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2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二 课时(课件+素材)(打包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6.2.3.2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二 课时(课件+素材)(打包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9 18:32:52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能量的起点
能量的渠道
能量的终点

3、
传递过程
单向流动
逐级减少
7、传递效率
每级约10—20%
8、能量的变化:
光能 化学能(生物体内) 热能
4、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物与生物之间流动的能量是
化学能
2、能量最终来自于
太阳能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呼吸热(热能)
5、能量传递方向
6、传递数量
能量流动
的特点
能量流动是伴随有机物的流动进行的。有机物又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制造的,这样二氧化碳就会不断被消耗,那么二氧化碳会用光吗?不会,物质是循环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生态系统
第二 课时
01.
描述物质循环的概念。
02.
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03.
概括物质循环的特点。
阅读第65~66页内容,找出、圈画、填写并记忆
1 、什么是物质循环?
2 、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3 、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哪些?
4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什么?
5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碳在大气圈和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
二氧化碳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
生物群落?
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存
在的碳如何沿着食物链传给
下一个营养级?
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什么持续增加?
二氧化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通过捕食关系
主要是呼吸作用
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1、参与碳循环
的生理过程主
要有哪些?
2、请对照图
示描述碳循
环过程。
碳以_______________的形式
进行循环的。
二氧化碳
1、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哪些?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请对照图示描述碳循环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储存
在植物体内;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地
以绿色植物为食,使含碳的有机物进入
动物体内;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
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动植物死亡后,其尸体被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碳又以二氧
化碳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有些动植物被埋藏在地下形成化石燃
料,其中的碳经过燃烧变成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
“温室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
从图中你能看出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吗?
(1)碳循环的形式: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形式: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7)能将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成分:
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产者
碳循环
任务一:建立一个碳循环简图
任务二:思考如何缓解温室效应?
减少CO2排放量: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等
增加CO2吸收量: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等
生产者
大气中的CO 2
分解者
消费者
甲、乙、丙分别指生态系统中的什么什么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水循环
氮循环
物质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特点:
周而复始,全球循环!
全球性、周而复始
单向传递 、逐级递减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载体
动力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特点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
联系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______
(3)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______


说说这节课你
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
输入
食物链
传递
呼吸作用
散失
水循环
碳循环
氮循环
无机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1.如图是某开发区生态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
B.能量最多的是乙,毒素最多的是丁
C.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
D.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长期持续增加
D
2、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时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C.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
D

3.识图作答: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
①____②____③_______
④____⑤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燃烧
CO2
绿色植物
4.试分析图中甲乙丙丁四类生物的类型和①~⑧过程的名称。
甲:分解者;乙:生产者;丙:初级消费者;丁:次级消费者;①光合作用;②植物呼吸作用;③④动物呼吸作用;⑤微生物呼吸作用;⑥⑦⑧生物排遗、死亡过程
请写出图中所含的食物链:
乙→丙→丁
5、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DDT的平均浓度。
(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
(2)写出四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
(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    )越高,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
生产者
营养级
甲 乙 丙 丁
能量(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7
DDT浓(ppm) 0.04 0.35 0.39 3.4
6.看图回答问题
这是____元素的循环。
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 ②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燃烧过程
图中A、B、C、D各是什么生物?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6.看图回答问题
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
由该循环可见,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 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反复循环
全球性
7、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
生产者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 B为(     )C为 ( )
D为( )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D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CO2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
光合
呼吸
呼吸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A
B
C
B是通过( )实现的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 另一部分则以 (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和(   )形式存在.
(5)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
CO2 
化石燃料
碳酸盐
能量流动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巩固与提高”
2.智慧学习——智慧应用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生态系统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