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分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分类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7 05: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按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
在分类活动
(?http:?/??/?www.moonedu.com?/??)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难点:找物体的相同点,多级二分法。
三、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教师照片、实验记录单、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分类方法)
1.
出示PPT
第2张
提问:这些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了,你能自定标准给这些老师分分类吗?
PPT
第2张
点击第一次(板书课题:分类)
2.
学生观察
3.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你们这是根据什么标准分的?
4.
学生汇报
预设A:性别、外形、学科、时间……
预设B:还可以通过年龄、高矮、胖瘦;
追问:你知道他们的年龄、身高、体重吗?
(讲述:标准应是明确的、好操作的、信息是你所了解的)
预设C:学生没有说年龄、高矮、胖瘦;
追问:同学们,如果老师按年龄、高矮、胖瘦标准行不行?
再追问:你知道他们的年龄、身高、体重吗?
(讲述:所以分类的标准应是明确的、好操作的、信息是你所了解的)
5.
出示PPT
第3张
点击第一次
讲述:分类时,首先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应是明确的、好操作的、信息是你所了解
的),
然后把相同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6.
出示PPT
第3张
点击第二次
谈话:比如按性别、学科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将事物……
提问:不同的分法,分出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7.
学生观察、思考、汇报(选择的标准不同)
8.
讲述:所以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但是这个标准应该是明确的、好操作的、信息是你
所了解的。
9.
出示PPT
第4张
小结:分类就是依据某一个标准把多个事物“一分为多”的过程。一分为二,我们称为
“二分法”;一分为三或三以上,我们称为“多分法”。
(板书:一分,为二,二分法;为三或以上,多分法)
【设计意图】
“分类”这一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太好理解。因此在导入环节,以孩子熟悉的“身边的老师”为例,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标准给老师分类。一来激发了学生分类的兴趣,二来标准明确清晰,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自然而然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类这一概念,了解分类的方法。
(二)探索和调查(学习、体验多级二分法)
1.
谈话: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奇妙。你们看他们来
了(出示PPT第5张)我们能不能依据一定标准,给他们分分类吗?
2.
学生讨论,进行分类,说出分类标准。
(出示PPT
第5张
点击第一次,根据学生的回答,拖拽相应的动物到指定方框)
3.
提问:继续分行吗?(注意:继续分类时,上一次分好的两类不能再混到一起!)
4.
学生继续分类并说出继续分类的标准。
5.
小结:把事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
再分。这就是典型的多极二分法。(板书:……,多极二分法)
6.
谈话:我们刚才对其他人或动物进行了分类,下面我们再来对自己进行分类,可以吗?
不过,这次老师有新的要求,请看屏幕(出示PPT
第6张):把每组同学按一定
的标准给自己的组员进行分类,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
到不能再分。
7.
学生讨论:可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分?
8.
提问:在活动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以成绩、高矮这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好吗?为什
么?
9.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分类时,确定的标准最好是简洁,好操作,易辨识的)
10.
出示PPT第7张(活动注意事项)
11.
谈话:接下来,就请各小组组长有序组织组员,轻声讨论,做好记录。
12.
学生分组集中讨论分类依据,开始分类,填写“分类表”。(教师巡视、指导)
13.
展示各组分类表,进行寻人游戏。
(引导学生结合分类的方法完整的说出,你是怎样知道XXX人是谁的。)
14.
小结:多级二分法,不仅可以寻人,还可以找书(出示PPT
第9张),真是我们生活
中的小助手。
【设计意图】
“多级二分法”虽然是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直接读概念是无法理解的。基于这一现状我创设了参观动物世界这一情境,引导孩子自己动脑、自己动手主动给动物分类。孩子们对于这些熟悉的、喜欢的小动物充满好奇,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效率高,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为了巩固这一方法,我继续让学生动手,明确标准给自己、给身边的同学分类,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自主学习,不仅理解了“多级二分法”,更掌握了“多级二分法”。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
(三)回顾和解释
1.
谈话: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广泛运用,我们对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可以使垃圾变废为
宝。我们来观察一下路边、公共场所的垃圾箱,上面写了什么?(出示PPT
第10

点击一次)
2.
提问:什么叫可回收垃圾?什么又叫不可回收垃圾?
3.
学生汇报
4.
讲述:可回收垃圾是指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是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且不能
再造的垃圾,还有就是有害的不能进行二次分解再造的垃圾。
5.
出示PPT
第11张
提问:你看这一不小心洒落一地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
6.
学生观察,讨论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第11张PPT对生活垃圾中进行拖拽分类)
7.
出示PPT
第12张
提问:可回收垃圾还可以怎样分类?(点击PPT
第12张,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可回收
垃圾进行分类)
8.
出示PPT
第18张
讲述:现在人类都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将垃圾分为以下四类(出示PPT
第13张),
尽可能将垃圾回收利用(出示PPT
第14张——第17张,垃圾处理体系),也正
是应用了分类,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如此干净整洁(出示PPT
第18张)。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在理解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后,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呢?这一环节,我继续为孩子创设身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为垃圾分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在激发学生环保责任心的同时,学以致用。
(四)拓展游戏(寻找扑克牌)
1.
提问:扑克牌大家都玩过,扑克牌有什么特征呢?
2.
学生汇报(数字、红心、方片……大小王)(出示PPT
第19张,介绍扑克牌)
2.
谈话:今天,我为每组准备了一副扑克牌,小组组长可以请在座的老师从中随机抽取一
张牌并保管好(不能给小组长看见抽取的扑克牌花色),小组长快速回到座位上,
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学过的知识,快速地找出老师抽的是什么牌?比一比哪组找
得最快,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找出来的。
4.
学生根据所学分类方法,对扑克牌进行分类查找,汇报。(出示PPT
第20张)
总结:这节课,我们进行许多有趣的分类活动,知道分类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留心生活中
的其它分类(出示PPT
第21张),体会“它”带给我们的方便与整洁。
【设计意图】为了巩固应用分类方法,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扑克牌的小游戏,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分类方法去寻找答案。孩子边玩边学,边玩边巩固,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板书设计:




(二分法)
……
(多极二分法)


为三或三以上
(多分法)
多级二分法记录表


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