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 六单元第二节食物链食物网 复习课件 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 六单元第二节食物链食物网 复习课件 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9 18: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标要求
概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情况

考点1、什么是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
考点1、
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构成?
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消费级别?营养级别?蛇?
在一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类生物?数量最少的是哪类生物?
1)食物链由 和 构成;(没有 )
2)各生物之间是 (或吃与被吃)的关系;
3)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没有 消费者)
4)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 ;
5)数量最多的是草;最少的是蛇

生产者
消费者
捕食
初级
次级
三级
最高级
营养级
分解者
食物链的书写规则:
1、起点是 者
2、终点是 者。
3、不含 者。
4、箭头指向 者。
5、符合 。
生产
分解
最高消费
取食
客观事实

1、草 兔 鹰 细菌



2、阳光 草 兔 鹰



4、 兔 鹰

5、草 鹰 兔


×
×
3、草 兔 鹰


×
×




考点2、什么是生物富集?生物富集现象的应用?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 。
食物链
生物富集
(1)写食物链
(2)危害:DDT会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引起中毒,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考点3、什么是食物网?
一共有多少条?最长的一条?最短的一条?
鹰在食物网中的消费级别?营养级别?
肉食性动物最低的营养级别?
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

 

A.丙和丁数量增加
B.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和丙数量增加
D.乙和丁数量增加

 






C
丙 丁 甲 乙







有机物含量?
有毒物质含量?
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
A. 乙表示生产者 B. 丙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 D. 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丁 甲 丙 乙



C
考点4、什么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是什么?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能量是怎样沿食物链输入、传递和散失的?
1)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叫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 。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3)来源: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上一个营养级。
①通过 释放能量,供自身生命活动需要;
去向: ②随排泄废物、尸体流入到 中;
③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入到 。
呼吸作用
分解者
下一个营养级
太阳能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考点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多少?
为什么大多数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

能量流动沿食物链 ;
一般来说,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0%—20%
农作物
家禽、家畜



饲料
粪肥


食物
粪肥

食物
农作物
家禽、家畜

沼气池
(含甲烷细菌)
食用菌
(蘑菇)


















粪便
粪便
燃料
秸秆
粪肥
菌渣等
沼渣
作肥料
秸秆
考点6、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考点7、什么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主要有哪些?物质循环的特点?
1)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从 开始,经 ,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 循环、 循环、 循环。

3)物质循环的特点: 。

化学元素
无机环境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周而复始,可循环流动



无机环境
中的碳
有机环境
中的碳


无机环境
中的氮
有机环境
中的氮


无机环境
中的水
有机环境
中的水


1、碳在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2、二氧化碳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碳如何沿着食物链传给下一个营养级?
4、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什么持续增加?
二氧化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通过捕食关系
主要是呼吸作用
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考点8、碳循环的过程是怎样的?
考点9、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通过什么来实现?它们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区别:能量流动是 的;
物质循环是 的。
联系: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2)它们都是通过 和 实现的。
3) 和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他们将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联系成了一个 。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周而复始
食物链
食物网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统一的整体

①细胞中的各种结构都担负着一定的功能,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七上28页)
②各个器官在结构上有机结合,在功能上分工协作,使植物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七上36页)
③各种系统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使动物体(人)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七上36页)
A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①不包含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多余的是初级消费者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代表分解者
B. 图中的B代表生产者
C. 图中的C代表非生物部分
D.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
食物链:D→A→B
C
二氧化碳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食物链

食物网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
输入
食物链
传递
呼吸作用/分解者/下一营养级
散失
水循环
碳循环
氮循环
无机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链、食物网
食物链
生物富集
食物网
植物

青蛙



昆虫























1.若此图是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
2.图中有几条食物链?最长?最短?
3.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兔与鼠?鹰与蛇?狼与羊?某条食物链中,狼数量减少,其他?
4.动物的消费级别和营养级别?
①鹰的消费级别和营养级别②三级消费者的生物③第三营养级的生物
5.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能量含有最多的?最少的?
6.此图中最高等的动物?
7.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什么?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向?能量流动的特点?
8.计算:各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10%---20%)
9.研究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10.该生态系统较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11.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1)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
(3)图中②代表的重要生理作用是 ;请写出①所代表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
(4)假如该草原只有绿色植物→鼠→鹰一条食物链,如果绿色植物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360千卡,那么鹰最多可从中获取 千卡的能量。
(5)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

1.请根据下列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示回答问题:

呼吸作用
14.4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鹰
2.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_条食物链。
(2)请写出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理过程的表达式:_____.
(3)在食物链“玉米→老鼠→蛇”中,若蛇的体重增加50克,则至少消耗______克玉米。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农田由于长时间大量施用农药而
导致玉米螟的抗药性大大增强,这主要是
由于________ ___的结果;
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种植物能够产生一种
杀死玉米螟的物质,并且分离出了
控制该物质合成的基因(G),请你设计利用
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玉米的方案:

5
1250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自然选择

对玉米螟抗药性的 选择
农药
定向
3.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字母)。
(3)图丙中,A图表示________关系;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_________。
(4)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
分解者
物质和能量
b
共生
蛇和鹰
生物影响环境

4.在2018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上,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如图)首次惊艳亮相。鱼池内含有鱼粪和食物残渣的水经菜地净化后回流,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环保要求;采用植物墙、立体种植架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观赏性。请回答:

(1)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_ ____输入该系统,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_ ____形式进入该系统,参与碳循环。
(2)鱼粪和食物残渣通过___ __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分解产生的无机盐主要被根的___ __吸收。
(3)立体栽培能有效提高蔬菜产量的主要原因是___ _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该系统观赏性得以提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使用价值。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__ ___。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分解者
成熟区
提高光能利用率
直接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有利于通风补充二氧化碳
5.2007年10月,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下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2)研究上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是 。

(3)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
分解者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增大行间距,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
1.春兰秋菊的影响因素是 ,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影响因素是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 ,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 。
2.生态系统由 、 、 和 构成。
3.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基本的成分是 ,分解者的作用是 。
4.有害物质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现象叫做 。
5.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6.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
7.碳在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分别是 和 。
8.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和 ,它们都是通过 和 实现的。
9.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10.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更稳定的原因是 。
11.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蔬菜大棚里新添加了水果黄瓜,彩椒,水果玉米等新品种体现了 多样性。
12.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可治疗疟疾体现了 价值。
13.藏羚羊和金刚鹦鹉濒临灭绝的原因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的根本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