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6 16: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一、德国入侵波兰
德军越过边境,侵入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波兰速亡(1939.9底)
不到一个月,欧洲最大国家之一的波兰
已完全地从地图上消失。
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兵力强大;战术先进
(闪电战术);
波兰:部署不当,缺乏纵深防御;
装备落后;
战术落后;
英法:虽对德作战,但未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波兰孤军奋战;
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界,占领波兰东部地区,
加速波兰灭亡。
概念: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
发动闪电般的突袭的战争样式。
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
在短期内赢得战争胜利。
闪电战
特点:奇袭、集中、速度。
闪击战:
在27天内征服了波兰,
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
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实行“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
迎击德军的波兰军队
vs
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
而英法拥有lOO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

奇怪战争
静坐战争
实质:
战时绥靖政策
苏联的“东方战线”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
开始向西扩展疆域,
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
“东方战线”。
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
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
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苏联
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地
积极作用:
增加了防御空间。
消极作用:
①大国沙文主义,
有损社会主义国家声誉;
②实际上纵容了德国侵略,加速波兰的灭亡。
敦刻尔克
二、法国的沦陷
1940年4、5月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敦刻尔克大撤退
二战初期,英法军队从法国向英国的一次大撤退。
1940年5月,德国占领荷兰和比利时,侵入法国,
击败英法军队。
英国远征军和部分法、比、荷军溃退至法国北部
敦刻尔克,面临被歼灭的危险。
5月26日至6月4日陆续向英国撤退,
由860余艘舰船运载33万余人
通过多佛尔海峡抵达英国。
解救奇迹
法国沦陷(1940.6)
1940年6月17日战线
(法国)高阶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20年。
……法军的高级指挥部却还是透过1918年的眼光来看坦克
-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或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之不足。………
法国还有一些青年军官,例如戴高乐上校,
对于正在英国被提倡的新坦克战争思想曾经表示非常有兴趣。
但是那些较高级的法国将领们对于这种英国产生的“理论”,
几乎完全不加以注意——这与那些积极研究的德国新派将领们
恰好成强烈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一卷
阿登山区
材料一:法军指挥部透过1918年的旧眼光看坦克,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或是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不足……
同时,高级将领的自我陶醉也达到致命程度,马奇诺防线的固若金汤培养了他们的骄气,而其他国家也一致推崇他们的军事知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三:它(法国)的迅速崩溃……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
材料二: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
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
内部原因一:
军事理论落后: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
新战术——“闪击战”认识不足;
消极防守: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判断失误。
内部原因二:
绥靖政策的恶果:使法备战不足,民心涣散,士气低落,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外部原因: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无后顾之忧,集中大量兵力于西线;
★法国速亡的原因
意大利的趁火打劫。
根本原因
PK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
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
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
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
消灭英国空军。
 三、不列颠之战(1940.7—10)
希特勒对着月亮高喊:
郁闷啊!
想想我已经占领了
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为什么这小小的
英伦三岛
却久攻不下呢?
英国方面
①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②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
③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方面
①海外作战,地理环境不熟;
②作战目标随意,未坚持袭击军事设施。
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
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飞行员…
“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得逞。
不列颠之战的影响:
1、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局面;
2、为后来第二战场开辟和盟军反攻提供根据地;
3、打击德国等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
鼓舞各地反法西斯斗争;
4、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
四、北非战场
1、意大利进攻北非
2、战争经过
3、结果
(1)英意东非战争
英军反攻;1941年埃塞俄比亚复国
(2)
德军参战
隆美尔---“沙漠之狐”
双方在北非战场
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意大利参加二战后,致力于在非洲抢占殖民地。
当时意大利面临的有利条件是(
)
A.“新罗马帝国”实力雄厚
B.英国被迫困守本土
C.埃塞俄比亚放弃了抵抗
D.德国装甲兵的增援
【解析】选B。
1939、9、1突袭波兰
扩张疆域
建立东方阵线
1939、9、3对德宣战
1940年4、5月间
1940年5、6月
1940年7月,不列颠之战
★二战全面爆发
★敦刻尔克撤退
★波兰、法国速亡的原因
★不列颠之战及影响
课堂小结
波兰
思考:教训和启示
1

“落后就要挨打”

在国防建设上,不仅要有先进的军备,更要新的战术战略思想,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民族团结,同仇敌忾,不畏强敌,英勇作战,
这些是抗击取胜的重要因素;
3、战争是残酷的,是反人类的,
避免战争,珍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4、由帝国主义国家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利益妥协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秩序是不稳定的,不可能带来持久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