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草原上生存的草、牛羊的数量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
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
1.指出1965、1970、1975、1980、1985年驼鹿数量和狼的数量各是多少?50年代到90年代驼鹿的数量和狼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调节方式:自我调节
图6.2-19
65年
28
600
70年
18
1200
75年
40
1300
80年
50
800
狼
驼鹿
85年
20
1000
数量关系
2.假设有一年狼群中出现一种疾病,导致狼大量死亡,随后的一年鹿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得出结论
由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生态平衡。
各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样吗?
荒漠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74—75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
。
2、生态系统中生物
越多,
,
自身调节能力就越
。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
,自身调节能力就越
。
3、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
,如果外来干扰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
。
自身的结构特点
种类
营养结构越复杂
大
营养结构越简单
小
一定的限度
生态危机
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烧烤浓烟
化工厂废气
知识小结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生态平衡,是因为它具有
一定的调节能力。
一、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自我调节
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结构特点,
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就
越小。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
(
)
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请依据下图能量流动的方向写出食物链:
①如果丁数量上升,则乙
_____________。
②如果丁数量上升,则丙_____乙_____甲______。
先上升后下降
下降
上升
上升
丙→丁→乙→甲
规律总结
①知道其中一个生物的数量变化,判断另外一个生物数量变化时,要看长远的变化。
②知道其中一个生物的数量变化,判断其他所有生物的数量变化时,只看短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