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同步练习(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同步练习(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19 22:00:29

文档简介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 如图所示,把一盆植物叶片用薄膜罩着,放在阳光下照射,过一会儿,薄膜上有水珠出现,是因为( )

A. 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
B. 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的
C. 植物呼吸出来的
D.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
2. 一株玉米生长旺盛时,一天要从土壤吸收几千克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
A.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B. 合成其他物质
C. 作为组成植物体的成分
D. 储存在植物体内
3. (临沂中考)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却能把根吸收的水分运达数米高的顶部。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4. 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 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C. 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 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5. 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 水分是以气态的形式通过植物体而蒸发散失的
C. 蒸腾作用有利于降低叶片的温度
D. 蒸腾作用能促进茎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6. 在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内各注入10mL清水,再在各量筒内插入一株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将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然后将两装置置于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两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甲(mL) 10.0 8.3 7.1 6.5
乙(mL) 10.0 9.8 9.7 9.5

A.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B.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C. 叶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
D. 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7. 取同一植株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植物油,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下24个小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能证明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
C. 观察到的现象是,枝条A所在量筒的液面下降较多
D. 实验设计不能形成对照,变量不唯一
8. 在炎热的夏季,像兰花这样的草本花卉要移进阴棚,并经常向叶面喷雾水。这样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减小__________,防止萎蔫。
9. 某研究小组在温度、风速等条件作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某些环境因素影响植物枝条失水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A. 光照、潮湿 14
B. 光照、干燥 32
C. 黑暗、干燥 8


(1)如果要研究湿度对枝条失水速度的影响,应该比较____________ 两组数据。
(2)分析表中____________两组数据,可知光照使枝条失水的速度____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B组 自主提高
10. (广东中考)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④
C. ①和④ D. ③和④
11. (泰安中考)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12. 将一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如图,花盆中泥土湿润),从阴凉处转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内,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会明显增强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根的吸水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 (泰安中考)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

A. 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14. (杭州中考)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15. (衢州中考)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____________ 肥。
(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
16. (温州中考)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参考答案
1—5. AACDD 6—7. AD
8. 蒸腾作用
9. (1)A、B (2)B、C 增大
10—13. BADC
14. (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汽化(或蒸发)
15. (1)N(或氮) (2)蒸腾作用
16. 晚上钻孔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少,水会流出,白天蒸腾作用旺盛,水大量地散发到空气中,就不会流出了。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2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 用显微镜观察某陆生植物一片叶的上下表皮,视野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是上表皮
B. 乙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
C. 细胞a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结构b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


2. (滨州中考)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C. 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②和③三部分
D. 多数植物的⑤主要分布在叶片④上
3. 如图所示,小明在某公园里看到一种睡莲,其巨大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睡莲是一种水生植物,于是小明就猜想它叶片上的气孔分布的特点为( )

A. 叶的上表皮气孔多
B. 叶的下表皮气孔多
C. 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差不多
D. 叶的表皮根本无气孔
4. 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 )

A. 下表皮光照较强
B. 下表皮气孔较多
C. 下表皮颜色较深
D. 上表皮生命力弱
5. 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 )
A. 叶的表皮细胞 B. 叶片
C. 保卫细胞 D. 根毛
6. (德州中考)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 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 ( )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蛋白质 ④矿物质 ⑤水蒸气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⑤
8. 如图是蚕豆叶片的横切面图,据图回答问题:




(1)叶片的结构中,[1]、[3]部分是保护叶片的____________ 。其中分布着[4],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进出的通道。在[4]的放大图中,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
(2)图中属于叶肉部分的编号是[ ]、[ ]两部分,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3)输导组织存在于[2] ____________中,功能是输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9. 取四条品种、大小、叶数相同的陆生木本植物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依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A. 叶片不做处理
B. 叶片上表面涂上凡士林
C. 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
D. 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实验开始时,先将四个装置的重量调整一致,然后第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重量的变化。问:
(1)重量基本不变的是装置____________。
(2)重量减少最多的是装置____________。
(3)重量有点减少的是装置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的重量减少得少些。
(4)比较上述实验结果,对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相对数量作出推测:___________ 。
B组 自主提高
10. 如图为某地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总量的统计,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麦在灌浆期需水量最多
B. 小麦在不同的发育时期需水量基本相同
C. 从图中可看出,小麦每天的需水量不相同
D. 返青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11. (湖北中考)如图所示,图A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请分析回答:


(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图A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
(2)比较图B中的曲线a、b,可以发现a曲线表示的生理活动在白天进行,而在晚上几乎停止了,b曲线表示的生理活动全天都在进行。a曲线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 作用。
(3)图A中[2]和[3]表示的是叶肉细胞,对曲线a所示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的细胞质里含有____________,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4)图B中曲线b表示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 。
(5)“干旱会使农作物减产”这反映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
12. (益阳中考)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 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 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连接)。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____________ 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13. 将叶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中,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____________。
(2)在图中,与茎的输导组织相连的是叶片里的[ ] ____________ 。
(3)细胞中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___的场所。
(4)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____________,主要贮藏在图中细胞的[ ] ____________ 中。















参考答案
1—5. DBABC 6—7. DC
8. (1)表皮 O2 CO2 H2O 保卫细胞 气孔 (2)5 6
光合 (3)叶脉 水 无机盐 有机物
9. (1)D (2)A (3)B、C C
(4)下表皮气孔数比上表皮多
10. A
11. (1)[6]气孔 (2)光合 (3)叶绿体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环境影响生物
12. (1)C (2)叶的数量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4
13. (1)B 气孔 (2)A 叶脉 (3)光合作用 (4)有机物(或淀粉等) C 液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