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九年级下册
本册综合
用方程思想解几何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用方程思想解几何问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5-09 11:57:59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方程思想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一种从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手段就是通过设元,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构造方程或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完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称为方程思想。
1. 要具有正确列出方程的能力
有些数学问题需要利用方程解决,而正确列出方程是关键,因此要善于根据已知条件,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2. 要具备用方程思想解题的意识。
有些几何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与代数问题无关,但是要利用代数方法——列方程来解决,因此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要具有方程的思想意识,还有一些综合问题,需要通过构造方程来解决。在平时的学习,应该不断积累用方程思想解题的方法。
3. 要掌握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要点。
除了几何的计算问题要使用方程或方程思想以外,经常需要用到方程思想的还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方程、函数、不等式的关系等内容,在解决与这些内容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
用方程思想解几何问题
方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几何计算、几何证明也常通过方程解决。现就构建方程解几何问题举例如下。
例1.如图,中,且,求的度数。
解:设
因
故
又
故
解得
例2.如图,正方形ABCD内一点P,于E,若,求正方形的边长。
解:延长EP交BC于M,设正方形边长为x
在中,
解得,即正方形的边长为8
例3.如图,矩形ABCD中,截去正方形ABMN后,矩形MNDC与原矩形ABCD相似,求矩形ABCD长与宽的比。
解:设,则
解得,其中负值不合题意,舍去。
例4.如图,弦MN、PQ、RS分别交于A、B、C,已知,,求证: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设
则
解得,故是等边三角形.
例题分析
例1:一商店以每3盘16元钱的价格购进一批录音带,又从另外一处以每4盘21元钱价格购进比前一批数量加倍的录音带,如果以每3盘k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可得到所投资的20%的收益,求k的值。
分析:可以设商店第一次购进x盘录音带,则第二次购进2x盘录音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答:k的值是19。
小结:上述例题是应用问题,正确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其中所设的x是辅助元,它在解题过程中是参加变化的量,可以消去,也叫做参变量,并不是最终所求的未知量。从本题可以看出,设辅助元x以后可以方便我们解题。
例2:以AB为直径的圆交BC于D,交AC于F,DE切半圆于D,交AC于E,若AB:BC=5:6,且AF=7,求CE的长。
解:连结AD、FD。
是直径
例3:已知方程两根为a、b,方程两根为c、d,求的值.
解:由根系关系得:
例4:已知方程有两个根的积等于2,解这个方程。
分析:若直接求解此方程较困难,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两根之积为2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二次项的系数是1,那么常数项是2。
解:设
小结:本例是一个解方程的问题,但是在求解过程中仍然体现了方程思想,利用根系关系构造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方程组,都是方程思想的应用。
易错题分析
例1. 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正整数根,求整数m。
分析:本题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正整数根,所以这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用根系关系来解,即,,。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再由正整数根的条件求出m的值,方法比较繁。一般来说,解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分解因式,这样解法比较简便。
解:将方程分解因式:
检验:当m=1时,方程为
当m=2时,方程为
点证:本题有的同学解法比较繁,而且容易错,用分解因式的方法较好。另外求出以后,变形为以后,便于讨论m的值。最后,求出m的值以后要注意检验是否符合题意,以免多解或丢解,还可以检验,等。
例2. 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正整数根,求正整数k的值。
分析:本题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较好,但求出k以后,要注意检验,因为题目要求有两个不同的正整数根,所以。
解: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正整数根
,将方程的左边分解因式:
点评:本题容易错在k=3没有舍。所以一定要注意检验。
例3. 已知抛物线在x轴上方,关于x的方程
两个不等实数根是,当m是整数时,求的值。
分析:本题是二次函数和方程的综合题,要用限定m的范围,由已知m是整数确定m的值。然后用根系关系求出的值。
解:在x轴上方
但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是一元二次方程
点评:本题容易错的地方是求出以后,没有舍去m=-3,所以一定要检验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使其不为零。
以上三个例题,组成一个题组,小结为一元二次方程要注意验二次项系数,验,并且还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这样才能避免出错。
方程思想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已知,其内切圆半径为,则三角形三边的长是()
A. 8,7,13 B. 8,5,12 C. 6,7,14 D. 8,7,14
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与底边的长分别为方程的两根,若这样的三角形只有一个时,a的取值范围是()
A. a<8 B. 0
3. 已知斜边为10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为方程的两根,则m的值为()
A. m=-8B. m=14 C. m=14或m=-8D. m=5
4. 已知二次函数图象顶点坐标为(-2,-4),交y轴于点(0,-3),则它的解析式是()
5. 在的长为()
6. 如图,AE切⊙O于D,并且和弦BC的延长线交于A,CD平分AD=12,则AC的长为()
A. 14B. 15 C. 16 D. 17
C
7. ⊙O与AB、AC相切于M、N,且圆心O在AB上,又AO=15cm,BO=20cm,则⊙O的面积为()
二. 填空题:
1. 已知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1)a>b>c,(2)2b=a+c,(3)b是正整数,(4),则b的值是_______。
2. 已知a为自然数,二次方程有一正整数根p,那么a=_______,方程的另一极是_____________。
3. 已知m是整数,二次方程有两个正整数根,则m的值是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 某考生的准考证号码是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数字是1,如果把1移到个位上去,那么所得的新数比原数的5倍少49,求这个考生的准考证号码。
2. 如图,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面积为且,求PB的长。
D C
3. 已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的两个实根,且求m、n的值。
4. 如图,EB是直径,O是圆心,CB、CD切半圆于B、D、CD交BE延长线于A点,若BC=6,AD=2AE,求半圆的面积。
C
5. 已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A、B,且A在x轴正半轴,B在x轴负半轴,设OA长为a,OB长为b。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a、b满足a:b=3:1,求m的值。
(3)由(2)所得的抛物线与y轴交于C,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若存在,求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答案
一.
1. A2. C3. B4. D5. B6. C7. A
二.
1. 5 2. 43. m=1或m=2
三.
1. 提示:设原数后三位为x,则原数为1000+x,由题意列方程:
解之x=990,原数为1990
2. 提示:,可设PB=14x, PA=5x,设正方形边长为a,在中,,即,
3. 提示:由根与系数关系,
整理解得m=3,n=2
4.
5.
(1)m>-3
(2)m=0
(3)不存在。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
1.1 锐角三角函数
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1.3 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2 切线长定理
2.3 三角形的内切圆
第三章 投影与三视图
3.1 投影
3.2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3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
3.4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