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末复习8: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期末复习8: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5 10:38:4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A
B
C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B
B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1)肺
(2)呼气
(3)AC、EG
17.(1)蒸腾
(2)甲
(3)减少
18.(1)呼吸
(2)a
(3)大于
19.(1)ABC
(2)Ⅰ
(3)d
20.(1)B
(2)大于
(3)不能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1.(1)吸收O2的量????????
(2)作遮光处理????????
?(3)缺少对照组
22.(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
(2)黑暗或无光照
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23.(1)光  (2)不变  二氧化碳   
(3)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四、解答题(24题6分,25题7分,26题7分,共20分。)
24.(1)叶绿体
(2)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低
25.(1)相同时间内产生有机物的多少(相同时间内消耗二氧化碳的多少)
(2)答题要点:自变量的设计(对照实验设计)、无关变量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控制、灯与装置距离控制)、因变量的观测(气体收集方法的设计、观测方法的设计)
满分示例:
①取三个洁净的500毫升烧杯,分别标为甲、乙、丙,各装入400毫升清水和10克新鲜的金鱼藻,将三个相同的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取三支量筒装满水,倒扣在漏斗管口。
②选择阴雨天(光线较弱环境),甲组、乙组分别用红光灯和蓝光灯在等距离处照射,丙组不做处理。
③光照相同时间后,比较三组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④多次重复实验。
26.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当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蜡烛能否继续燃烧的原因,氧气充足时蜡烛能继续燃烧,氧气不足蜡烛熄灭。钟罩内蜡烛的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A钟罩内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蜡烛很快熄灭;在B钟罩内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能为蜡烛继续燃烧补充氧气,所以B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比A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期末复习8: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主要通过下列哪个器官进入血液(  )
A.口腔
B.咽
C.气管
D.肺
2.人的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不包括(  )
A.肺泡数量众多
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D.肺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3.如图表示人的膈肌运动时在胸腔内的位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吸气时,膈肌舒张,胸廓扩大
B.甲表示呼气时,膈肌收缩,胸廓缩小
C.乙表示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D.乙表示呼气时,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4.绿色植物通过哪个过程制造有机物?(  )
A.生长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5.小森家今年的土豆喜获丰收,土豆富含糖类物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物质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有机物
D.氧气和无机盐
6.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在月球上长出嫩芽,实现人类首次的月面生物实验。棉花种子萌发所需的能量来自(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7.黎明时分,在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浮到水面(即“浮头”),这是因为(  )
A.躲避敌害
B.缺乏饵料
C.水中缺氧
D.温度太低
8.冬天打过霜的蔬菜吃起来特别甜,经检测是因为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对此现象的解释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打过霜的蔬菜不再消耗葡萄糖
B.低温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
C.低温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
D.打过霜的蔬菜更易吸收土壤中的葡萄糖
9.横江葡萄是我市的特产,今年葡萄架上挂满密匝匝的葡萄,产量大大提高,收获的果实甜沁心脾,使葡萄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于(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C.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土壤中的有机物
10.绿色植物以其特有的生理方式制造的物质养育了自然界,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请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图示是光合作用,①表示二氧化碳,②氧气
C.图示是蒸腾作用,②的运输依靠筛管
D.图示是呼吸作用,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11.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箔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时(如图)。去掉铝箔,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

选项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变蓝
不变蓝
B
不变蓝
变蓝
C
变蓝
不变蓝
D
变蓝
变蓝
12.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
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
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
13.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箱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星棕黄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褪色时间过短
B.光照时间过短
C.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
D.铝箔遮光不严
14.某植物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时后,切断部分叶脉,将叶片的部分区域的两面用锡箔纸遮蔽,如图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叶片a、b、c、d4个部位的颜色,发现只有d显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对比da,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对比d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对比db,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15.如图是叶片释放氧气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
A.AB段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
B.B点没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CD段只有光合作用,没有呼吸作用
D.B点后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图甲为模拟膈的运动与呼吸关系的模型,图乙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橡皮膜模拟膈,气球模拟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2)图甲I模拟了人体的
过程。(选填或“呼气”或“吸气”)
(3)图甲II中把橡皮膜从最高点拉到最低点,此时模拟肺内气体压强相应变化可用图乙所示的段表示
(填字母)。
17.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人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8.读图回答:
(1)过程b表示植物的
作用。
(2)a和b两个过程,
过程对于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恒定具有重要作用。
(3)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主要是过程a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大于过程b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得以累积。
19.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平阳坝“光头强”草莓因无公害、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如图依次为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以及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图一中,草莓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或标号,下同);
(2)图二中,能表示图三过程C的曲线为

(3)图三中,草莓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20.图1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完成图1所示探究后,将b装置中的植株取出,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昼夜。用2张大小相等的铝箔在该植株某一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去掉铝箔,摘下该叶片。将该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处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2所示。请回答:
(1)图1中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A.确保植株与玻璃钟罩内空气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株根系的影响
D.排除土壤土质差异的干扰
(2)将图1中b装置放在某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测得这一昼夜内该玻璃钟罩内CO2浓度下降。由此可知,该植株在这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图2中,B时刻叶片在阳光充足、条件适宜的环境中,
(填“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1.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
(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除虫换成植物外,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3)该同学在设计上你觉得还存在什么缺陷?
?。
22.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

(2)如图乙,把数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
环境中放置12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

23.选取生长正常的爬山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实验前应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再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1)叶片A、B两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2)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其中叶片乙
蓝色。乙和丙两叶片形成对照实验,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
(3)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四、解答题(24题6分,25题7分,26题7分,共20分。)
24.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再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到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
(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科研小组开展上述研究活动的目的是

(3)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
的土壤中生长。
25.小明发现某植物园在阴雨天时会用红光和蓝光对植物进行照射,他认为阴雨天分别用这两种单色光照射植物都会促进光合作用,于是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植物光合作用强弱可以用释放氧气的速度进行比较,也可以用________进行比较。
(2)请利用下列器材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500毫升的烧杯、漏斗、50毫升的量筒各若干;新鲜金鱼藻(水生植物)若干:清水;功率相同的红光灯、蓝光灯各一只;天平;刻度尺;计时器。
26.取A、B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A
B
第22题图
已浸水
及消毒
的种子
湿棉花
铁丝网
澄清
石灰水
已煮熟
及消毒
的种子


塑料袋
菠菜
点燃
的蜡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