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苏教版第一单元第一课
《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知道空气的存在,还知道人呼吸需要空气,但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还有待提高。学生们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所教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科学这门课,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上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导致给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4.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无一定的形状、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
5.能做简单的压缩空气探究性试验。
教学重点
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感受到空气的性质。
教学方法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吹气球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
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4.通过比较,小组交流。让学生尝试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水槽、注射器、塑料保鲜袋、透明玻璃杯、PPT课件
学生准备:餐巾纸、空饮料瓶、气球、橡皮;细线、长塑料吸管、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探究空气的存在
1.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对,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找一找,空气在哪儿?
3.那,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呢?
4.学生分组讨论。
5.汇报交流:说出想到的办法。
(1)用注射器抽气后注入水中
(2)用塑料袋兜空气
(3)用嘴巴吸吐气
6.分组实验。
7.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发现: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
(2)这些实验证明了什么?
8.小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我们亲手实验,借助别的物体就可以证明空气是存在的。教师相机板书:性质??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可行性、安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探究空气的性质
1.我们通过亲手实验,证明空气是存在的。我们研究物质,就要认识它的性质。那么,空气有什么性质呢?我们仍然通过实验来探究。
2.实验一:纸团会湿吗?
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如果
不小心浸湿了,请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并把各自的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纸上。?
(1)学生猜测。
(2)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开始前,课件出示注意事项:(1、纸团要塞紧,以免杯口朝下时落下。2、压入水中时要慢并竖直。3、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和杯口的水擦干净,然后再取出纸团。)?
(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先提问纸团没有湿的小组:“为什么杯子浸在水里,你们的纸团没有浸湿呢?”再引导学生认识:水进不去,是因为被杯子中的空气挡住了。我们虽然看不见杯子中的空气,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板书:占据空间?
(设计意图:借助有形的、可见的物体,让学生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并进一步透过实验现象认识空气的占据空间的性质。并且通过从不同角度辩证的分析纸变湿和没变湿的原因,加深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的认识。)
3.实验二:气球能吹大吗?
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
(1)请4个同学上来先吹气球,再放入瓶中吹。
(2)引导学生解释气球吹不大的原因。(联系前面纸团的实验)?
(3)总结: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证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4)谈话: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把这个气球吹大??
(5)学生思考、交流。(把瓶子戳几个洞、插根吸管
……)
(设计意图:实验二进一步证明了实验一的结论,而且是在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后的实际应用。)
4.实验三: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1)猜想:刺破其中一只,会发生什么现象?
(2)分组实验。
(3)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4)小结:空气是有质量的,有轻重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有轻重的。)
5.实验四:解开吹足气的气球的绳子,让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1)分组实验。
(2)汇报结果:空气具有流动性,可以像水一样流动。
三、再次动手,研究其他性质?
1.空气还有其他性质吗?我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试一试,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
2.学生动手操作,做记录(温馨提示:实验时尽量低声讨论,尽量不损坏材料,注意安全,需要老师帮助的请举手。)?
3.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空气能被压缩。?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空气的性质,空气有哪些性质??
2.对于空气,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五、思考: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空气??
六、拓展: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板书
空气的性质
占据空间
具有流动性
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