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省察人生”之“套中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
任务群教学设计
高密市第四中学 王芳玲
单元人文主题
观察与批判: 领会作家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世相的深刻洞察, 拓展视野, 体会其对旧世界、丑恶事物的批判意识;学会观察社会生活, 思考人生问题,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单元语文素养
1. 了解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
2. 了解小说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
3. 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尝试写复杂的记叙文。
单元写作要求:叙事要引人入胜
学情分析
九年级:
《孔乙己》(下)
《变色龙》(下)
契诃夫小说风格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上)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双线结构(上)
具体实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欣赏小说环境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2、赏析小说“讲故事”的艺术。
3、分析人物性格及其成因,探究作品的社会批判性。
4、品味小说在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
二、学习计划
计划3课时
了解任务情境,自主阅读1课时。
自主梳理,小组研讨1课时。
成果展示,教师点拨总结1课时
三、学习情境与任务
今年艺体节,我们高一级部语文组决定承办“品读经典,省察人生”中外经典小说系列活动。具体包括“人物展”和“小剧场”两个活动,分为“多余人”“异形人”“套中人”等内容。通过竞标我们班夺得了 “套中人”这一板块的承办权。我班决定推选“林冲”“别里科夫”作为典型代表,进行海报设计和小剧场展演。海报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绘情节”“ 品人物”,小剧场活动包括——“ 观世相”“ 省人生”。
四、学习活动设计
(一)绘情节。活动前期,展委会要求详细说明推选理由,故我们先对人物的经历或表现做一下梳理并用于人物画的脚本内容。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关键内容填写在任务单中,并说明为什么选取这些内容。
1.阅读《水浒传》七至十一回,关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前林冲的相关情节,梳理出林冲故事的关键情节并分析理由,将林冲的故事压缩成300字左右的文字。
任务单1 林冲
关键情节 推荐理由
2.阅读《装在套子里的的人》,梳理有关别里科夫的关键情节并分析理由。
任务单2 别里科夫
关键情节 推荐理由
任务设计解读:
这项学习任务是初读课文的理解,重在情节梳理,理解人物生命经历的关键节点,是下一项深入探究人物的基础,整理相关的具体资料,为后面深入、准确分析人物形象做准备,获得独特审美体验,领略小说多变的叙事艺术及其表达效果。
(二)品人物。我们班有3位美术爱好者,担任本次海报美编,请同学们就自己对“林冲”和“别里科夫”的理解,构想具体内容,为绘画者提供每篇不多于300字的绘画脚本,并提供画面背景建议,使得插图能做到形神兼备。由海报美编评选“最佳脚本”奖。
角 人 物 外表 行为 语言 生 活 习 惯 心理 …… 形象特点 画面背 景
林冲
别里科夫
任务设计解读:
这是学生对人物解读的集中呈现。重点是《装在套子里的人》,重在行为、语言、思想和环境描写。有形,有神,有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观世相
1、小组研讨
请思考下面的问题并探究讨论,为小剧场演出做准备。
(1)在林冲的故事中,开始的他他犹如一只被缚住的老虎,缚住他的那条无形的绳索究竟是什么?他到底害怕什么,致使他的拳头往往仅仅停留在空中,并未真正落下?
(2)由“火”与“刀”看林冲的性格。
(3)别里科夫整天神情惊惧不安,脸色苍白,“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更是他始终挂在嘴上的口头禅。那么,他害怕的到底是什么?既然他什么都怕,为什么别人还如此惧怕他呢?
(4)别里科夫为何准备结婚?别里科夫和华连卡之间能培养出真正的爱情吗?别里科夫的“喜事”为何成了“丧事”?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别里科夫的婚事?
(5)最后各自走上了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班小剧场活动将推出五幕剧。第一、二、三幕剧从“沧州遇旧知”“买刀寻仇人”“看守草料场”“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中自选,第四幕剧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展开,第五幕剧让林冲、别里科夫和“我”相遇。除了必要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还可以利用话外音的形式进行充分解读。
任务设计解读:
通过小组研讨和“小剧场”活动,让学生深刻把握他们都是“套中人”,他们的套子都有哪些?人生的套子还有什么?有形的?无形的?为何会有套子,是什么把俩人、把我们每一个个体装进了套子?这部分主要是主题探究,针对学生感兴趣或难理解或不深入的问题,重在通过真实的情境化参与,深刻观察、发现和批判;获得独特审美体验,领略小说多变的叙事艺术及其表达效果。
这里设计了两个活动,一个是研讨,一个是语文实践活动,既有深刻的认识,又有切身的体验。可以根据课时、学情适当选择,比如五幕剧,可以选择两幕演出。这部分主要是主题探究,重在通过真实的情境化参与,深刻观察、发现和批判;获得独特审美体验,领略小说多变的叙事艺术及其表达效果。
(四)省人生。小剧场活动结束后,主持人邀请你作为点评嘉宾进行点评,请从 “经典故事省人生”的角度作出100字左右的点评或寄语。
任务设计解读:
这个活动环节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学科素养,也可让学生发现生活,在批判中让精神成长。
五、读写测评 (1、2任选一个,3、4任选一个)
1、卢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鲁迅曾说,“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黑暗的牢笼锁不住向往自由的灵魂。——《肖申克的救赎》
就“面对压迫,我们要反抗”还是“面对压迫,我们要沉默”来一场小小辩论赛。
2、林冲、别里科夫都遭遇了人生的困境,都以悲剧命运收场。你认为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社会决定命运呢?请就其中一个观点写一段一辩发言稿。
3、学会理性思考:“套子”在生活中普遍吗?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哪些思考?如何对待规则、权威……请以“突破人生的限制”或者“脱下人生的套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演讲稿。
4、生活中的“套中人”: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思考身边人的真实人生,或发挥合理想象创作一个虚构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叙事要引人入胜。
任务设计解读:
这部分体现了“写作”这一关键能力, 这部分是关于学习评价,也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因内容太多就不在课件上展示了。
六、拓展阅读
1、《论林冲的“忍”》肖红兵
2、契诃夫经典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原文)《第六病室》《苦恼》《小公务员之死》
3、《契诃夫——他的自由善良令苏联作家汗颜》童道明
4、《忧伤,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生活》(摘录)刘雅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