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4 吸热和散热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4 吸热和散热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7 05: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吸热和散热
教材与学情分析
《吸热和散热》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的第四课,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到“热”是可以传递的,加热和冷却会影响物体的状态。《吸热和散热》这节课的第一课时中,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吸热和散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但对吸热散热能力与保温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是很清晰。教材就在本课的最后(P25),出现了一个拓展活动:设计一个保温杯,比一比那个小组的保温效果最好。这个活动不仅能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还能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明白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知道应该如何设计一个产品。我把这个活动展开设计成一节STEM视角下的工程实践课,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知识,希望通过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进行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动手动脑间巩固所学知识,知道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产品,重构良好的知识体系。
设计思路
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本课设计成一节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通过前一课时对“热”相关知识的学习,发现四年级的孩子虽然在生活中也有相关经验,但是对保温这一概念还不清晰,或者有许多片段式的小概念,还没有融合成一个科学大概念,并且运用的概念也很难和生活实际现象相联系。利用微课让学生复习与热相关的知识,建立前概念,了解什么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如何设计保温杯等并将自己所学到知识化成思维导图(如何保温)。围绕学生的前概念,设计出3个阶段的主题活动:第一阶段:设计一个保温杯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保温杯和保温的物品,能够借助生活经验,描述出影响物体保温效果的因素;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保温杯,并介绍保温杯的原理;3.再次修改自己小组的保温杯设计。
第二阶段:如何制作保温杯
1.在设计的基础上思考制作保温杯的可行性和需要准备的物品,制订工作计划。2.小组合作共同制作。第三阶段:检测保温杯的效果
1.介绍自己保温杯的制作过程,2.从多个方面相互检测和评价彼此保温杯的实际效果。本课中,还设立了一个“材料超市”,为学生准备各色制作保温杯需要的材料,学生需要用代金券去购买,这就在让学生体验实际设计制作中需要考虑到得成本问题,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设计和修改设计,这样才能在有效利用代金券购买材料。既能打破材料的限制,让学生的保温杯更加多样、让课堂更加开放,又能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学习目标
了解保温杯的基本构造,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在测试保温性能的过程中体会到吸热散热的知识。 了解制作保温杯的基本工序,能与人合作,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制作保温杯;通过测试,调整,实现保温杯能保温的目标。
经历同伴合作,相互交流,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感受动手实践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以及解决的措施
教学重点:多次修改保温杯的设计,进行不断完善教学难点:能对别人的设计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措施一:设计“在线导学卡”翻转课堂
,先学后教,教后交流,实现课内外融合基于“潜能在线”学习平台中的“在线导学”功能,设计“自学卡”。通过可视化技术,清晰展现学习目标。通过导学卡,学生完成的自学任务,展示设计,同时还可以相互看到同学的设计,进行互评。让教学活动更好的向课外延伸,实现课内外融合。措施二:制作课程微视频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自学精心制作本课的微视频,为学生自学提供有力支持,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另外还提供导学策略支持,促进学生更好的思考、设计。措施三:利用器材超市,工具区的设置,提升思维水平器材超市为学生学生准备各色制作保温杯需要的材料,工具区为学生提供制作可能用到的各种工具,如热熔胶枪、美工刀等。学生需要用代金券去器材超市购买,这就让学生体验实际设计制作中需要考虑到得成本问题,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设计和修改设计,这样才能在有效利用代金券购买材料。既能打破材料的限制,让学生的保温杯更加多样、让课堂更加开放,提升思维水平,又能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措施四:利用思维导图,提取知识要点,整合知识结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掌握知识以后就遗忘,大多是因为新学的知识没有整理近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而且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没有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加深记忆痕迹,并能更好的分享交流。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阶段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设立了一个“材料超市”,为学生准备各色制作保温杯需要的材料。
提出需求
谈话:同学们,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了解许多关于热传递的知识,今天我就给你们学有所用的机会,聘用你们当个小小设计师计制作保温杯。(明确任务)
设计一个保温杯
提问:冬天要来了,大家都会使用保温杯,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保温杯好呢?学生讨论(美观、轻便、保温效果好、结实、功能多……)(观察保温杯)谈话: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影响物体保温的因素。学生交流。思考:如何让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呢?学生反馈(在杯子夹层添加泡沫、棉花)谈话:如果让你设计一个保温效果好的保温杯,你会怎样设计?(结合思维导图)小组合作进行(画设计图)(展示学生作品)提问:每个小组都对保温杯进行了设计,请那个小组来介绍下设计思路,大家也可以提下建议或可行的想法,好吗?学生交流后修改自己的设计。
如何制作保温杯
谈话:刚才大家已经设计好自己小组的保温杯,接下来你准备怎样去制作这个保温杯呢?你们相互交流,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好吗?(学生讨论)提问:在制定方案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准备怎样解决?(学生交流)提出任务:根据你们的方案,合作制作一个保温杯。(学生实践)
交流及评价
谈话:刚才各小组已经制作出自己的保温杯,那么,怎样来评价它们呢?(漂亮、保温效果好、结实、轻便等)谈话:每个小组介绍下自己制作的保温杯,大家评一评哪个保温杯最棒。(学生相互评测)找出学生认为最棒的保温杯再次点评。小结:保温杯效果好的原因。
总结归纳,课后延伸
总结:工程技术的核心就是设计,今天老师很高兴看到你们的优秀设计,而每一项设计都是不断完善的。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回家你们可以测试下今天制作的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如何了。课后希望大家能不要停下不断修改完善的脚步,让你们的设计越来越创意,越来越实用。
【板书设计】
保温杯
学生绘图区域
利用微课,学习本课相关科学知识
小组协作,起组名,明确任务
设计保温杯结构,并绘制设计草图,交流材料和设计
解释保温杯工作原理,畅谈如何保温
小组分工,制作保温杯
同伴评价,改进优化设计
欣赏保温杯成品,了解制作工艺
课后测试保温性能,继续完善自己的设计
将测试结果与保温杯成品在学习平台上分享,点赞
绘制导图,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