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8 10:43:04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下4.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知识梳理
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①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定在地上;②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土壤的结构、肥力、水份和通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越短。
植物根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在农业生产中,移植作物幼苗要带土移植的原因:①以免损伤根尖;②是植株移栽前仍能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注: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根,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原理):
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溶液中的水分由浓溶液流向稀溶液)。
植物放入清水中,吸水;放入盐水中,失水,出现萎蔫现象(失水造成的)。因此,施肥过多使土壤中溶液浓度过高,容易造成“烧苗”。
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根据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差异,逐渐进入跟内部(根部内层细胞溶液比外层细胞溶液浓度高)。
土壤
→根毛皮层细胞→
另一个根毛皮层细胞→根木质部的导管→
上升到其他结构
植物的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外,还需要吸收无机盐,特别需要较多的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
不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作用:①氮、镁:合成叶绿体的原料;②氮、硫: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③钾: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④磷: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
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缺乏症状:①缺氮的症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②缺磷的症状:植株暗绿带红;③缺钾的症状:植株矮小,叶片上带许多褐斑。
植物和土壤的关系:(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和无机盐;(2)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使土壤更为肥沃。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常提倡“秸杆还田”,以提高农田的肥力。
注:植物无法直接吸收有机物。但是动植物尸体、排泄物等有机物会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变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后,然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的危害: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考点分类
考点一.根系与根尖的结构
1.(2019·益阳)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B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水由根向叶运输的结构是筛管
C.水以气体形式散失主要是通过气孔
D.植物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2.下列植物全部属于须根系的一组是
( A )
A.水稻、洋葱
B.桃树、玉米
C.菜豆、松树
D.竹子、桂花树
【解析】水稻、洋葱、玉米、竹子均为单子叶植物,属于须根系。桃树、菜豆、桂花树均为双子叶植物,松树为祼子植物,这些都是直根系。
3.(2018·昆明)幼根的生长依靠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尖中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 B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4.(2018·乐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输送到各个部分,请问吸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分别是( B )
A.根尖伸长区、导管
B.根尖成熟区、导管
C.根尖伸长区、筛管
D.根尖成熟区、筛管
5.(2018·金华、丽水)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18·湘潭)下列有关植物根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④处细胞与①处细胞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遗传物质相同
B.②处细胞生长速度很快,根的生长只与该区有关
C.①处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这一特点是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的
D.③处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和细胞质先一分为二,最后细胞核分裂
考点二.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连云港中考]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硫、磷
C.“微量元素”因含量微少,所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D.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解析】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少,但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缺乏某一无机盐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2.[苏州中考]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甲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乙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图甲中萝卜会变软
B.图乙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解析】图甲萝卜洞内放的是盐水,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失水,故萝卜会变软;图乙萝卜洞内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会吸水,故清水的量会变少。
3.(2019·泸州)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树木输液针头应插入植物的保护组织
B.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树木移栽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D.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4.为了证明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决定于细胞液的浓度与周围溶液的浓度大小,一同学准备了两块体积、质量都相同的萝卜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清水和盐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现象,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D )
A.清水中的萝卜块体积变大,盐水中的萝卜块体积变小
B.清水中的萝卜块质量变大,盐水中的萝卜块质量变小
C.清水中的萝卜块变硬,盐水中的萝卜块变软
D.烧杯中的清水增多,盐水减少
【解析】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萝卜块浸入清水时,细胞吸水,萝卜块质量和体积都增大,杯中清水减少。
5.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的四组实验,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
   
A         
B
   
C         
D
【解析】本题要注意的是沙土也可能含有氮元素,蒸馏水与含氮营养液存在许多不同的量,A、B、D均不符合控制变量的原理。
6.[2018·宁波]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的马铃薯属于该植物的__茎__(填器官名称)。
(2)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土豆丝变得硬挺,从细胞液浓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__土豆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__。
7.如图所示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作用是__便于标记观察__。
(2)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__C__。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取两组图示装置,甲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树皮,乙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是__乙__组。
(4)用清水冲洗从锥形瓶中取出的枝条,其目的是__冲掉枝条表面的浮色__。用该枝条做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导管__。
8.[潍坊中考]以下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由小到大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__无机盐__。这种成分主要由乙中的[__1__]__根毛区__吸收,再由茎中的__导管(或输导组织)__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
(2)研究表明,当植物遇到干旱时,体内“抗旱蛋白”能促进该植物关闭气孔、休眠、生长抑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水分的__散失和利用__。浙教版八下4.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知识梳理
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
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根具有
的功能。①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定在地上;②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土壤的结构、肥力、水份和通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

植物根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是
。在农业生产中,移植作物幼苗要带土移植的原因是:①以免损伤根尖;②是植株移栽前仍能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注: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根,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原理):
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
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
;反之,细胞
(溶液中的水分由浓溶液流向稀溶液)。
植物放入清水中,吸水;放入盐水中,失水,出现萎蔫现象(失水造成的)。因此,施肥过多使土壤中溶液浓度过高,容易造成“烧苗”。
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根据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差异,逐渐进入跟内部(根部内层细胞溶液比外层细胞溶液浓度
)。
土壤
→根毛皮层细胞→
另一个根毛皮层细胞→根木质部的导管→
上升到其他结构
植物的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外,还需要吸收
,特别需要较多的含有
三种元素的无机盐。
不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作用:①
:合成叶绿体的原料;②
: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④
: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
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缺乏症状:①缺氮的症状:植株矮小,叶片
;②缺磷的症状:植株
;③缺钾的症状:植株矮小,叶片上带许多

植物和土壤的关系:(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和无机盐;(2)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使土壤更为肥沃。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常提倡“秸杆还田”,以提高农田的肥力。
注:植物无法直接吸收有机物。但是动植物尸体、排泄物等有机物会被土壤中的
变成二氧化碳、水和
后,然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的危害: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考点分类
考点一.根系与根尖的结构
1.(2019·益阳)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水由根向叶运输的结构是筛管
C.水以气体形式散失主要是通过气孔
D.植物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2.下列植物全部属于须根系的一组是
(  )
A.水稻、洋葱
B.桃树、玉米
C.菜豆、松树
D.竹子、桂花树
3.(2018·昆明)幼根的生长依靠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尖中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4.(2018·乐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输送到各个部分,请问吸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分别是(  )
A.根尖伸长区、导管
B.根尖成熟区、导管
C.根尖伸长区、筛管
D.根尖成熟区、筛管
5.(2018·金华、丽水)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18·湘潭)下列有关植物根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④处细胞与①处细胞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遗传物质相同
B.②处细胞生长速度很快,根的生长只与该区有关
C.①处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这一特点是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的
D.③处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和细胞质先一分为二,最后细胞核分裂
考点二.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连云港中考]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硫、磷
C.“微量元素”因含量微少,所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D.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2.[苏州中考]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甲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乙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萝卜会变软
B.图乙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3.(2019·泸州)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树木输液针头应插入植物的保护组织
B.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树木移栽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D.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4.为了证明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决定于细胞液的浓度与周围溶液的浓度大小,一同学准备了两块体积、质量都相同的萝卜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清水和盐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现象,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清水中的萝卜块体积变大,盐水中的萝卜块体积变小
B.清水中的萝卜块质量变大,盐水中的萝卜块质量变小
C.清水中的萝卜块变硬,盐水中的萝卜块变软
D.烧杯中的清水增多,盐水减少
5.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的四组实验,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         
B
   
C         
D
6.[2018·宁波]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的马铃薯属于该植物的____(填器官名称)。
(2)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土豆丝变得硬挺,从细胞液浓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__
__。
7.如图所示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作用是__
__。
(2)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____。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取两组图示装置,甲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树皮,乙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是____组。
(4)用清水冲洗从锥形瓶中取出的枝条,其目的是__
__。用该枝条做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__。
8.[潍坊中考]以下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由小到大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____。这种成分主要由乙中的[____]____吸收,再由茎中的__
__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
(2)研究表明,当植物遇到干旱时,体内“抗旱蛋白”能促进该植物关闭气孔、休眠、生长抑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水分的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