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08 22: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目标展示:
1.识记种群的特征;
2.掌握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3.掌握种群特征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的总和。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是与种群数量特征分不开的。
同种生物
全部个体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种群数量的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和

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
含义:种群在

的个体数。
陆地用:单位面积描述。
水域用:单位体积来描述。
一、种群密度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问题探究:
1.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否相同?同一
种群的密度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是否
相同?并举例?(鹿群)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植物和动物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取样调查法
一般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单子叶还是双子叶植物?)
②取样
③计数
④求平均数:
(1)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
动物、卵----样方法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原则及方法
样方大小:乔木100㎡,
灌木16㎡,草本植物1㎡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
样方n
N1
N2
N3
N4
……
Nn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
cmX
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
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相邻两边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
捕获数
(全标记)
 重捕标志数
重捕总数
种群数量
(N)
例: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了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
标志重捕法
386
出生率——指单位时间内
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18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

死亡率——指单位间内
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
.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新产生的个体
1.8%
死亡的个体
1%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2.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列为
一项基本国策?课本62页资料。
问题探究:
1.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
化有何影响?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的
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或迁出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降低
问题探究:
迁入率、迁出率和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四、年龄组成
1.年龄组成:指一个种群中
个体数
目的比例。
各年龄期
2.类型:



稳定型
增长型
衰退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问题探究:
图中三种年龄组成,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为什么?
A
B
C
大于1
等于1
小于1
越来越大
一段时间
内稳定
越来越小
(3)研究意义: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组成
幼多、老少
比例适中
幼少、老多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雌雄相当
多见于高等动物
2.类型:
五.性别比例
1.概念:指种群中
的比例。
雌雄个体数目
雌多于雄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如鸡等
雄多于雌
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
如蜜蜂等
意义: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问题探究:
性别比例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
控制虫害
结论!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正相关。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组成。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别比例。
当堂训练:
1.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
展趋势主要来自(
)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A
2.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A.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CD
3.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
 
 A.46
B.25
C.12
D.100
D
4、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ACH
决定种群的
大小和密度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预测变
化方向
直接影响
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数
量变动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