学习反馈】?? ??单项选择题
1.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的国家? (? ? )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俄罗斯
2.有关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B.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不高
?C.生态环境好,但粮食产量不高?D.能源就地取材,以秸秆、柴草为主要燃料
3.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 )
A.石油农业? B.生态农业????? C.能量密集型农业? D.立体农业
4.下列属于清洁生产的是?(?? ? )
①生产可在自然界分解的包装袋②及时清理垃圾?
③加强对生产末端环境污染的处理???④利用矿物燃烧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5.关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②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蔓延 ③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出现的 ④中国的生态破坏已得到全面控制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 (?? ? )
?A.粮食产量高??????????????????????
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 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
C
A
B
A
A
C
?7.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参与环保活动???????????????????? B.等工作后再接受环保教育 ? ?C.学生与可持续发展没有关系??????? ? D.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产品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回答8~10题。
8.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 ?
?A.废品回收利用?????? ? B.完善质检体系
?C.使用无汞电池????? ? ?D.产品多层包装
9.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属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大量使用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 D.③④⑤
10.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A
D
B
B
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
环境危机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必然性
《中国21世纪议程》
清洁生产
小结
战略措施
工业模式
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