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5-21 23: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生物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这既反应了生物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又表现出其追求的长期目标。具体理念包括:“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及“注重与现实的联系”。
二. 教材的内容与地位
《酶》选自浙科版《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三节,第三章紧紧围绕细胞的代谢展开,而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酶的本质、作用及特征。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们已经在化学课堂中学习了无机催化剂,蛋白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同时酶与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细胞的衰老及凋亡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角度分析,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即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空间想象思维也得到了初步发展,对新知识的接受力和理解程度都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同时,他们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知识储备,这为本堂课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内在前提。
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简述酶的概念,说出酶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本质及特性。
【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实际问题,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生物科学的生活实用价值,形成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观点,认同酶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的本质、作用及特征。
【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及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措施】
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认识为切入点,引入酶相关作用的学习。
借助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生物催化剂的本质。
教师通过展示几则材料及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得出酶的本质及其三大特征。
课型与课时安排
本节课为新课教授,安排一课时,计45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我将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把学生原来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变的形象、具体易掌握的知识,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快,记得牢,以突破重难点。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4min 【提问】今天中午大家都吃的饱饱的,几节课下来肚子就咕咕叫了,同样一碗饭,放在碗里没什么变化,吃到肚子里就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反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但只答对看一半,咀嚼、搅拌和蠕动都是将食物磨碎,改变食物的形状,但不改变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一个物理过程,其实食物的消化还有化学消化的过程,关于化学消化还存在一个有趣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现自己阅读酶的发现,看看科学家是怎么进行研究的。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肠胃的蠕动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了。阅读教材酶的发现内容。 课程标准理念提出,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实际生活入手,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阅读目的是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对酶的研究过程、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切身体会到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对生物学发现的重要作用。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10min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提出几个讨论问题,并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讨论一】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设计的实验,巧妙之处在哪里?【讨论二】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家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这些事实说明酶是什么? 阅读完酶的发现内容后,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的巧妙之处是设计了一个小巧的金属笼,让鸟胃不能磨到笼内的肉,但胃液可以进入笼内消化食物。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团体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教师点拨归纳提升2min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认真听讲 在学生基本掌握知识点后,教师进行总结知识,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实验演示探究特性20min 【设疑】酶也具有催化作用,那么它与一般的无机催化剂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探究一】酶的专一性(动画展示酶与底物结合的过程)提问:这个实验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二】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的过氧化氢,编号1和2,在1号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在2号试管中加入少量猪肝研磨液。提问:实验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同点:使化学反应迅速发生,而本身性质不变。酶具有一定的形状,而这个形状是可以和底物发生完全结合,不同的底物在酶上结合后,形成酶底复合物,底物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从底物变成产物。发生反应的要求是酶与底物的形状要完全吻合,因此得出结论,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现象是两支试管都有气体产生,但是2号试管产生的气体量和速度都比1号试管多,说明了酶具有高效性。 动画展示,体现了教育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便于知识的掌握,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把学生原来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变的形象、具体易掌握的知识,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快,记得牢
生活链接5min 其实酶在我们生活中也无处不见,你们知道哪些产品是属于含酶产品?酶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加酶洗衣粉大宝SOD蜜 如果体内缺失某种酶,如一种能合成黑色素的酶,就不能正常的合成黑色素,形成白化病。 通过所学的知识,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且加强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关注。
课堂小结4min 利用板书,将本节课的知识梳理一遍 认真听讲,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巩固所学的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3.3 酶
一.酶的发现史 斯帕兰扎尼实验
二.酶的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特殊的酶是RNA。
三.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专一性
酶的特性
高效性
酶与生活的联系
十二、教学反思
开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酶的发现)
教师点拨 归纳提升
专一性
实验演示 探究特性
高效性
生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