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生物学》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第三节。本节内容是第五章的核心内容,是在学习了“神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反射和反射弧,以及反射的类型。其中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完成过程的内容都比较抽象并很难理解,如处理不好则枯燥无味,学生既没有学习兴趣也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中有一个“膝跳反射”的实验,通过膝跳反射可引出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弧的组成(重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巴普洛夫的实验理解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最终能够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难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于人体几大系统的生理结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具备一定的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生活经验。该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愿意与人合作。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对于“膝跳反射”等生命现象已有所体验或有所耳闻,但就其原因还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探究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动手游戏的能力。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已有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举例说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情感目标:认同反射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反射的概念,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难点: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判断反射的类型。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学案,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对比分析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组织教学展示学习自行车的图片,并提问:刚开始学自行车时,你能掌握身体的平衡吗?当自行车要倒时,你最初的反应是怎样的?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
根据学生生活体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出示膝跳反射实验,引导学生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做实验时请大家注意:
(1)叩击部位:膝盖下方韧带。(2)叩击时机: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3)叩击力量:不一定要很大,但速度要快。完成实验后讨论这两个问题:1.叩击韧带时,小腿的反应是什么?2.如果有意识的控制膝跳,上述实验现象还会出现吗?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反射的定义,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引导学生举出更多反射的例子。
根据老师的要求,同桌两人一组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实验后讨论并回答:1.
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迅速前伸。这种是生来就有的。
2.
膝跳反射来不及思考,所以不受大脑的控制。有意识控制则不会出现膝跳反射。学生明确反射的概念,并举例。学生回答: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等。学生完成巩固训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的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自主学习一
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请两名同学上台完成一个小游戏:互相打手,看谁反应快。哪位同学反应更快些?被打疼的同学的反应是什么?发生这一反应需要经过哪些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反射弧。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教师引导: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提问:张海迪,霍金能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为什么不能?点拨: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够完成反射,任何一个部位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反射弧的结构这么重要你是不是应该记住它们?引导学生记忆,并检查。
学生举手参与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先自主学习课本P87,认识反射弧的结构并填图。学生先思考,尝试说出。生思考回答:不能。因为神经传导的通路中断了。通过思考进一步认识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记住反射弧的结构学生完成巩固训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解读图解的能力。从学生亲身体验的结果入手,层层设疑,使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反射弧的重要并理解记忆。进一步巩固反射弧的组成。
自主学习二
反射的类型出示红绿灯图片,请思考一下膝跳反射、缩手反射过程与“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的反射过程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回答的还很好,前者属于非条件反射,后者属于条件反射。请自学课本P87-88,完成学案上的题目:反射包括(
)和(
)两类非条件反射:人_________的先天性反射。属于比较______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________参与即可完成。如: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是__________的基本方式,它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______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地适应_________。出示小孩喝奶的图片,请问:这是生来就会的还是后天学习的?像这样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有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的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巴普洛夫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请同学们小组内合作学习该实验,并讨论以下3个问题,比一比哪一小组完成的更好。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3、经过训练,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种反射活动有什么意义?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发言给予肯定和表扬。播放训练小狗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件反射。播放《望梅止渴》的小视频,请学生分析引起将士分泌唾液这种反射的刺激是什么?望梅止渴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射?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这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学生思考回答:前者是天生的、不自觉的反应。后者是后天训练的、自主的反应。学生先根据课本自学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学生识记非条件反射并举例:沙子进入眼睛流泪,火烧手缩回等。小组内先一起学习实验过程,然后进行讨论,举手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在老师的点拨下,得出结论:1.
吃食物流唾液是狗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听铃声流唾液是狗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2.
铃声刺激和食物的多次结合。3.
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观看视频,并回答:属于条件反射。吃梅止渴是非条件反射,看梅止渴和谈梅止渴是条件反射。谈梅止渴运用了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特有的。学生认识到动物不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复杂的反射。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复杂的反射是人类特有功能。学生完成巩固训练。
通过对比分析法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条件反射。通过有趣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对比分析法,认识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延伸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通过本节课,谈谈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回顾知识点。
当堂检测
1.人体具有许许多多的反射,这些反射都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下列正确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的是
2.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
B沙子进入眼,人流泪?
C望梅止渴
D学生做数学题3.
4.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下列关于这个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松手后才感觉到烫
B.该反射活动由大脑控制C.该反射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形成D.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4.右图为反射弧示意图,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完成一次膝跳反射各结构的顺序是[
]
_____、[??]
、[
?]
_____、[??]
_____、[?
]
______?。它们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_________。?(2)如果某人的下肢只有感觉而不能产生运动,则可能是[
]
或[?]
______受损。
学生独立完成,校正答案。1.D
2.B
3.A4.(1)
1
感受器
4
传入神经
3
神经中枢
2
传出神经
5
效应器
(2)2
传出神经
5
效应器
检查学生本节的掌握情况
感受器
传
入
神
经
神
经
中
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吃梅止渴
谈梅止渴
?对比分析
看梅止渴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