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3.5.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3.5.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13 05: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神经系统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髓
大脑
小脑
脑干
脑神经
脊神经
神经元
结构
胞体
突起
轴突
树突
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髓鞘
神经纤维
结缔组织膜
末端细小分支
神经末梢
神经系统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元
结构
胞体
突起
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元
结构
胞体
突起
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脑神经
神经系统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元
结构
胞体
突起
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回顾复习
1.神经系统的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轴突
树突
胞体
突起
神经末梢
2.神经元:
3.脊髓:
结构
灰质
白质
功能:
反射和传导
灰质中有很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在正常情况下是受大脑控制的。
大脑
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活命中枢”
4.脑
植物人?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制作:丁
我们的手指忽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
膝跳反射
实验过程:用橡皮锤或手掌内侧边缘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腿部一定要放松,不能用力、绷紧。
膝跳反射
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
为轴,
突然地跳起来
──
迅速前伸
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上述
实验现象还会出现吗?
若有意识地紧绷小腿,小腿则不会突然跳起。
看到美食分泌唾液
吸吮反射
缩手反射
眨眼反射
常见的反射现象
学习要求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概述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和膝跳反射类似,我们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2、反射是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
3、反射活动有规律
强调点
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膝跳反射反射弧的结构
1
2
3
4
5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感受器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反射弧的组成
各部分的功能
感受器
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纤维
把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
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控制反射的进行,决定反射的内容
传出神经纤维
把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向效应器
效应器
接受神经冲动,作出反应
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二)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
反射
反射弧
刺激
反应
和膝跳反射类似,我们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根据你对反射概念的理解,判断正误(对的扣1,错的扣2)
①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产生的活动也是反射。
反射是指动物或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②所有的动物受到刺激后,都能产生反射活动。
反射属于应激性,但应激性不一定是反射。
有的动物是没有神经系统的
③生物只要具有神经系统,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④某人打了我一下,我感到了疼,这属于反射。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纤维、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缺少其中的任何结构,都不能完成反射。
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才能完成反射。
有刺激才能引起反射。
有刺激才能引起反射。
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才能完成反射。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都不能发生。
特别提醒
反射
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的反射
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给狗喂食,狗在吃食物时会分泌大量唾液
摇一次铃,铃声刺激没有使狗分泌唾液
1
2
每次喂狗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
一段时间后,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唾液
3
4
给狗喂食,狗在吃食物时会分泌大量唾液
1
每次喂狗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
3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1.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2.条件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反射的类型
1.在做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中,如果信号不固定,最终能形成条件反射吗?
2.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不继续强化,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会消退吗?
不能形成条件反射。
会消退。
讨论
3.条件反射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使人和高等动物的行为有了预见性,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杨梅
柠檬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沾满了鲜红的汁水。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王鲁彦散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节选)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吃杨梅分泌
唾液
看杨梅分泌
唾液
谈论杨梅分泌唾液
对具体刺激作出反应
对抽象的语言
文字作出反应
人和动物共有
人类所特有
人类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语言中枢
归纳总结
形成时间
反射弧特点
神经中枢
二者的联系
意义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就有的
后天获得的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大脑皮层
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多变的环境
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变
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
???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判断以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并说明理由。
打喷嚏、咳嗽
非条件反射
学以致用
拉车的马听到赶车人喊“驾”之后会加快速度。
条件反射
小孩的手被爆竹崩过之后不敢再点爆竹。
条件反射
司机看见红灯之后自动停车。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意义:提高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1.生来就有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以下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孔雀开屏
D.鹦鹉学舌
C
2.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D.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A
3.举重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杠铃。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A.眼→传入神经元→脊髓→传出神经元→肌肉
B.皮肤→传入神经元→脊髓→传出神经元→肌肉
C.眼→传入神经元→大脑→传出神经元→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元→大脑→传出神经元→肌肉
C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