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2 09: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提高练习
1.叶片的结构
①表皮:表皮包括

,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无叶绿体,主要起
作用。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
。保卫细胞的里面有绿色的颗粒
叶绿体。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
,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以气体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由
控制着。
②叶肉:由大量的叶内细胞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
,进行光合作用。
③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具有
作用。其内还有
管(输送水和无机盐)和
管(输送营养),因此叶脉还有
作用。
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叶表皮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这种现象叫
。根吸收的水大约有
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有


和空气流动速度等。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温度低、光照弱、气流速度慢,则蒸腾作用弱;反之则强。
3.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致受伤害。
②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题型一叶的形态
1.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

A.减少风的阻力
B.减少水分的散失
C.促进光合作用
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2.长期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在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具有厚厚的角质层
D.具有较大的叶片
题型二叶的结构
1.如图表示植物叶片表皮上的两个气孔,据图回答:


(1)图中[
]表示气孔,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组成,[
]表示叶绿体。
(2)植物在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情况下,如果叶表皮上的气孔处于图甲所示的状态,此时:
①光合作用:
通过气孔进入,
通过气孔出来;
②呼吸作用:
通过气孔进入,
通过气孔出来;
③蒸腾作用:
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2.如图是叶片气孔的示意图,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气孔进出叶片(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无机盐
题型三蒸腾作用
1.下列与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B.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
C.根尖伸长区内的导管对于叶的蒸腾作用有促进作用
D.由于夜晚气温比白天低,植物停止进行蒸腾作用
2.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题型四实验探究
1.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水起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现象,还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你认为植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

2.下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图,放在阳光下照射2h。请分析回答:
A
B
C
D
(1)A、B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水珠较多的是
,原因是

(2)比较C、D实验,
实验能较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3)通过A、B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降雨量较
(填“多”或“少”),夏天也较凉爽。
一、选择题
1.叶表皮不具有的功能是(

A.能使阳光顺利地通过
B.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C.对叶片内部组织有保护作用
D.能限制叶片内的水分散失
2.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A.形状不同
B.大小不同
C.含叶绿体
D.不含叶绿体
3.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

A.上、下表皮细胞
B.角质层
C.保卫细胞
D.叶脉
4.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小明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他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
5.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只散失根吸收的一小部分水分
B.蒸腾作用只浪费了植物大量的水分,对植物无益
C.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无关
D.蒸腾作用是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
6.下列方法能加强蒸腾作用的是(

A.选取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
B.放在阳光下照射
C.放在通风处
D.以上方法都可以
7.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A.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
B.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C.蒸腾作用强,导致气孔关闭
D.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
8.将叶片的叶脉切断,产生的影响是(

A.光合作用不能顺利进行
B.物质运输受阻
C.叶片不能进行正常伸展
D.以上说法均正确
9.夏季移栽植物时,常常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而且要注意遮阳和剪去部分叶片,这主要是为了(

A.减少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降低植物蒸腾作用
C.降低植物呼吸作用
D.减少植物的营养损失
10.天平的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左多右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天平哪边将会下降?主要原因是(

A.左,光合作用
B.左,杯内水分的蒸发
C.右,树叶的蒸腾作用
D.右,树叶的呼吸作用
二、填空题
11.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途径是: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茎部的导管→叶脉中的
→叶肉细胞,其中大部分的水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12.同学们在节假日去公园的时候是否发现:每到夏季的时候,园林工人在公园中忙于用割草机割草。请从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的角度考虑,这样做的目的是

13.如图是蚕豆叶片的横切面图,据图回答问题:
(1)叶片的结构中,“1”、“3”部分是保护叶片的
。其中分布着“4”,它是


进出的通道。在“4”的放大图中,甲的名称是
,乙的名称是

(2)图中属于叶内部分的编号是

两部分,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
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3)输导组织存在于“2”
中,功能是输导



三、实验、探究题
14.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填字母)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一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作用。
1.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角度来考虑,一般来说浮水植物的气孔常分布于叶片的(

A.背面
B.正面
C.两面平均分布
D.不一定
2.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N,光照6h后,测得重为4.8N。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3.灌溉不久的植物,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的情况应是(

A.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加强
B.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
C.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D.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减弱
4.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使植物失水,不利于植物生长
B.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的主要动力
C.夏天的时候,在森林里感到空气清新湿润是由于植物的蒸膊作用
D.蒸腾作用有利于根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有利于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5.移栽农作物的幼苗时要遮阴、浇水,其目的是(

A.提高植物体根的吸收功能,防止幼苗缺乏无机盐
B.降低幼苗的蒸腾作用,防止幼苗缺乏无机盐
C.降低幼苗的呼吸作用,防止幼苗因消耗过多的有机物而死亡
D.降低幼苗的光合作用,防止幼苗缺乏无机营养而死亡
6.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A
B
C
D
7.请你将杨树叶子泡在热水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1)可见叶片内向外冒出一些气泡,冒出气泡的部位是

(2)叶片背面的气泡比正面的气泡
(填“多”或“少”)一些,说明背面的气孔
(填“多”或“少”)于正面的气孔,这种结构特点可以减少
的散失,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
8.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观察完“蚕豆叶片下表皮的保卫细胞与气孔”的实验后做了进一步的探究,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已知:保卫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帮助设计以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


(1)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嗳水纸、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新鲜蚕豆叶片。
(2)实验步骤:
步骤1:取载玻片A和B,在A的中央滴加蒸馏水,在B的中央滴加蔗糖溶液;用
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

步骤2:将制好的装片分别置于
下,观察其气孔的开放或关闭状态。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观察到气孔在蒸馏水中处于开放状态,在蔗糖溶液中处于关闭状态;则可说明:保卫细胞
使气孔开放,保卫细胞
使气孔关闭。
(4)观察蚕豆叶片气孔的实验时,从叶片的背面撕取材料,其目的是

9.如图是课本中研究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室内阳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约5min,水银柱会
(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2)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约5min,结果发现水银柱上升十分缓慢,这说明了

(3)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夏天的烈日下暴晒,结果发现水银柱几乎不动,这说明

(4)如果在实验室里,用电吹风吹叶片5min,结果发现水银柱上升也十分迅速,这说明了
也影响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5)以上几种实验结果说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弱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主要与

有关。
答案
1.①上表皮
下表皮
保护
保卫细胞
叶绿体
气孔
保卫细胞
②叶绿体
③支持


运输
2.蒸腾作用
99%
气温
湿度
光照
1.B
2.D
1.(1)③
保卫

(2)①二氧化碳
氧气(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②氧气
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③水分
2.D
1.B
2.A
1.(1)A
(2)防止水银蒸发,造成污染
(3)光合作用
黑暗
(4)大气压
解析:(1)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所以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为佳。(2)水银有毒,蒸发后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上面的水可以起到防止水银蒸发的作用。(3)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叶片光合作用消耗水后,水银会上升。植物只有在有光照的时候才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把植物放在黑暗处可排除该因素的影响。(4)不同的大气压环境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不同。
2.(1)A
A内植物蒸腾作用散发水分
(2)C
(3)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多
1.B
2.C
3.C
4.D
5.D
6.D
7.C
8.D
9.B
10.C
11.根中导管
导管
蒸腾
12.减少蒸腾作用
13.(1)表皮细胞
水分
二氧化碳
氧气
保卫细胞
气孔
(2)5.6
光合
(3)叶脉
有机物
水分
无机盐
14.(1)运输水和无机盐
(2)D
(3)乙
蒸腾
1.B
2.A
3.B
4.A
5.B
6.D
7.(1)气孔
(2)多

水分
8.(2)镊子
盖玻片
显微镜
(3)吸水
失水
(4)气孔在下表皮分布的要比上表皮分布的要多,用镊子撕取叶片的下表皮,比较容易观察到气孔的结构
9.(1)上升
植物具有蒸腾作用
(2)光照强弱和湿度的大小
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弱有关
(3)光照太强反而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4)温度
(5)光照
温度
湿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