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4 11: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导入门】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目标牌】
1.(重点)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诗意篇
疏通文意理思路(为啥写)(趣味性)
? 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
? 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
【自学径】
一、记文常
[解题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辨文体]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知作者]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 (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
[查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2、立基础
[记音形]
城郭(guō) 夫(fú)环而攻之 米粟(sù)亲戚(qī)畔(pàn)之 域(yù)民 寡(guǎ)助 封疆(jiāng)
[释词义]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1.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2.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词语活用:
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译文意]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地理形势。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郭:外城。环,围。
译: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3.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这。
译: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4.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池:护城河。兵革:武器装备。 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委,放弃。 去,离开。
译: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5.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限制。 以,凭。 固:巩固。 威:威慑。
译: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少。至,极点。畔:通“叛”,背叛。顺:归顺。
译: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7.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以:凭借。故:所以。
译: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划节奏]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读出气势。
1. 城/非不高也 。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 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感知石】
三、划结构
1.第一层(第1句)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第二层(三里之城…地利不如人和)用战争中的典型事例做论据,论证 “人和”的重要。
3.第三层(故曰…战必胜矣)归纳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四、概内容
开篇提出什么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情意篇
解读文本拓思维(写什么)(知识性)
? 二读:品读全文,拓展思维(读出意蕴)
? 二写:评写人事情理,整写课堂笔记(合作交流)
【解读园】
五、析文本
[导向厅]
(一)作者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1.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也”。
2.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也”。
(二)综合上述,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
因素: 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因素:人和。
(三)“三里之城…地利不如人和”运用什么句式,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有什么作用?
(四)作者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揭示的主旨(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五)“寡助之至…战心胜矣”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
[善思堂]
(1)作者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1. 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也”。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叙述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城小易攻。
(2)“环而攻之”攻城一方的攻势很大。
(3)“环而攻之而不胜” 战争结果:攻城失败。
(4)原因:“天时不如地利也”。攻方“得天时、失地利”。
2. 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也”。
(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易守难攻。
(2) “委而去之”。战争结果:守城一方逃跑。
(3) 原因:“地利不如人和也”。守方“得地利、失人和”。
(2)综合上述,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
因素: 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因素:人和。
(3)“三里之城…地利不如人和”运用什么句式,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有什么作用?
1. 用双重否定句、递进的句式。语气十分肯定,不容置疑。
2. 排比修辞,语气强烈地突出强调地理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的意思。
3. 运用举例论证:用战争中的典型事例做论据, 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
(4)作者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揭示的主旨(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1. 结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2)运用排比,语气强烈地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2. 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寡助之至…战必胜矣”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
正反对比论证:
1. 反面论证: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 正面论证: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警示统治者统治天下,要得道。
六、探主题
孟子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施行仁政”。
7、绘板书
【拓展林】
八、拓思维
(1)结合相关史实分析“道”和“人和”的关系。
1. 关系:
(1)“人和”的实质是“得道”(施行“仁政”“得人心”),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2)“得道”后就会出现“人和”的最佳局面:天下顺之。
(3)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2. 相关事例:
(1)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
(2)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
(3)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4)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5)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2)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 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 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 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1.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
2. 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3. 作为一个学生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必须坚持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白事理,辨清是非;作为 一个百姓要和邻居搞好关系;作为 一个国家要和邻国和睦相处。
4. 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5. 美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王伟撞机事件,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面对这些,我们认识到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意义重大。
创意篇
赏析特色勤积累(怎么写)(文学性)
? 三读:诵读课文,赏析特色(读出情感)
? 三写:仿写句段篇章,总写体会反思(深入探究)
【赏文亭】
九、赏写法
1.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 多种论证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3. 多种修辞
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积累台】
十、储积累
(1)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1. 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军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
2.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熊熊燃烧着的很多小船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
(2)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人和”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八百万正规军的国民党。
(3)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一古训?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
(4)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1.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2.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3.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4.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5.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6.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结语碑】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训练池】
一、选择填空
1.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C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2.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B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D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二、理解默写
1. 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得道”与否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 写攻城时,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城一方的结果:“环而攻之而不胜”。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
4. 写守城时,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守城一方的结果是:“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5. 作者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 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三、词语解释
1.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 地利:地理形势。
3.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 七里之(郭):外城。
5. (环)而攻之:围。
6. (是)天时不如地利:这。
7. (池)非不深:护城河。
8. (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 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9.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 去,离开。
10.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域,限制。 以,凭。
1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巩固。
12.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威,威慑。
13.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14. 寡助(之)(至):寡,少。至,极点。
15.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16. 天下(顺)之:归顺。
17. (以)天下之所顺:凭借。
18. (故)君子有不战,战心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故,所以。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得道者”
四、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五、阅读拓展
(1)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
1.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习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班彪①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②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附:译文
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班彪既有高才又好写作,于是专心在史籍方面下功夫。彪又被征到司徒玉况府。当时太子的东宫刚建立,诸王国同时开辟,而官吏没有配齐,师保齐缺。班彪又上奏书,皇帝采纳了。后来选司徒廉作望都长,得到官吏百姓的爱戴。建武三十年,班彪年五十二,死在官位上。他所著的赋、论、书、记、奏事共九篇。
评论说:班彪身为博古通今的儒者和杰出的人才,置身于危难动乱之中,行为不逾越道义,言语不背离正轨,当官不急功近利,守志不背弃他人,写文章来治理国家,守着清贫的生活而没有闷闷不乐的神色,他坚守道义,恬静淡薄的志向是多么的坚定呀。
【甲】【乙】两文都提到了“道”,甲文中的“道”,指道义,仁政和王道。君王要施仁政,行王道,才能赢得民心。乙文中的“道”,是人臣之道,班彪做到了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
(1)善于荐才。如:班彪上奏官属、师保,后又荐司徒廉。(2)著书立说。如:既有高才,又好写作。敷文华以纬国典。(3)敢于担当。如:倾侧危乱之间。(4)中规中矩。如:行不逾方,言不失正。(5)不急功近利。如:仕不急进。(6)不违信义。如:贞不违人。(7)甘于贫贱。如:守贱薄而无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