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3.3节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知识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
等于
。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
。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
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是一切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但化学反应中
,
一定发生变化,
、
可能发生变化。
拓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为什么?
(2)、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蜡烛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书写要领:左写
,右写
;写对化学式,系数要
;中间连等号,条件须注明,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表示。
注意:a.
化学式务必写正确;b.
催化剂只能写在“=”的
,不能当成反应物、生成物;
c.
要注意
,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d.
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
(若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物的气体不用“↑”来标明),沉淀用“↓”。
配平:a、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
b、标志:等号左右两边每一种物质的
分别
。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A、宏观上:表示
B、表示反应在
下进行。
C、微观上: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
。
D、质量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
4.应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
2H2O
==
2H2↑+
O2↑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H2
+
O2
2H2O
、镁在氧气中燃烧:
2Mg
+
O2
2MgO
4)、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
、氯酸钾制氧气:
2KClO3
===
2KCl
+
3O2↑
、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双氧制氧气:
2H2O2
===
2H2O
+
O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0)、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CO2
+
H2O
==
H2CO3
11)、碳酸遇热分解:
H2CO3
==
H2O
+
CO2↑
5.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
拓展:①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是气体的体积时,应先将其换算成质量。
③代入化学方程式的量,必须是
的质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
。涉及到的公式有:纯净物的质量=
考点分类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元素判断
1.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
,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
B.一定含有
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2.物质R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CO2+2XO2,测得CO2和XO2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8.6g
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C.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D.R中含有X元素、C元素和O元素
3.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它生成物),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8.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⑥
4.有A、B、C三种物质各15g,混合加热后,生成新物质D为10g,C物质变为25g,A物质没有剩余;若反应中再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B质量比为( )
A.3:4
B.3:2
C.1:3
D.3:1
考点二、质量守恒比值问题
1.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新物质D30克,若增加A10克,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B剩余9克
B.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克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D.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3:2
2.在反应X+2Y=R+2M中,当32gY与X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8gM,且生成的R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R的质量比为( )
A.4:11
B.16:9
C.8:11
D.32:9
1.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20克A与9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克C.当反应有11克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
A.5克
B.10克
C.15克
D.20克
4.在化学方程式aC2H6
+
bO2
=
mCO2
+
nH2O
中,各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
=
a
B.3n
=
2a
C
.
m=2a
D.a
=
n
–
m
5.在反应2X+Y===2Z中,已知1.2gX完全反应生成2gZ,若已知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
B.34
C.40
D.80
6.葡萄糖(C6H12O6)、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A.48g
B.72g
C.144g
D.36g
7.下列图象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
8.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增加了ag.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 )
2A.C2H6O
B.CH4
C.C12H22O11
D.C6H12O6
9.只含有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相同分子数目的①C2H5OH;
②CH3OH;
③CH4;
④C2H4,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1.某学生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HgO
===
2Hg
+
O2↑
(B)KClO23===
KCl
+
O2↑
(C)C
+
O2
===
CO2↑
(D)2P2
+
5O2
3
===
2P2O2
请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式写错的是
。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
。
(3)“↑”或“↓”符号使用不当的是
。
(4)反应条件漏写的是
。
考点四、化学计算
1.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
g块状纯净的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
g粉末状纯净的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2.[2018·杭州]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__
__。
3.[2018·杭州拱墅区二模]2018年4月25日,在浙江省首届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上,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STEAM教育项目“种子学校”。在该校STEAM科技社团活动中,为测出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小金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某鸡蛋壳10g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min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CO2,其质量为__
__g。
(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1)实验中判断碳酸钙完全反应的方法是
,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与
接触.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
(3)求该大理石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若用5.6g无水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
4.实验室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497g;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为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鼓入的X气体是________。
A.氮气
B.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C.除去氧气后的空气
(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浙教版八下3.3节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
知识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是一切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但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分子数目、物质状态可能发生变化。
拓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因此,镁燃烧后固体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加了。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为什么?
因为煤燃烧后,有气体生成,逃逸到空气中去,所以质量会减少。
(2)、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蜡烛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可能有的元素:氧元素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书写要领: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须注明,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表示。
注意:a.
化学式务必写正确;b.
催化剂只能写在“=”的上下方,不能当成反应物、生成物;
c.
要注意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d.
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
(若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物的气体不用“↑”来标明),沉淀用“↓”。
配平:a、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
b、标志:等号左右两边每一种物质的原子个数分别相等。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A、宏观上: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B、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C、微观上: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D、质量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4.应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
2H2O
==
2H2↑+
O2↑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H2
+
O2
2H2O
、镁在氧气中燃烧:
2Mg
+
O2
2MgO
4)、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
、氯酸钾制氧气:
2KClO3
===
2KCl
+
3O2↑
、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双氧制氧气:
2H2O2
===
2H2O
+
O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0)、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CO2
+
H2O
==
H2CO3
11)、碳酸遇热分解:
H2CO3
==
H2O
+
CO2↑
5.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
拓展:①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是气体的体积时,应先将其换算成质量。
③代入化学方程式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涉及到的公式有: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总质量×纯度(或1-杂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分类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元素判断
1.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
,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B
)
A.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
B.一定含有
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2.物质R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CO2+2XO2,测得CO2和XO2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8.6g
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C.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D.R中含有X元素、C元素和O元素
3.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它生成物),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8.其中正确的是( A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⑥
4.有A、B、C三种物质各15g,混合加热后,生成新物质D为10g,C物质变为25g,A物质没有剩余;若反应中再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B质量比为( D )
A.3:4
B.3:2
C.1:3
D.3:1
考点二、质量守恒比值问题
1.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新物质D30克,若增加A10克,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第一次反应停止,B剩余9克
B.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克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D.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3:2
2.在反应X+2Y=R+2M中,当32gY与X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8gM,且生成的R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R的质量比为( A )
A.4:11
B.16:9
C.8:11
D.32:9
1.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20克A与9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克C.当反应有11克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B )
A.5克
B.10克
C.15克
D.20克
4.在化学方程式aC2H6
+
bO2
=
mCO2
+
nH2O
中,各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2m
=
a
B.3n
=
2a
C
.
m=2a
D.a
=
n
–
m
5.在反应2X+Y===2Z中,已知1.2gX完全反应生成2gZ,若已知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
)
A.2
B.34
C.40
D.80
6.葡萄糖(C6H12O6)、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C )
A.48g
B.72g
C.144g
D.36g
7.下列图象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A )
8.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增加了ag.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 D )
2A.C2H6O
B.CH4
C.C12H22O11
D.C6H12O6
9.只含有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相同分子数目的①C2H5OH;
②CH3OH;
③CH4;
④C2H4,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 D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1.某学生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HgO
===
2Hg
+
O2↑
(B)KClO23===
KCl
+
O2↑
(C)C
+
O2
===
CO2↑
(D)2P2
+
5O2
3
===
2P2O2
请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式写错的是
。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
。
(3)“↑”或“↓”符号使用不当的是
。
(4)反应条件漏写的是
。
考点四、化学计算
1.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
g块状纯净的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
g粉末状纯净的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C
)
2.[2018·杭州]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4Na+3CO2===2Na2CO3+C__。
(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__1∶3__。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合价的变化,钠价态升高,所以得到的一种非金属单质的价态要降低,只有两种非金属,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碳,但是如果得到氧气也是化合价升高,不符合价态变化,所以得到的非金属是碳,另外一种常见的盐,由碳、钠、氧三种元素组成,即是碳酸钠。(2)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可知甲和乙分子数之比为1∶3。
3.[2018·杭州拱墅区二模]2018年4月25日,在浙江省首届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上,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STEAM教育项目“种子学校”。在该校STEAM科技社团活动中,为测出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小金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某鸡蛋壳10g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min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CO2,其质量为__3.96__g。
(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答案】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3.96g
=,解得x=9g,
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CaCO3%=×100%=90%。
4、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1)实验中判断碳酸钙完全反应的方法是
,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与
接触.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
(3)求该大理石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实验中判断碳酸钙完全反应的方法是
继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不再生成气泡,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与
酸性物质(或者酸)接触.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3.3g.
(3)该大理石的纯度约为88.2%.
【解析】碳酸钙反应完全是加入盐酸至过量,从现象的角度是气泡不再生成,所以判断碳酸钙完全反应的方法就是继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不再生成气泡.
由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和酸性物质或者酸能够反应,所以使用大理石时要避免接触酸性物质或者是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0g+8.5g+50g-145.2g=3.3g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
+H2O+CO2↑
100
44
X
3.3g
x=7.5g
所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也就是大理石的纯度为88.2%
5.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若用5.6g无水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
【答案】1.0;
1.6;
7.8%
4.实验室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497g;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为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鼓入的X气体是________。
A.氮气
B.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C.除去氧气后的空气
(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分液漏斗 (2)B (3)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98.6g-497g=1.6g,
2H2O22H2O+O2↑
68
32
x
1.6g
=,x=3.4g,该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