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3《真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3《真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1 10: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真菌教案
主备学校: 备课时间:2017
备课组长: 主备人: 执教人: 执教时间:
教材分析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动物”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生物进化、生物技术等知识的基础。第三节《真菌》主要包括真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生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通过观察和讨论,使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能说出常见的真菌种类。 2.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能描绘出真菌的特征。 能力目标: 1.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的能力; 2.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防霉,健康生活; 2.学会正确利用真菌,快乐生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日常生活中觉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观察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学情分析 此处上课教师填写
教学方法 小组自助互助

教学准备:《采蘑菇小姑娘》歌曲光盘,市场购买的蘑菇,酵母菌培养液,长霉的桔子皮或馒头
课前预习:
探点一 真菌的形态结构及生活
1. 酵母茵属于 单细胞生物,霉菌、蘑菇等真菌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_______构成的。
2. 写出下列两图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
3.真菌的生活方式: 。
4.真菌的繁殖方式: 。
5.在观察酵母菌实验中,某小组看到了酵母菌有两个细胞或三个细胞,甚至五个细胞连在一起的个体(如下图),为什么视野中会出现这种现象?




6.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拿取蘑菇的时候,有时会发现有褐色的东西留在手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探点二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些真菌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但有些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____ ____可以食用,利用________可以生产青霉素,人们平时作馒头、面包、酿酒离不开____ ____;利用________可以防治农业害虫。
2. 白僵茵的生活方式是 。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导课 学生齐唱《采蘑菇的小姑娘》 由《采蘑菇的小姑娘》入题
一、真菌的形态结构 1.蘑菇 1.学生展示资料,资源共享,观察蘑菇 2学生谈经验 3学生在黑板上画蘑菇,体会子实体的结构,做铺垫。 1.结合教材图片,启发学生展示资料(图片、文字资料、食物) 2.启发学生注意鉴别毒蘑菇 3.启发学生画蘑菇。
2.霉菌 1学生观察、思考 2在组内组间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1.启发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老师点拨
3.酵母菌 学生观察酵母菌 指导学生实验
二、真菌的生活 1学生注意听,回顾相关内容 2学生观察了解孢子的位置,结构 3学生出示孢子印 4学生体会孢子繁殖 5学生探究孢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环境条件 1.由形态结构中的孢子切入 2.启发学生观察图 3.启发学生制作(出示)孢子印 4.启发学生参与模型制作 5.启发学生思考:孢子如何发育成新个体
营养方式 阅读教材 精讲点拨腐生和寄生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学生阅读教材 2运用: (1)防霉变 (2)试养殖 1.启发学生利用板书,小结出真菌对人类的益处,教师点拨 2.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
1.与植物细胞相比较,酵母菌细胞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
2.腐烂的水果上长出的“毛毛”属于( )
A.细菌 B.真菌 C.植物 D.病毒
3.久放的桔子上常会长出灰绿色斑块,这些斑块通常是( )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桔草杆菌
4.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腐烂的水果能散发出酒味,引起这种变化的生物是( )
A.细菌 B.青霉 C.酵母菌 D.曲霉
5.蘑菇经常出现在森林中,但是它却不是植物,原因是( )
A.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壁 B.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C.蘑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D.蘑菇细胞中没有菌丝
6.酿制甘甜的葡萄美酒,主要利用( )
A.甲烷细菌 B.枯草杆菌 C.霉菌 D.酵母菌
7.下列生活现象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 )
A.皮肤受伤后发炎 B.有些人的脸上长癣
C.夏天的饭菜变馊 D.死亡的动物尸体腐烂
8.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你认为复杂之处在于( )
A.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9. 某农户家的屋后阴沟边放有几段枯桐树,该农户没有给这几段桐树接种任何菌种,但几年后其中一段桐树上长出了几簇木耳。试问:
(1)枯桐树上的木耳的“种子”是什么?
(2)为木耳生长提供营养的主要是桐树中的什么成分?


(3)木耳的这种营养方式叫什么?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