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语文2.8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上语文2.8列夫·托尔斯泰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30 22:4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2.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西方文学了解较少,这种“精神分析式”的写法更是让学生与文本有较大距离。
三、重点难点
1.能找出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的句子,学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四、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生平
?
?
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
?
?
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
?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而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
?
?
?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
?
?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这最简陋的坟墓被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今天,让我们到文中去认识一下他吧。
?
?
?
活动2
 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
 (1)给加线字注音
   
胡髭 长髯 鬈发 禁锢 颔首低眉 锃亮 广袤无垠
 (2)解释下列词语
    器宇   禁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轩昂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
活动3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托尔斯泰的哪一方面?
——容貌
2、请用一句话概括他容貌的特点
——长相平平,但是目光犀利
3、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如何划分?
——两个部分,一、长相平平(1-5)二、目光犀利(6-9)?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描
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
????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
例如:?
???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教师概括总结。
????体会文中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
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 在写法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同点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同点是前者写粗鄙、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者写眼睛是珠宝、精美绝伦,正是写他灵魂的高贵,前后构成对比,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因此取得了鲜明的艺术效果。
活动4
??布置作业:
   1.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论题为:托尔斯泰是幸福还是不幸。
   2.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并进而有计划地阅读三大代表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