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3.情感目标:培养想要了解世界的的情感兴趣,体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橡皮筋、保鲜袋、尺子、小军队鼓(米粒、鼓槌)、音叉、水槽(内装水)、音钹。
【教学活动】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好不好?
师:同学们可以边唱边跟着做动作。(播放音乐《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
师:老师要考一考大家,谁能够耳而不忘?看谁最会观察,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是呀!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进入奇妙的声音王国里,想进入这个王国,大家和刚刚一样,要用耳朵收集声音哟,现在我们做一个“听声音,猜物体”的小游戏。在我们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想一想,1.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能想到什么?(播放课件声音)
同学们说的正是老师所想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狗叫声表示陌生人就在门外,铃声是上、下课的信号,掌声代表一种鼓励。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声音可是世界重要的一个物理现象。
2、问:那么关于声音,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呢?
师: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里,共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奥秘。学习中我们将一一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一)使物体发声,初步感觉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听了几组优美的声音,现在让我们亲自来制造一些声音。现在请裁判员分发保鲜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你喜欢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小组讨论方法),开始实验,请做好实验的同学,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师:同学们用你们的想法,实验成功了吗?请同学们迅速整理好保鲜袋。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上台展示你们的实验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科学课的学习,就需要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动手。
师:聪明的你们能不能像老师这样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老师相信你们,试一试。
(学生思考,请学生演示方法)好,同学们真不简单,想出这么多办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是小小的科学家。
问: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师:请同学们作出你的猜想,并把你的猜想写下来,记在实验记录上。
师:好,小科学家们都作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去探究。
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小小科学家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什么?出示(格尺、橡皮筋、鼓)。同学们,你们想实验吗?好的,就赶快把你们的实验方案设计出来吧。(分组实验、谈论)
师:好的,不错。同学们个个都是小设计师,设计出了实验方案。现在请我们的材料员分发实验器材,开始实验。
师:实验时注意,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还要控制好声音的大小。
(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做的都很认真。下面哪个小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
A:这两个同学的哪种方法,在让格尺发声时,格尺变化最明显?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我们用压、拨的方法,让格尺发声。
B:那么橡皮筋呢?你们用什么方法?那么让橡皮筋发声的方法用:拉、弹。
C:这个鼓呢?怎么发声呢?那么我们敲鼓时,鼓有什么变化吗?为了清楚的观察到现象,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辅助材料——米粒,你们把他们放在鼓上敲,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师:谁来说说你研究的这些物体时,看到的,感觉到的?
(收集实验单,并通过投影仪向大家展示,做简单点评)
(二)利用其它物品,进一步探究
A:老师这还有一个科学工具。出示音叉。谁能让他发出声音来。(学生演示)我们敲击这个音叉,他会发出声音来。那么哪位同学来摸一下这个发声的音叉,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当这个音叉发声时,你们能看到他有什么变化吗?
B:那么为了清楚的看到,我们也用一个辅助的工具——这个水槽。下面请这组同学到前面来观察一下,眼到耳到心列哟,我把不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有没有变化?我把发声的音叉放水中你看观察,水面有没有变化?水为什么会跳动?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注意开始了。
(三)、提出问题,得出结论
A:我们通过上面的大量实验,发现这些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们本身都有什么共同的现象?
B:“抖动”也就是我们科学中所说的“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
C:那么同学们总结一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把你的结论写在记录表上。
(找学生总结)。
D:下面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用手摸喉咙,感觉一下,发声时和终止发声后,有什么变化?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振动产生声音。
(四)、利用实验反证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清楚了。老师这还一个工具:
“音钹”。当我把他敲响,这个音钹是响一声就不响了吗?那这个声音在延续,说明这个音钹一直在“振动”。
B:那么有什么办法让这个声音立即停止呢?(学生操作)
学生小结:对把它靠在衣服上,它就停止发声了。这是为什么?那这个实验反过又说明了:振动停止了,声音就立即消失了。
三、科学拓展
通过实验活动,知道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小小的音乐会,再次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奥秘。并引导学生听到的声音各不相同,让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有高低?
四、总结本课内容: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鼓声咚咚,那是鼓面在振动,流水哗哗,那是溪水在振动,北风呼啸,那是空气在振动。这节课上,同学们都能像科学家一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那么有关声音的其它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接着探究。
【板书】
声音的产生
振动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