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期末复习卷(试卷+答案+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期末复习卷(试卷+答案+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0 14: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期末复习卷(试卷+答案+答题卷)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水和氧气。下列关于水和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属于氧化物
B.氧气常用作氧化剂
C.氧气可供给呼吸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4.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颜色变化。小明用铁棒在氯化铁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反应原理为:Fe+2FeCl3===3FeCl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D.无法判断
5.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6.
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
X的化学式是(

A.CaO
B.CaCO3
C.Ca(OH)2
D.Na2CO3
7.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它在初中科学实验中的巧妙使用可使实验操作更简洁、现象更明显。以下对注射器在实验中的使用及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甲注射器用于气密性检查,缓慢向外拉活塞,若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则气密性良好
B.乙中注射器作反应容器,夹紧弹簧夹振荡,紫色石蕊变红,则CO2与水反应有酸性物质生成
C.丙的注射器可用于气体体积的测量,该装置测量的是红磷燃烧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D.丁中的注射器代替了分液漏斗,实验室用此装置制氧气时,锥形瓶内盛放的是氯酸钾
8.
关于肺的叙述中,与有利于气体交换无关的是(

A.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7亿个
B.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C.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9.
关于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遮光处理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
B.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要在常温下进行
C.实验结果应该是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D.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
10.实验室可用MnO2作催化剂,加热分解KClO3制O2。许多金属氧化物对KClO3分解有催化作用。用表中物质作催化剂,KClO3开始分解和剧烈分解时的温度如表所示。若用KClO3来制O2,如果没有MnO2,最好选用的替代物是(

使用的催化剂
MgO
CuO
Fe2O3
Al2O3
开始反应(℃)
490
305
470
515
激烈反应(℃)
545
350
490
540
A.Al2O3
B.CuO
C.Fe2O3
D.Al2O3
1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第11题图)
(第14题图)
12.新疆吐鲁番的瓜果含糖量高,特别甜,其原因是(

A.有利于植物对水肥的吸收
B.白天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
C.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很旺盛
D.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
13.有下列化学方程式:A+3B2===2C+2D
,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7
g,参加反应的B2的质量为24
g,生成D的质量为9
g,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20
C.32
D.36
14.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的塑料袋最好为(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15.根据图①~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
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
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
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16.(4分)实验安全很重要,小柯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并用来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图甲中,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1)氟里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复分解的过程中充当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填化学式).
18.(4分)科学家在地球的地层中曾发现有一种厌氧型的绿硫细菌,在光照下能利用CO2和H2S合成有机物而正常生长,细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是:
CO2

2H2SCH2O

2S

A
(1)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上述反应的生成物硫对皮肤有消毒作用。已知矿泉水中含有少量的H2S,它和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硫和水,所以矿泉水涂于皮肤表面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
(2)试写出H2S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如图是一个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内气体交换
(2)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__________
A.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交换作用
(3)在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组织液
20.(6分)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可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2)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逃生,理由是______(选择序号填空)。
A.湿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
B.湿毛巾会吸收CO
C.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21.(2分)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若装置气密性良好.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的情况是:
(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22.(6分)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先关闭A.b,然后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A.b。
(1)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中进水
B.乙中进水
C.甲、乙二者都进水
D.甲、乙二者都不进水
(2)郝奇同学发现此时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原因是

(3)若撤掉水槽,将甲、乙两瓶直接用一导管连接(其他条件不变),重做该实验,当白磷和木炭充分燃烧,并使两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此时的天平将

A.仍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右
C.偏向左
D.无法确定
23.(8分)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
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钿在可燃物中;
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高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__________。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__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
(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24.(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他们在学校的大棚蔬菜基地里选取了一株生长旺盛的植株,先将它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对一片较大的叶片进行了如下处理:如图1,B区用遮光的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a点用小刀切断再将它放到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叶片取下,进行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区域是______。(填字母)
(2)A区与B区进行对照,可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______。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对大棚里某气体进行了24小时测定,绘制了如图2所示曲线,该曲线代表的气体是______。
(4)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动脑,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提高学校大棚蔬菜的产量提供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B.增加大棚内单位面积种植的蔬菜数量
C.适当提高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D.增加大棚内的昼夜温差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2分)
25.(4分)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右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2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每小时生成葡萄糖(C6H12O6)的质量为
毫克。(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6.(7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b

(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通入(填“c”或“d”).
(3)装置A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O2,写出铁丝在收集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满气体后,熄灭酒精灯后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27.(5分)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的位置(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8.(6分)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g含碳酸钙的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求:
(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期末复习卷(试卷+答案+答题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D
B
B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16.(1)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2)防止高温熔化物使集气瓶破裂
17.(1)催化剂;
(2)C、O2
18.(1)H2O
(2)2H2S+O2
===
2H2O+2S
19.(1)肺泡
(2)C
(3)B
20.(1)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湿抹布扑盖。
(2)AC。
21.A处下降,B处上升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22.(1)A
(2)左盘集气瓶内气压小,大气压将水压入集气瓶内,质量增加
(3)C
23.(1)铁然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会增加(合理即可)
(2)空气
(3)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
(4)ACD
27.【5分答案】:能考虑到空气中主要有氧气和氮气,不但能说明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生成的
五氧化二磷是固体,还能指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氮气不溶于水。且表达科学合理。
例如: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氮气,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氮气不溶于水。红磷燃烧时消耗氧气,产生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使瓶内气压减小,因为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5。
【4分答案】能考虑到空气中主要有氧气和氮气,能说明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还能指出氮气的性质。但是氮气的性质未讲完整,表达科学合理。或者未能其他表述完整但未能说明氧气占1/5。或其他表述完整但未能说明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态的。
例如: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氮气,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氮气不溶于水。红磷燃烧时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因为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分答案】:只从氧气方面考虑,未能同时说明氮气的性质
例如:红磷燃烧时消耗氧气,产生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使瓶内气压减小,因为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分答案】:只从氧气方面考虑,未能同时说明氮气的性质,且未能说明氧气占1/5或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态的。
例如::红磷燃烧时消耗氧气,产生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
【1分答案】:仅指出因为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
例如:红磷燃烧时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水进入集气瓶
28.解:(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25g﹣5g=20g,
答: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20g。
(2)设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20g
x
y
==,
x=22.2g,y=8.8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1.1%,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1.1%。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期末复习卷(试卷+答案+答题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16.(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18.(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22.(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4)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2分)
25.(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26.(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27.
28.(1)
(2)
6CO2+6H2O
C6H12O6+6O2

叶绿体
(第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