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社八年级下册生物 6.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社八年级下册生物 6.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6 17: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2)
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教学目标
阳光;
2、流动总能量:
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源头:
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5、能量流动的过程:
3、流动途径:
4、形式:
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沿食物链(网)逐级流动;
生产者
(植物)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初级消费者
(草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分解者
呼吸

1、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什么?
这部分能量用于哪些方面?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2、逐级递减,效率为10%~20%;
1、单向流动、不循环;
导致以上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单向流动的原因:捕食关系不可逆,热能的散失不可逆。
2、逐级递减的原因:自身的消耗,部分流向了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的关系中,是否存在着随营养级而倒置的现象?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6个,请你说明原因。
根据逐级递减的原理,绘制出能量金字塔如下:
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螳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一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螳螂体内的为
(
)
A、0KJ
B、106KJ
C、2×106KJ
D、
106KJ~2×106KJ
A
池塘内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虾→鱼,假设一个人只靠吃鱼来增长1Kg体重,那么消耗浮游植物至少为
A、100Kg
B、125Kg
C、625Kg
D、1000Kg
B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生产者是___,
次级消费者是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
(3)已知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捕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丙每增加10Kg生物量,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Kg。
一、概念
看书P91的内容物质循环的概念是什么?
生态系统所指:
物质所指:
循环所指: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生物圈;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C、H、O、N、P、S等化学元素;
二、碳循环
碳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
碳进入生态系统的形式:
碳返回无机环境的形式:
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的形式:
温室效应的原因:
思考以下问题:
例:下图是碳循环的图解
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A、B、C、D各代表什么生物?
2、碳分别以什么形式进入、离开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以什么形式传递的?
3、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依赖于[
]__________作用。
4、碳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靠_________作用。
5、限制我国西北地区③过程总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_______。
6、⑦过程的加剧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三、物质循环的特点
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思考: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试举例说明为什么治理环境污染要加强国际合作?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