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
学习目标:
说出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解释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阅读P24—25,第一段,并观图3.2-1呼吸系统示意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标出来,组内共同解决。时间:5分钟。
呼吸道
作用:是 的通道。
呼吸系统 对吸入的空气具有 、 、 作用。
作用:是进行 的场所。
2、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3、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小试身手:
1、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B. 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C. 肺泡数目极多 D. A、B、C都是
2、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3、人体呼吸系统中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 )A、鼻 B、支气管 C、气管 D、肺
4、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⑦
自主学习(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阅读P25--P27,独立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标出来,组内共同解决。时间:5分钟。
1、亲身体验:将手按在胸骨或肋骨处,进行深呼吸,仔细体验。
吸气时 呼气时
2、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 和 ,从而完成 和 。
共同探究(一):胸廓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演示实验:1、演示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小组合作)
(1)、在图上标出模型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2)、当肋间肌 时,处于A状态,测量从“脊柱”到“胸骨”的距离。
(3)、当肋间肌 时,处于B状态,这时“肋骨”和“胸骨”向 运动,测量“脊柱”到“胸骨”的距离。
结论:肋间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 运动,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 ,胸廓 。肋间肌舒张,肋骨和胸骨向 运动,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 ,胸廓 。
演示膈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小组合作)
(1)、在图上标出模型各部分代表的结构名称。
(2)、当膈肌收缩时,膈顶 ,胸廓上下径 ,胸廓 。
当膈肌舒张时,膈顶 ,胸廓上下径 ,胸廓 。
由此可知:胸廓扩大或缩小是由于 引起的。
共同探究(二):胸廓的变化与肺容积变化的关系。
结论:胸廓扩大,肺 ;胸廓缩小,肺 。
共同探究(三):肺容积的变化和肺内气压的变化
补充:气体小知识
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
结论:肺扩张,肺内气压 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 。
肺缩小,肺内气压 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 。
归纳与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吸气
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呼气
由此可见: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
再试身手:
1、与胸廓节律性变化有关的肌肉是( )
A、胸肌 B、肋间外肌 C、膈肌 D、肋间外肌和膈肌
2、人在平静状态时,完成吸气动作需要:( )
A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 B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
C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
3、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
A高于外界大气压 B低于外界大气压 C等于外界大气压 D无法确定
4、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解读曲线并回答以下问题:
(1)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各处于什么状态?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中的哪一点?此时肺内的气压等于多少?
我的收获:
测试:《学检》基础自测1、3、6、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