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期末复习卷(试卷+答案+答题卷)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某校同学为了保护环境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全部
2.
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
B.干硬的土堆中
C.小水洼
D.湿润的草地
3.
钱塘江江底沉积的淤泥在土壤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三类都不是
4.
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幼根的生长主要依赖于a区和b区
B.c区细胞能进行①过程,所以c区属于分生组织
C.②表示分化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D.a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扩大吸收面积
5.
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
A.甲,甲
B.甲,乙
C.乙、乙
D.乙、丙
6.
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
)
①根冠细胞增多
②成熟区细胞长大
③分生区细胞分裂
④伸长区细胞伸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8.
在茎中,细胞具有不断分裂能力的部分是(
)
A.木质部
B.形成层
C.韧皮部
D.树皮
9.
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筛管
10.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
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11.园林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理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增强呼吸作用
12.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水,乙、丙两盆不浇水15天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
A.乙盆植物因缺水桔死
B.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
C.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会转变成阔叶
D.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
13.樟树是金华市的市树。某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14.从同一植株上取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把其中的一个枝条摘除叶片。将它们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的烧杯中,往烧杯内滴入油,使之铺满水面,烧杯置于天平上,调节平衡,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天平将会(
)
A.左盘下沉
B.右盘下沉
C.保持平衡
D.先左盘下沉后保持平衡
15.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下表中各种离子的数据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实验条件
水分消耗(mL)
Ca2+(%)
K+(%)
Mg2+
(%)
光下
1090
135
27
179
黑暗中
435
105
35
113
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的主要动力
B.大麦在光下吸收钙离子比吸收水分快
C.光照促进大麦的蒸腾作用和对钙离子、镁离子的吸收
D.大麦吸水和吸收矿质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二、(本大题共有6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16.(4分)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并没有土壤,在长期的自然条件作用下,岩石被风化,最后形成了含有砂粒、_____________、水和____________等物质的土壤。
17.(2分)经测量,台州某地土壤中砂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据图判断,该土壤的类型为
类土壤.
18.(4分)蝉(知了)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作为食物,为获得食物,蝉的口器必插入茎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19.(6分)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
(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图甲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
(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圈环状叶脉(如图乙),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
(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
(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
的。
20.(2分)某湖泊水域曾出现过以下几种状况:
①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②水位明显下降
③有黄绿色的“水华”
④pH值等于5.0
⑥溶解氧下降,则其中能说明属于水的富营养化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1.(6分)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水分通过茎的
向上运输。
(第21题图)
三、(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22.(6分)为研究甲、乙两种不同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某人设计了四个不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地下部分都处于相同环境的盆中,地上部分所处的都是透明的封闭容器。
(1)为了达到本实验的目的,应比较装置
(填装置编号)之间的植物生长差异。
(2)以装置①、装置④来进行对照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请说明具体的理由:
。
23.(6分)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方法
A处韧皮部环割
B处韧皮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24.(10分)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种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各自一天内的吸水量(实验1)。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于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溶液,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的吸水量(实验2)。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__________。
(2)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是__________,把水分运输到各处的是木质部内的__________。
(3)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是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据图回答,当水分由细胞a流向细胞b时,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4分)
25.(6分)丁同学乘车时发现,许多公路旁山体坡面上筑有混凝土框架,框内的草大多数是框边的长得好。这是偶然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呢?
丁同学想了许多获取证据的方法:①请教老师;②查阅资料……,他查阅资料后知道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植物生长的边缘效应现象。
请你帮助丁同学完成下列任务:
(1)再举出一种获取证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的边缘效应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请你写出一种猜想: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同一块农田的三种种植方法,管理情况相同,你认为采用________种植方法总产量最高。
26.(6分)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农作物。
(1)如图表示晴朗白天甘蔗田间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信息作出解释。
(2)农民常常通过施农家肥来提高甘蔗产量,请写出该方法蕴含的科学原理。
27.(6分)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1)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
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2)如图乙所示,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时,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得不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
(3)在“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时,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人瓶内,蜡烛立刻熄灭.甲同学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O2减少了”,乙同学则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CO2增多了”,你认为
同学的结论更合理.
28.(6分)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作处理。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小明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___
____的关系。
(2)小明通过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装置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A
B
C
A
B
C
锥形瓶中的水
a
a
a
a1
a2
a
硅胶胶片
m
m1
m2
m
若要证明植物A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则_
_×100%=99%。(用表格中字母表示)
(3)此实验在控制无关变量上还存在缺陷,请写出一条没有控制相同的无关变量。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试卷+答案+答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C
B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D
B
D
二、(本大题共有6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三、(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22.(1)①与②
(2)不合理
装置①和装置④中,地上环境没有有提供独立的相同的生长空间
23.(1)根
大于(或>)
(2)第二组和第四组
24.(1)对照
(2)根
导管
(3)培养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减小,导致植物吸水量降低
(4)小于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4分)
25.(1)观察、实验、调查(或写具体实例)(或其它合理答案)
(2)可能与光照(或水分、空气、肥力)有关(或其它合理答案)
(3)C
(2)
(3)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植物生命活动强度)(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第4章
植物与土壤(试卷+答案+答题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本大题共有6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20.__________
21.(1)__________
__________(2)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22.(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__________
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4分)
25.(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26.(1)
(2)
27.(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28.(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