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空气污染与保护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8 空气污染与保护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5 13:28:35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下3.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一、知识梳理
1、空气污染
污染物来源: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土地沙漠化、汽车尾气、建筑装饰材料释放有毒气体。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2.酸雨: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说明:天然降水成弱酸性)
①形因:降水中溶有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是硫酸、硝酸。②危害:危害健康,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危害渔业,腐蚀建筑、工业设备、文化古迹。③防止空气污染的办法有: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森林作用:(1)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净化空气;(3)调节气候;(4)保持水土;(5)防风固沙等。
二、考点分类
考点一、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
1.(2018?怀化)有“空中死神”之称的酸雨危害极大,下列气体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气
【解答】解: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煤和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系列的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溶于雨雪中。故选:C。
2.(2018?定西)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前三项都是
【解答】解: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酸雨: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养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故选:D。
3.(2017?梧州)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对生物的生长没有危害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D.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
【解答】解:A、酸雨降落到陆地上,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A正确;
B、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对生物的生长有危害,B错误;
C、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C正确;
D、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D正确。故选:B。
4.(2015?聊城)“春雨潇潇,润泽万物”然而在消耗煤炭、石油等燃料较多的某些地区,雨水往往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下列有关酸雨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土壤养分发生化学变化,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
B.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C.酸雨可引起饮用水源酸化,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D.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能使成片植物死亡
【解答】解: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错误;
B、酸雨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B正确;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饮用,D正确;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D正确。故选:A。
5.为响应国务院分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 腊梅 。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降低。
【解答】解:(1)分析图示数据可知:①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小,受影响的程度增大;②比较三种植物叶绿素叶绿素含量可知,受影响更明显的是腊梅,最小的是木樨;③酸雨PH=4.0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酸雨PH高于3.0对各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2)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动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故答案为:(1)腊梅;(2)自动调节
考点二、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2019?上海)刚装修完的房间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方法合理的是(  )
A.关闭门窗,放置大量的茶叶
B.喷大量空气清新剂
C.关闭门窗,放置大量绿色植物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解答】解:房屋装修,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住宅刚装修完毕时要首先打开门窗,通风透气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入住。故选:D。
2.(2018?上海)在居室中,各种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属于化学性污染的是(  )
A.电磁波污染
B.厨房油烟
C.霉菌
蛔虫
D.天然大理石产生的氧
【解答】解:A、电磁波污染属于物理性污染,A错误;
B、厨房油烟里面含有多种化学气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属于化学性污染,B正确;
C、霉菌、蛔虫是由生物造成的污染,属于生物性污染,C错误;
D、天然大理石辐射性极低,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D错误。故选:B。
3.(2017?巴彦淖尔)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M2.5直接危害人的呼吸系统
B.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C.PM2.5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D.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解答】解:A、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直接危害人的呼吸系统,A、D正确;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里的PM2.5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的需要经过2层细胞,B错误;
C、PM2.5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号,C正确。
故选:B。
4.(2016?东莞市)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雾霾容易引起的疾病是(  )
A.气管炎
B.贫血
C.糖尿病
D.红绿色盲
【解答】解: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直接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癌等。故选:A。
5.(2016?聊城)“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
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
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解答】解:“雾霾”天气和大气污染直接有关,改善雾霾天气状况的关键是改善空气质量,建立黄河森林公园、创建全国生态城市、关闭重污染企业与改善环境关系密不可分。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价值的表现。故选:D。
6.近几年,雾霾问题日趋严重。下列做法会加重雾霾的是(  )
A.增加绿化面积
B.提倡绿色出行
C.焚烧作物秸秆
D.使用太阳能发电
【解答】解: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沙尘暴天气,会减少雾霾的发生;
B、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
C、焚烧作物秸秆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质,会增加雾霾的发生;
D、使用太阳能发电,会减少雾霾的发生。故选:C。
7.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材料
雾霾治理成为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之一.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呼吸系统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雾霾”会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组成或器官.
(二)设问解疑
(1)问:人体的呼吸道能保持气流畅通,主要是呼吸道有什么结构做支架?
答:人体的呼吸道能保持气流畅通,主要是呼吸道有骨或  做支架.
(2)问: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的共同部位在哪里?
答: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  .
(3)问:雾霾危害很大,当出现雾霾天气时,人们要尽量用什么器官呼吸呢?
答:尽量用  呼吸,以便有效阻止雾霾中的有害颗粒物进入人体内.
A、口
B、鼻
C、口和鼻
D、口和鼻交替进行
(4)问:在生物圈中,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哪种?
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三)简洁转新
(5)同呼吸、共奋斗、合力治霾,从现在开始,每一个公民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请您说出一个您积极参与的实例. 
 .
【解答】解:(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2)呼吸道包括鼻腔、咽、气管和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故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
(3)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
(4)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水蒸气、氢气、氧气不具有温室效应.
(5)青少年应该从我做起,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习惯.如随手关闭水笼头;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不乱倒垃圾;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不吃野生动物;爱护花草树木;参加绿化种植活动等.
故答案为:(1)软骨;(2)咽;(3)B;(4)二氧化碳;(5)随手关闭水笼头;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不乱倒垃圾;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不吃野生动物;爱护花草树木;参加绿化种植活动等.
考点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1.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了采样,统计结果如下:
(1)该同学选择对不同车流量的时段进行采样统计,目的是 
 。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  值。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
(4)根据如图写出PM2.5“入肺”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
(5)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  。
【解答】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该同学选择对不同车流量的时段进行采样统计”,目的是形成以采样时段为唯一变量的对照试验。
(2)一次采样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偶然性,设置重复组、求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因此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平均值。
(3)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M2.5的平均值为20.33μm/m3;上班时段,车流量大,PM2.5的平均值为86μm/m3;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6μm/m3;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μm/m3.因此“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4)空气中的PM2.5经过①鼻腔→⑥咽→②喉→③气管→④支气管→⑤肺,因此出PM2.5“入肺”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①→⑥→②→③→④→⑤。
(5)“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再举出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增强(或酸雨、臭氧层遭破坏、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故答案为:(1)形成以采样时段为唯一变量的对照试验
(2)平均
(3)越大
(4)①→⑥→②→③→④→⑤
(5)温室效应增强(或酸雨、臭氧层遭破坏、水污染、噪声污染等)浙教版八下3.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一、知识梳理
1、空气污染
污染物来源: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土地沙漠化、汽车尾气、建筑装饰材料释放有毒气体。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2.酸雨:pH低于
的酸性降水。(说明:天然降水成弱酸性)
①形因:降水中溶有空气中存在的
等。主要是

。②危害:危害健康,水域和
,损害农作物和林木,危害渔业,腐蚀建筑、工业设备、文化古迹。③防止空气污染的办法有: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发展绿色工业,使用

等。
森林作用:(1)吸收
,释放氧气;(2)净化
;(3)
;(4)
;(5)防风固沙等。
二、考点分类
考点一、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
1.(2018?怀化)有“空中死神”之称的酸雨危害极大,下列气体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气
2.(2018?定西)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前三项都是
3.(2017?梧州)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对生物的生长没有危害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D.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
4.(2015?聊城)“春雨潇潇,润泽万物”然而在消耗煤炭、石油等燃料较多的某些地区,雨水往往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下列有关酸雨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土壤养分发生化学变化,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
B.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C.酸雨可引起饮用水源酸化,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D.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能使成片植物死亡
5.为响应国务院分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  。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  
能力降低。
考点二、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2019?上海)刚装修完的房间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方法合理的是(  )
A.关闭门窗,放置大量的茶叶
B.喷大量空气清新剂
C.关闭门窗,放置大量绿色植物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2.(2018?上海)在居室中,各种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属于化学性污染的是(  )
A.电磁波污染
B.厨房油烟
C.霉菌
蛔虫
D.天然大理石产生的氧
3.(2017?巴彦淖尔)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M2.5直接危害人的呼吸系统
B.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C.PM2.5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D.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4.(2016?东莞市)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雾霾容易引起的疾病是(  )
A.气管炎
B.贫血
C.糖尿病
D.红绿色盲
5.(2016?聊城)“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
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
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6.近几年,雾霾问题日趋严重。下列做法会加重雾霾的是(  )
A.增加绿化面积
B.提倡绿色出行
C.焚烧作物秸秆
D.使用太阳能发电
7.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材料
雾霾治理成为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之一.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呼吸系统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雾霾”会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组成或器官.
(二)设问解疑
(1)问:人体的呼吸道能保持气流畅通,主要是呼吸道有什么结构做支架?
答:人体的呼吸道能保持气流畅通,主要是呼吸道有骨或  做支架.
(2)问: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的共同部位在哪里?
答: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  .
(3)问:雾霾危害很大,当出现雾霾天气时,人们要尽量用什么器官呼吸呢?
答:尽量用  呼吸,以便有效阻止雾霾中的有害颗粒物进入人体内.
A、口
B、鼻
C、口和鼻
D、口和鼻交替进行
(4)问:在生物圈中,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哪种?
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三)简洁转新
(5)同呼吸、共奋斗、合力治霾,从现在开始,每一个公民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请您说出一个您积极参与的实例. 
 .
考点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1.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了采样,统计结果如下:
(1)该同学选择对不同车流量的时段进行采样统计,目的是 
 。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  值。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
(4)根据如图写出PM2.5“入肺”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
(5)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