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1.1《发酵技术》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1.1《发酵技术》习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1 08: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1《发酵技术》习题
1、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 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 创造出具有 的微生物,以生产 的发酵产品 的新阶段。
(2)酿制酒酿时,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其目的是 。制作酸奶时必须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因为乳酸菌是一种 细菌。
2.单选题
(1)“王致和”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2)酸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牛奶中加入了(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黄曲霉
二、综合训练
1.能力选择题
(1)世博会期间使用的一次性餐具不是传统塑料,而是用全新的生物质材料叫做“聚乳酸”,是将玉米等农作物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得到的一种“绿色石油”,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它的使用有利于减少( )
A.水污染 B.白色污染 C.光污染 D.热污染
(2)巴西利用本国生产大量甘蔗的有理条件,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大力发展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2.明辨是非题
(1)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为提高果酒品质,可加入人工培养的青霉菌.
三、拓展应用
1.简答题
(1)有人认为好多微生物会给人带来疾病,不如把所有的微生物全部消灭。你能从发酵及发酵产品的角度,推断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吗?
(2)青霉素是从霉菌上提取的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你知道它是如何被发现和生产的吗?
2.分析题
(1)小倩同学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下:
消毒:将1L牛奶放在锅内加热到82℃接近沸腾,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个已消毒的0.5L广口瓶中。
加入接种:分别在A、B两个广口瓶中加入40mL两种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 瓶中加入40mL自来水,并搅拌均匀。
密封发酵:将三只广口瓶封好,放入38℃~44℃的烘箱内保温约1h。
观察:1h后,每过30min观测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经凝固呈果冻状,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请分析:
(1)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 。能否用微波炉制作酸奶?理由是:
(2)某同学按照 此步骤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尝到两个原有的品牌酸奶的味道,C瓶中还有馊味。试分析失败的原因: 。
(2)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菌种,与米饭混匀后装入瓷坛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过程作简单分析:
(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 。
(2)为什么要冷却到30℃才可以加入菌种?
(3)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 。
(4)如果发酵坛不密封,可能造成什么结果?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原有人的意愿;特殊性能;人类需要
(2)防止污染;厌氧
2.单选题
(1)A 解析:A.制豆腐乳要用到制豆腐乳要用毛霉、米曲霉等微生物,其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要尽量密封,防止杂菌的进入,C.由A可知,发酵不一定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D.蒸煮豆腐后,要先冷却到适宜的温度再接种,温度过高会杀死接种上的微生物,故B、C、D都不符合题意。
(2)B 解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它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可见A正确。
二、综合训练
1.能力选择题
(1)答案B解析:世博会期间使用的一次性餐具使用的材料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故与传统塑料相比可减少白色污染。
(2)答案C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由以上过程可知,制造酒精用的是发酵技术。
2.明辨是非题
(1)√ (2)×
三、拓展应用
1.简答题
(1)答案:没有了微生物,动植物的遗体不能被分解,许多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治疗药品无法获得,人体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营养等等,其他生物也无法生存。
(2)答案:青霉素从青霉菌上提取出来,通过培养青霉菌发酵来大量生产。
2.分析题
(1)答案:(1)乳酸菌 不能,微波会杀死乳酸菌(2)A、B两瓶未加入少量糖,乳酸菌不能大量繁殖,或接种前未降温,乳酸菌高温致死。C瓶变馊是由于加入的自来水中有微生物污染所致。
解析:(1)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制作酸奶不能用微波炉,因为微波会杀死乳酸菌,使其不能发酵产生乳酸。
(2)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活需要水、适宜的温度以及营养物质等条件,A、B两瓶未加入少量糖,乳酸菌因缺少营养物质而不能大量繁殖,或接种前未降温,乳酸菌被高温致死,使得乳酸菌的数量减少,不足以充分发酵,因而不能产生乳酸,C瓶加入的是自来水,自来水中有大量的其它杂菌,污染了牛奶,因此变馊。
(2)答案:(1)杀菌 (2)保持酵母菌的活性,温度太高会杀死菌种。 (3)增加氧气,促使酵母菌快速繁殖 (4)可能会使其它杂菌和空气进入,导致原料变质,酿酒失败。解析:(1)在酿酒时要先将糯米蒸熟,有两个好处,一是熟糯米比生糯米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于发酵,二是蒸熟了可以高温杀菌,避免了其它杂菌的污染。其中主要目的是杀菌。
(2)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因此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
(3)在制作甜酒时,先加入的酵母菌数量太少,因此需要酵母菌先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在糯米的中间挖一个洞,是为了存储一部分空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氧气耗完后,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
(4)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才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的是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产生酒精,因此容器要密封。如果不密封,其他杂菌和空气就会进入,导致原料变质,酿酒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