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3》评课稿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清洗,先回顾化学方程式含义——规范步骤展示——教师规范步骤演示——学生第一次实战练习——展示学生错误情况,总结梳理——二次实战练习(同时习题难度加强)。主要内容围绕规范书写计算步骤入手。
开始的讲解是理论的分析,让学生回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还有含义。以碳的燃烧为例,参与反应的碳、氧质量与生成物二氧化碳质量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通过改变各物质的质量,让学生进行回答,加强学生对比例固定这一概念的理解,能比较好的打下基础,为后续的步骤书写做好准备。在展示规范步骤环节,以分解过氧化氢为例。七步:设、写、算、标、列、解、答,讲解细致,并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让学生随时对照查看。但是这里是不是可以改为利用学习单的形式进行,学习单上直接列出模版,让学生对照七步进行书写,这样对中下水平学生的掌握可能更加有效。
在学生练习环节,能通过展示学生的书写过程,通过投影直接分析,让学生进行对比,了解更多的错误情况,加深对书写步骤的落实。二次练习环节通过让优秀学生批改,一是对优秀学生有一个强化的作用,二是对薄弱学生有一个生生互助的过程,收效良好。
最后时间的整体控制上面,没有完成预定设计,最后的总结巩固练习,并做好统计,学生如果还是出现重复性错误作好记录,在后续的辅导中更有针对的训练。
总体而言本节课中规中矩。其实这种计算题规范训练最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另外,导学案可以进行设计,前20分钟就让所有学生落实基础,通过模拟训练加强步骤落实,后20分钟可以在基础变化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题目的难度,比如只有体积和密度,如何进行计算,也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提升。集体备课教案
时
间
月
日
执教人
集体研讨
二次备课
辅备人
八年级
科学备课组全体老师
课
题
3.3化学方程式(三)
教学目标
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量和生成物量之间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具体的相关计算还不清楚,需要规范步骤,强化格式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
教学方法
实验
教学准备
实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书写1、书写原则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正确化学式。(2)配平化学方程式。(3)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2.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3.表示各物质间微粒的个数比。(原子与分子)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二、新课教学:1、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思考:现有
24份质量的
C
能与多少份质量的
O2完全反应?最后能生成多少份质量的
CO2
?1.计算依据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B、质量守恒定律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2.计算步骤例题: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现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A、先审题题目已知什么?制得2克氧气,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求什么?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已知和求之间有什么联系?B、规范解题例子:完全燃烧12克镁,可生成多少克氧化镁?(Mg:24
O:16)【评一评】:以下同学的解题有无错误?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评一评】:以下同学的解题有无错误?错在哪里?如何改正?3.解题过程注意点(1)解题格式的规范化(设、解、答)
。(2)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3)配平好化学方程式。(4)正确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列出正确的比例式。(6)反应物、生成物使用相同的单位。
(7)用纯净物质量的数据进行计算。【练一练】
加热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审题解题练习】把一定质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从以上所提供的数据分析,这三次实验有什么不同?第一次反应物完全反应,第二次、第三次反应物有剩余第二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8克CO2?哪种物质有剩余?余下多少克?第二次反应物碳有剩余,剩余6克。(3)第三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30克CO2?哪种物质有剩余?余下多少克?第三次反应物氧气有剩余,剩余8克。注意问题:计算时要注意:化学方程中体现的是对应的各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不纯物质的质量必须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如果已知的是物质的体积,也首先借助密度换算成质量代入计算。
作业设计
作业本A3.3(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要思路想通过回顾化学方程式含义——规范步骤展示——教师规范步骤演示——学生第一次实战练习——展示学生错误情况,总结梳理——二次实战练习(同时习题难度加强)——比较两次错误点,再次强调——巩固练习(统计掌握情况)本次的课堂设计考虑到学生基础水平薄弱,对前期化学式的掌握还一般,所以主要内容围绕规范书写计算步骤入手。开始的讲解是理论的分析,让学生回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还有含义。以碳的燃烧为例,参与反应的碳、氧质量与生成物二氧化碳质量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让学生回答12克、24克碳对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生成88克二氧化碳需要的碳质量,这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固定这一概念。展示规范步骤,以分解过氧化氢为例。七步:设、写、算、标、列、解、答,每一步都需要到位。学生练习,这也是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学生书写过程中进行巡视,查看学生书写情况并记录。5分钟后交换,对照标准答案进行批改。学生罗列自己没有落实的点,如设没有、答没有或者列不对等。展示学生的答案,让学生自行分析,强化概念,争取下次正确。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多看,多说,多想来强化书写步骤的落实。二次实战练习,让优秀学生进行小组批改并指导,通过这种生生交流的方式再次强化书写过程。同时展示不同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运用进行提升,让优秀的学生也能有进一步的拓展提高。最后的总结巩固练习,并做好统计,学生如果还是出现重复性错误作好记录,在后续的辅导中更有针对的训练。总体而言本节课中规中矩。其实这种计算题规范训练最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但是特殊时期,做了稍许改动,变为优秀学生进行批改指导。另外,导学案可以进行设计,前20分钟就让所有学生落实基础,通过模拟训练加强步骤落实,后20分钟可以在基础变化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题目的难度,比如只有体积和密度,如何进行计算,也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提升。(共16张PPT)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学习目标:
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量和生成物量之间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
复习
一、化学方程式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
1、书写原则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正确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
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2.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3.表示各物质间微粒(原子与分子)的个数比。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C
CO2
+
点燃
O2
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质量比:
12
∶
(16×2)
∶
(12+
16×2)
12
∶
32
∶
44
通过质量比我们可以知道每
12
份质量的
C
跟
32
份
质量的
O2
完全反应可生成
44
份质量的
CO2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计算依据
B、质量守恒定律
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
2、计算步骤
例题: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现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A、先审题
题目已知什么?
求什么?
已知和求之间有什么联系?
制得2克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MnO2
H2O2
H2O
+
O2
2
2
①设未知量
解: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MnO2
H2O2
H2O
+
O2
2
2
③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⑤列比例式
⑥解比例式
68
2克
68
32
X
X
2克
32
=
X
=
4.25g
答: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过氧化氢4.25克。
B、规范解题
④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⑦写出简明答案
例题: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现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68
32
2克
X
=
完全燃烧12克镁,可生成多少克氧化镁?(Mg:24
O:16)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质量为X
48
80
12g
x
48
80
12g
=
x
=
20g
答:完全燃烧12克镁,可生成20克氧化镁。
【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比例式
(6)解比例式
(7)写出简明答案
【书写格式】
x
2Mg+O2
2MgO
点燃
【评一评】:以下同学的解题有无错误?
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例1:电解18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氧气?
18
g
X
18
32
通电
H2O
H2↑
+
O2
↑
X
=
18
X
=
32
g
32
18
g
①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
错在:
②没有设未知量、简明答案
【评一评】:以下同学的解题有无错误?
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例2:分解17克双氧水,可得到多少克氧气?
17
g
X
34
32
MnO2
2H2O2
2H2O
+
O2
↑
X
=
34
X
=
16
g
32
17g
解:分解17克双氧水,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答:分解17克双氧水,可得到氧气16克
①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错在:
例3: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
多少克氧化镁?
【评一评】:以下同学的解题有无错误?
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2
Mg
+
O
2
2
Mg
O
点燃
48
80
3克
X
48
=
80
3克
X
X
=
80×3克
48
=
20
克
①比例式错误
错在:
②计算错误
③无答案
3、解题过程注意点
(1)解题格式的规范化(设、解、答)
。
(3)配平好化学方程式。
(2)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4)正确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反应物、生成物使用相同的单位。
(7)用纯净物质量的数据进行计算。
(5)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练一练】
(K:39
Cl:35.5
O:16)
加热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45
96
24.5克
X
245
96
=
24.5克
X
X
=
96×24.5克
245
=
9.6
克
答:可得到氧气
9.6克。
解:
2KClO3
MnO2
2KCl
+
3O2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245
149
=
24.5克
Y
149
Y
Y
=
14.9克
可生成氯化钾14.9克。
若制取224毫升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ρO2=1.43克/升)
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把一定质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
如下表:
(1)从以上所提供的数据分析,这三次实验有什么不
同?
(2)第二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8克CO2?哪种物质有
剩余?余下多少克?
(3)第三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30克CO2?哪种物质有
剩余?余下多少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碳质量/克
3
12
6
氧气质量/克
8
16
24
生成CO2的质量/克
11
22
22
【巩固练习】
第一次反应物完全反应,第二次、第三次反应物有剩余
第二次反应物碳有剩余,
剩余6克。
第三次反应物氧气有剩余,
剩余8克。
1.已知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甲烷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
,
质量比为
,若有32克甲烷完全
燃烧,需消耗
克氧气,生成水
克,
生成二氧化碳
克。
CH4
+
2O2
2H2O
+
CO2
点燃
1
:
2
:
2
:
1
16
:
64
:
36
:
44
128
72
88
2、在化学反应
4A+3B=2C中,若9克A和8克B
刚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
克
,各物质的质量
比是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7
9
:
8
:
17
102
3、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
)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
)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
N2O4
=
3____+
4H2O。
(2)计算
9.6克
N2H4完全燃烧时需要助燃物N2O4多少克。
N2
设:需要助燃物N2O4质量为X
解:
2N2H4+
N2O4=
3N2
+
4H2O
64
92
9.6克
X
64
92
9.6克
X
=
X
=
92×9.6克
64
=
13.8克
答:N2O4为13.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