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首先采用 的论证方法. 从正面论述 ( ) .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 从反面论述 , 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 , 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
2.<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结尾以 “然后知生于忧患 , 而死于安乐也 “ 一句独立成段 , 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
答:
1.文学常识填空
(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选自 < >,作者是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 他和孔子齐名 ,世称”( ) 同为 ( )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 >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 , 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
(2) “四书”指 :<< >><< >><< >> 和 <孟子>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③ 必先苦其心志 ( ) ④ 曾益其所不能 ( )
⑤ 人恒过 ( ) ⑥ 衡于虑 ( )
⑦ 而后喻 ( ) ⑧ 入则无法家拂士 ( )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傅说 / 举于 / 版筑之间 B.故天 /将降大任 / 于是人也
C.必先 / 苦其心志 D.行 / 拂乱 /其所为
4.下面加点字词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所以 动心忍性
C.人恒过 ? 然后 能改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6.按原文内容填空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 ( ) , ( ) ( ) ,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
(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从内外两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 ,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
2.《格言联璧 》中有一联:“” 天欲祸人 , 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福人 ,先以微祸儆之 。” 文中 “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 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 ? 请用自己的话作简单说明 。
3.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 , 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4. 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 ,句式长短错落 。 请你以选文第 2 段为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吴既 越,越王勾践反国, 乃苦身焦思 , 置胆于坐 ,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 身自耕作 ,夫人自织 ; 食不加肉 ?, 衣不重采 , 折节下贤人 , 厚遇宾客 ; 振贫吊死, 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
(选自 《史记》)
1.用 “/”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
舜发于畎亩之中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曾益其所不能 ( ) (2) 人恒过然后能改。( )
(3)吴既赦越 ( ) (4)与百姓同其劳 ( )
3.翻译下面句子
女忘会稽之耻邪
4. 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 , 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 , 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
5. 品读甲 、乙两文 , 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2018年中考广东深圳卷】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
(3)王数封我矣(_______)(4)而子辞(_______)
8.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9.问答题: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
1.举例论证(摆事实),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 ? 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 ? (或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
2.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 .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 ? 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 .独句成段 ,既深化了主题,又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
1 (1),<孟子, 告子下 >)孟子. “孔孟”, 儒
(2) 大学 中庸 论语 和 . <孟子>
2. ① 推举 ② 因此③ 使…受苦 ④曾:通“增”,增加 ⑤ 常常⑥衡通横,阻塞的意思 ⑦ 明白 ⑧拂:通"弼",辅弼,辅佐
3.答案:B点拨 : 正确划分是” 故 / 天将降大任 / 于是人也”.
4.答案:点拨 : A项,”是” 在古代一般作代词 , 这; 今义是判断动词 .B项 ?,所以 , 古义指”用来 … … “ 今义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C项 , 然后 ,古义指 ? 这样以后… … 才… … 今义是连词 .
5.略
6. (1)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3)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1.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苦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 ? 是为了更有说服力地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是下联的意思 。 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与思想的阻塞 , 但能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 , 这正是 “ 福人 ”之处 。
3. 内有法家拂士 , 外有敌国外患。
4. 这段文字以 “必先” 二字领起 “ 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 构成一组排比 ,非常有气势 ;且这些句子句式较整齐 , 以短句为
主 ,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 , 使句式富于变化 ,读来有很强的节奏感 。
1.舜/发于 / 畎亩之中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同 增 增加(2) 犯错误 (3)赦免 (4)劳动
3.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4. 在艰苦磨炼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 “ 卧薪尝胆 ”。
5.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 ?? 让他回到越国 ?? 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 ? 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 ? 让自己焦虑地思索 ? 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 ? 每天坐下休息 ? 躺下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 ? 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 他常常对自己说 ??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 ?? 他亲自到田间种地 ? 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 ? 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 ? 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 ? 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 ? 对待宾客厚礼相赠 ? 扶助贫困的人 ?哀悼死难的人 ? 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 最终消灭吴国
【2018年中考广东深圳卷】文言文对比阅读
》【答案】7.(1)发:起,指被任用 (2)衡:通“横”,梗塞、不顺 (3)数:多次 (4)辞:推辞,谢绝
8.(1)这样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
9.接受肥沃的土地,一定会是兵家必争,没办法长期占有,而寝之丘是一块不吉利的土地,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所以能够长期占有,孙叔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懂得甲文中的居安思危的精神,不仅在位之时不倨傲,多次拒绝大王的封赏,在将死之时也告诫儿子只能接受不吉利的土地。
【解析】
7.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发”::起,指被任用。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辞”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推辞”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
(一)翻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二)翻译: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長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数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