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健康》
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要求,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突出情境的创造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始终将师生协助共享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小组合作、观察、采集数据、比较、整理、分析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时人体的变化及其原因;
2.
让学生掌握测量胸围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相互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围的长度,并把数据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采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体验合作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的数据发现胸围差越大,呼吸功能就越好。
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采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ww-2-1-cn
四、教学方法:信息收集法、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空气进入人体的多媒体课件、测量记录表、绳子、尺子、软尺、卷尺、矿泉水瓶、气球。
六、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铺垫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追踪空气,和它们一起进入人体进行一趟神秘之旅,你还记得吗?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回答问题:
1.呼吸包括哪两个过程?
2.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有哪些?
3.空气是怎样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
(二)观察呼吸时身体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一次气体进出我们的体内时,我们的身体都会悄悄地发生变化
,不信,我们一起来试试。
1、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把两个手指放鼻腔前,感受气体进出鼻腔时,初步感受身体发生变化。
2、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双手放胸腔上,做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感受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变化最大。
3.介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你平时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腔的变化有多大吗?科学追求的是探索的精神,想要解密就必须去探索、去动手操作,谁知道怎么做我们才能准确地知道胸腔的变化?
学生交流。
5.
学习组长领实验器材。
6.
同学们,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准确的测量出深呼吸时胸腔的变化就必须准备好合适的测量工具。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动手操作加以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交流。
7.那么在实际操作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请你们仔细观察赖老师的操作,然后小组里讨论讨论。
8.整理学生意见,得出实验小贴士:①测量时,应注意软尺必须放严整,避免倾斜;②测量时一定要在被测量者深吸气后和深呼气后进行;③三人一组,彼此分工、合作互相测量并做好记录,每人测量三次而后算出平均值,再求出胸围差。
9.请一组学生上来示范测量,再次强化测量要点。
10.请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互相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把测得的数值记录下来,比较测得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填好数据,通过观察比较测得的数据,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
11.举例运动员和病人作比较,谁呼吸时的胸围差小?谁的呼吸功能较弱?
12.通过对比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实验中我们的发现:一般来说:胸围差越大,就表示呼吸功能越好。
13.讨论:呼气与吸气时身体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师小结,并用课件出示视频:人体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围的变化。
(胸围差较大的同学呼吸功能较好。良好的呼吸功能对人的健康与发育极有好处。)
14.提醒同学们把记录表保存好,方便我们下节课学习。
(三)知科学、用科学
1.良好的呼吸功能益处多,我们可以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将浅而快的呼吸变为深而慢的呼吸。出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吹吹气球,锻炼锻炼我们的呼吸功能。
出示方法,学生进行吹气球锻炼呼吸功能。
3.整理实验器材,并送回原位。
(四)总结
通过今天我们一起合作、探究,揭开了呼吸的神秘面纱的一角,领略了科学神奇的魅力,其实科学的世界是浩瀚无边的,科学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老师希望同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主动去探索更多科学的奥秘。
七、板书设计:
6.呼吸与健康(第二课时)
胸围差越大
呼吸功能越好
健康和发育
益处多
方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