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1 19:42:00

文档简介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 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元素的化合价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③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2. 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2AB2+B2==2C B. 3AB2+B2==2C
C. 4AB2+B2==2C D. AB2+4B2==2C
3. (嘉兴、舟山中考)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4. “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
A. C3H8 B. C2H5OH
C. CH3OH D. C4H10
5. (宁波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 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D. 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6.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 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 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 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7. 某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 )
A. 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 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8.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制取氧气,下图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像的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
9. 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有毒气体是Cl2
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 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
10. 书写方程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____________ 为基础,二是必须遵守____________ ,即在式子左、右两边各____________ 必须相等。
11. 配平下列方程式:
(1)____________Al+____________H2SO4===Al2(SO4)3+____________ H2↑
(2)____________ Mg+O2____________MgO
(3)Fe+____________ HCl===FeCl2+H2↑
(4)CH4+____________ O2 ____________ CO2+____________ H2O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燃料,它燃烧后火焰的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请你写出丙烷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左盘上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2HCl+CaCO3===CaCl2+CO2↑+H2O),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丽水中考)高纯硅是信息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生产过程如下:
请回答:
(1)一个SiHCl3分子中含有氯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原理:SiHCl3(纯)+H2Si+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
B组 自主提高
15. 镁带在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16. (衢州中考)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 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C. 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 反应没有热量放出
17. 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导管口安装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新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引燃瓶中的白磷,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白磷引燃后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参考答案
1—5. BCBDB 6—9. DDAB
10.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11. (1)2 3 3 (2)2 2 (3)2 (4)2 1 2
12. C3H8+5O23CO2+4H2O
13. 遵守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使气球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气球所受向上的浮力增大,对天平左盘的压力减小,所以天平指针偏右
14. (1)3 (2)HCl
15—17. BAD
18. (1)防止燃烧产生的大量热使集气瓶底炸裂 防止燃烧时气压增大而使瓶塞弹出
(2)凸透镜聚光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产生大量白烟 4P+5O22P2O5
(3)未燃烧尽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不平衡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B. 4P和5O2等于2P2O5
C. 在点燃的条件下,4个磷和5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
D.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 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 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 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 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3.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化学反应的快慢
B.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4. (兰州中考)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
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
A. 1 B. 2 C. 3 D. 4
5. (泰安中考)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 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
6. 在化学反应A+2B===C+D中,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
A. 0.2g B. 5.6g C. 0.4g D. 0.73g
7. (黔东南州中考)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 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 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8.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参与反应的乙、丙质量比为3∶17
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D. 参与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7∶10
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待测 7.2 2.0
反应后待测的B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克,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 。
10. (1)已知反应4P+5O2===2P2O5,如果有m个P2O5分子生成,则参加反应的氧分子个数为____________ 个。
(2)m克氧气与n克碳充分反应后生成CO2质量____________ (m+n)克(填“<”、“=”或“≤”)。
B组 自主提高
11. 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2m=a B. 3a=n
C. 2m=3n D. 2b=m+n
12. 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后,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升高至25%,则氯酸钾的分解百分率为( )
A. 64% B. 75% C. 80% D. 85%
13. 2.4g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4. (衢州中考)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___________ 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__________ ,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已知Fe+SFeS):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硫粉的质量(克) 16 32 32
铁粉的质量(克) 28 28 56
硫化亚铁的质量(克) 44 44 88
(1)第二次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
(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上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
(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

16. (长沙中考)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 考 答 案
1—5. DAABC 6—8. ADB
9. 2.0 化合反应
10. (1) (2)≤
11—13. BAC
14. (1)化学 (2)m4-m2+m1 (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15. (1)符合 第二次参加反应的硫粉的实际质量为16克 (2)7∶4 (3)84g 132g
16. (1)2.5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