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
研究意义及应用: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等散失了
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
能量的散失:
尝试分析:能量都有哪些类型?都存在于哪里?
第六单元第二章
第三节第二课时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01.
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02.
描述物质循环的特点。
03.
概括物质循环的概念。
04.
描述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PART 01
碳循环的过程
碳循环
1、生物体内有哪些与碳有关的生命活动?
回顾:
二氧化碳
水
+
氧气
有机物(储存能量)
+
光能
叶绿体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水
能量
+
+
+
呼吸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其他消费者利用
分解者利用
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呼吸
第一营养级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含有碳,能燃烧的物质。
物质的去向
(1)光合作用的原料:
产物:
(2)大气中的碳存在形式:
补充说明:碳在自然界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3)碳在生物内的存在形式:
(4)呼吸作用产生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
碳酸盐、煤、石油
有机物
二氧化碳
【设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仔细观察碳循环示意图,讨论
(1)碳进入生产者的途径是什么?
(2)碳在生物体之间
的传递途径是什么?
(3)碳进入大气的途
径有哪些?
(4)碳在无机环境与
生物之间的循环形式是
什么?
(5)碳在各生物体之间以什么形式传递?
(6)能将二氧化碳进入生
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
大气中的生物成分是什么?
(7)从物质循环的角度
看,生物体内的碳元素最
终来源于什么?
【小结】
(1)碳进入生产者的途径:
(2)碳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途径:
(3)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
(4)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循环形式: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二氧化碳
(5)碳在碳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形式:
(6)能将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
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成分:
(7)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生物体内的
碳元素最终来源于:
有机物
生产者
二氧化碳
PART 02
物质循环的特点
资料解析:
瑞士化学家保罗?穆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20世纪上半叶,DDT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有效杀虫剂。但由于其对环境的污染过于严重,目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被禁止使用。南极地区从未施用过DDT,但我国南极科考队却从企鹅体内检测到了一定浓度的DDT。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水循环
氮循环
物质循环的特点:周而复始,全球循环!
PART 03
物质循环的概念
无机
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知识回顾: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物质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试分析图中甲乙丙丁四类生物的类型和①~⑧过程的名称。
⑤
④
⑥
⑦
⑧
甲:分解者;乙:生产者;丙:初级消费者;丁:次级消费者;①光合作用;②植物呼吸作用;③④动物呼吸作用;⑤微生物呼吸作用;⑥⑦⑧生物排遗、死亡过程
请写出图中所含的食物链:
乙→丙→丁
PART 04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知识回顾:
1、为什么要将生态瓶放置在光照环境里,生态瓶中的生物才能存活较长时间?
2、虽然生态瓶是密封的,但是生物却能存活较长时间,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氧
化碳
水
光合
作用
生产者
摄食
初级
消费者
摄食
次级
消费者
二氧化碳、能量散失
呼吸作用
呼吸
作用
分解者
呼吸作用
残枝败叶
遗体
粪便
遗
体
粪
便
呼吸作用
光能
二氧化碳、能量散失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联系
相同点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项目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不同
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周而复始,可循环
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
物质
循环
概念
无机
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特点
碳
循
环
周而复始
碳的存在
形式
碳的循环
形式
碳循环示意图
无机环境:
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生物体:
有机物
无机环境和生物体之间:
二氧化碳
各生物体之间:
有机物
碳进入生产者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
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的循环
途径
小结:
1.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是( )
2.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A.食物中的碳 B.有机物里的碳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非生物界中的碳
D
C
当堂达标
3.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元素循环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细菌 B.动物和微生物 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和动物
5.在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绿色植物 D.肉食动物
6.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切断下列哪个过程,碳循环就基本停止( )
A.工厂等使用煤和石油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
C
C
D
7.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生物是( ) A 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B.当动物以植物为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到动物体内,供动物生长的需要
C.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
D.其他物质如氮、磷、硫等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D
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