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 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表示氧气
B. Y表示二氧化碳
C.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 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 下列能验证光合作用是否生成了氧气的是( )
A. 用碘液检验光照后的叶片是否变成蓝色
B. 观察放了水草的鱼缸中的鱼能否正常生活
C. 检验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的气体能否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
D. 检验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的气体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4. 将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透气但不透光的黑纸将1处正反两面遮住(如图),然后将植株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加数滴碘液。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1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 3处颜色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C. 用不透光的黑纸把1处从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2处对照
D. 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氧气
5. 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甲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大烧杯内盛放液体A,小烧杯内盛放液体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A、B都是清水
B. 液体A、B都是酒精
C. 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
D. 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
6. 如图所示,甲是在有光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A. 只有乙 B. 只有丙
C. 乙和丙都是 D. 乙和丙都不是
7. 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图①~④部分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指标。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 (丽水中考)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15℃恒温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呼吸作用强度(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
9. 推理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之一。某生物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完成教材中“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的推理后,在当地现代智能温室内通过实验尝试对“同一种水果的含糖量与光照和温度有关”进行推理。下图中,图甲表示现代智能温室,图乙表示测定的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图丙表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夜间温度控制在20℃和30℃时,分别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推理过程。
(1)同一种水果的含糖量是由其积累的有机物多少决定的。图乙中,造成AB段和DE段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过程,水果内的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______ ;造成BD段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 ,水果内的有机物含量会____________ 。根据曲线乙,增加甲图中水果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对比两条曲线,相同时间内,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果的____________
越强。可见,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甲图中水果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
B组 自主提高
10. (绍兴、义乌中考)对如图中各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11.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A. 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B. 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C. 叶片互不遮挡,增加光合作用
D. 加快蒸腾作用
12.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所示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3. (邵阳中考)如图一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A、B、C三项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在光照充足时,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
(2)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 (填“光合”或“呼吸”)作用。
(3)图二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____;乙曲线与图一中的____________ (填“A”或“B”)生理活动相对应。
(4)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一中____________(填“A”、“B”或“C”)生理活动的效率。
参 考 答 案
1—5. CCBDC 6—7. BB
8. (1)等于 (2)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强度就越强,二氧化碳吸收量越多 (3)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9. (1)呼吸作用 下降 光合作用 增加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2)30 呼吸作用 夜晚适当降温
10—12. ACB
13. (1)二氧化碳 (2)呼吸 (3)甲 A (4)C第6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 1991年,美国的科学家建起了一个研究地球现象的巨大模型—生物圈2号,该模型与外界完全隔离,有8名科学家生活在里面,并在其中引入了3800个物种,其中有相当大数量的绿色植物,引入绿色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
A. 抵挡太阳的照射,用以遮阴
B. 改善生物圈2号的风景,消除研究人员的寂寞
C. 腐烂后变成石油和煤提供能量
D. 为生物圈2号中的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2. 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对于这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呼吸作用消耗能量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任何时候都在不断地进行着
C. 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制造有机物
3. 如图是关于绿色植物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B.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C. 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黑色塑料袋可以用无色塑料袋代替
D. 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4. 将下列实验装置(玻璃瓶左边底部有一台抽气泵)放在阳光下,你认为此装置研究了哪一项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A. CO2 B. H2O C. 光照 D. 叶绿体
5. 用新鲜的大豆叶进行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将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气体成分最可能是( )
A. O2量多于B处
B. O2量与B处相等
C. 无CO2和O2
D. CO2量多于B处
6. (云南中考)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②提高氧气浓度 ③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④形成高温环境 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7. (菏泽中考)科学家萨克斯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未遮光部分的叶片变为深蓝色,而遮光部分的叶片不变蓝。对这一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以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B. 该实验可以证明光是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C. 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其中原有的淀粉
D. 在萨克斯的实验中变量不是单一的,所以没有形成对照
8. 如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幼苗的光合作用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2)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均将 (填“增强”或“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装置中的种子变成B装置中的幼苗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
自身应具备的条件是完整的活胚。
(4)B装置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要验证幼苗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可将图中连接B装置的玻璃管左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同时对B装置进行 处理。
B组 自主提高
9.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0. 如图所示曲线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温度一定时,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 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作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 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D. 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11. 适于在强光照条件下生活的植物称为阳生植物,相反,适于在弱光照条件下生活的植物称为阴生植物,如图表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甲、乙两曲线代表的植物中,属于阴生植物的是____________ 。
(2)当光照强度为X时,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V时,甲植物与乙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__ ;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h光照、12h黑暗),甲植物需在光照强度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3)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乙植物所需的光照强度小于甲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观察发现,甲植物较高,乙植物较矮,现将甲、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在同一地块上,可以有效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这种种植方式是在模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
12. (台州中考)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原料。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A”、“B”或“C”)。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_______(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参考答案
1—5. DCCAD 6—7. CD
8. (1)增强 增强 二氧化碳增多,光合作用旺盛
(2)减弱 缺氧导致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给幼苗的二氧化碳减少
(3)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
(4)遮光
9—10. CC
11. (1)乙 (2)16 2 大于V (3)乙植物的呼吸速率小于甲植物 (4)垂直结构
12. (1)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B
(2)P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