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观察鱼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 观察鱼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7 08: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观察鱼
(一年级下册二单元)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第五课。以观察、描述鱼的形态特点、运动特点和呼吸为主要内容。在本课,学生将比较人与鱼的运动、呼吸特点: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用肺呼吸,鱼在水里用鳃呼吸;等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通过科学课习惯训练以后,有了进行观察活动的经验,能在明确观察目标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观察活动。在观察动物时,一年级孩子经常用到的是用眼睛看,会忽略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的方法。同时,一年级孩子也需要多练习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的技能。教师在组织学生报时,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来指导。如:学生在不知道鱼鳞、鱼鳍、鱼鳃词汇时,教师应先教给孩子相关名词,再指导这些名词与鱼运动、呼吸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知道鱼鳞、鱼鳍、鱼鳃等词汇,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明确科学词汇与鱼运动、呼吸之间的对应关系。本课设计思路(1)、本课以承接前一课蜗牛的观察,以老师带领学生观察金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为重点。(2)、教师在观察金鱼身体结构的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从金鱼“它的身体外形是什么样子的?身上长着什么?它怎样运动?”这三个角度来观察。(3)、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绘画金鱼。特色亮点——指导学生先画鱼的身体的整体,在添加局部细节的记录。
指导学生观察鱼在水中哪些部分在动,并在简图中圈出来。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鱼。
金鱼用嘴吸入牛奶,牛奶从鳃盖排出的视频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认读鳃、鱼鳞两个科学词汇,描述鱼的身体结构。2、知道鱼的鳃、鳍等身体结构帮助鱼适应水生环境。探究目标:
1、观察并说出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2、能用简图描鱼身体结构的主要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对鱼的运动和呼吸表现出探究兴趣。2.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小鱼进行观察,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目标: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认识鱼的身体结构和鱼的运动、呼吸。
难点:
用简图描述鱼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鞭、ppt、评价用彩色粉笔、彩色铅笔。分组准备24-25组金鱼、抹布、棉签学生准备:铅笔、书、活动手册、橡皮。
教学环节及时长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教师语言
学生活动
一视频引入环节5分钟
(一)视频导入。引入今天的研究对象。1分钟引导学生回忆鱼的特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鱼鳞、鱼鳍、鱼鳃”加注拼音。)3分钟板书课题
1.师:孩子们,看看视频。你看到了哪种动物?2.师:对的,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活着鱼。师: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对应的简笔画“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一条鱼。”
生:我看到了小鱼!生:我在水里看到过鱼。生:鱼身上有鱼鳞生:思考并观察。生补充鱼的特征
视频引入激趣,利用简笔画,让孩子知道动物的部分特征需要仔细观察。利用小鱼的生活环境激发孩子思考鱼的身体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同时也指向珍爱生命的社会环境目标。
(二)提问引导孩子思考鱼生活的环境和爱惜动物具体行为。(1分钟)
师:为了方便,我们把鱼请到篮子可以吗?师:哦,你是一个爱护动物的孩子!那今天就请小鱼呆在小水槽里吧。
生:不行。那样鱼会死掉。生:小鱼要在水里才能活着。
二、新课环节指导学生观察鱼的外形、画出鱼
的简图(20-21)分钟
(一)Ppt出示观察要求(4分钟)ppt出示从头到尾的观察顺序、出示绘画鱼的观察鱼的外形图,引导学生观察鱼的身体外形。
1.师:鱼的身体有什么特点让它只能呆在水里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观察鱼时,一定要有顺序。
孩子们,请看大屏幕。巡视。2.师:“(口令1.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观察到鱼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倾听老师阅读ppt学生分组观察交流观察到的鱼的特点“坐直”鱼有鱼鳍,鱼鳞。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明确两人合作观察鱼的要求和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用绘图的方式来交流我们所观察到的小动物指导学生记录时要写上日期,并占满格子。指导学生观察鱼的身体特点与科学词汇相对应。指向本课教学难点,学生完成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的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对于我们眼睛看不到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看文字和图片资料的方式来探究。
(二)指导记录(1-2分钟)
1.师:我们看到的鱼有什么特点呢?如果我画下来,会更方便与同学交流哦。”指导完结束再提要求拿活动手册。2.师:“听完记录方法的孩子,请拿出小猴子那本科学书,翻到12页,就开始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了。”
听并看教师示范画鱼的大小、轮廓。
(三)巡视小组观察、记录情况。(5分钟)小组评价
收集可以用来汇报的孩子活动手册。拍摄没有画完的孩子的图片。
小组观察鱼,并绘制简图
(四)引导学生汇报交流鱼的简图。师示范画(3-5分钟),标出本课科学词汇带拼音
1.师:
口令(1.2)大家来看一看这几个同学的记录。师:
为了我们更好地交流,我也来画一个简图。
生:口令(坐直)观察同学绘画的鱼。表达自己绘画的鱼的身体。生:“我画了鱼的眼睛”生:“(指着画)这里是鱼的鳍。”
1.师:请孩子们再看看这几个同学的简图,你发现他们还可以补充鱼身体的哪些部位呢?2.师:请需要补充细节的孩子补充完整。
观察同学的简图。生:他们还可以把鱼鳞画上。
(五)引导学生观察鱼的骨骼图4-5分钟
1.师:这份简图是我们眼睛看得到鱼的身体外形,我们眼睛看不到的鱼身体里面长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这一组图片。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师:它有什么作用?2.师:对!除了能帮助鱼运动,鱼的骨骼还能保护它的内脏和支撑它的身体。
生:这是鱼刺!生:鱼的骨头!生:它可以帮助鱼运动。
1.师:除了骨骼图,下面那张书上有文字介绍,是“鱼的化石”。2.师:说明鱼的骨骼很坚硬,才能在石头上留下痕迹。
学生观看ppt
三、观察金鱼的运动和呼吸(12分钟)四、画一条你所看到的鱼和汇报(13分钟)
(一)过渡。0.5-1分钟
师:我们知道了骨骼可以帮助鱼运动。鱼在水里运动时,还有哪些部位在动呢?
生:鱼在游。
指向教学重点,学生完成观察鱼的运动、呼吸的小组活动。
(二)Ppt展示观察任务。(示范用棉签靠近水面)巡视学生小组观察活动。3分钟
1.师:让我们再观察一会儿鱼的运动,看金鱼在水里怎么转弯和后退。同时,孩子们,请在你的简图上,用彩色铅笔圈出你看到的鱼的身体在动的部分。2.师:需要的话,孩子们可以用篮子里的棉签靠近水面帮助我们观察。
分小组观察金鱼的游动。学生描述、思考观察、思考生:鱼鳍是帮助金鱼游动的。
(三)引导学生汇报鱼的运动。5分钟
1、师:观察完的孩子坐直告诉老师。谁愿意展示一下,鱼在水中游动时,它的身体哪些部位在明显动)2、师:看看鱼鳍是怎样划水,看看鱼的尾鳍是怎么摆动的?你愿意表演一下吗?3、你们看到和他看到一样吗?
生:鱼的头一摆一摆的生:鱼的鳍在划水。
(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鱼鳃盖的活动(3分钟)ppt展示鱼鳃的图片、视频。(3分钟)
1.师:说完了划水。我们再来看看除了鳍,鱼在水里还有哪部分在动?2.师:你觉得,这是在干什么呀?师:是的。鱼呼吸时一张一合部分是它的鳃盖。3.师:你们看到的和他看到的一样吗?
4.师:鳃盖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请看大屏幕。师:正像我们看到的视频里的情景,鱼用嘴吸了被牛奶染色的水,用鳃部排出水。水流过鳃时,鳃的表面就从水中提取氧气就到鱼的身体里。因此,鱼在水中是用鳃呼吸的。这就是鱼的鳃。(ppt)
生:鱼在喝水。生:鱼鳃是帮助金鱼在水里呼吸的。生:鱼在呼吸。
五、组织研讨
(一)过渡


回忆一下今天的探究活动,鱼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生:鱼身上有鱼鳞、鱼鳍。
回顾本节课的探究内容。学生运用本课科学词汇描述鱼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二)ppt出示问题
师:今天我们观察了鱼,谁能说一说“鱼的哪些特征,对它在水里生活有帮助呢?”
生:鱼在水里用鳍划水生:鱼在水里用鳃呼吸。
(三)小结、布置作业
家里养着的金鱼的同学,你可以也可以继续观察小鱼吃东西和
生:我知道了金鱼的身体有鱼鳞。知道了金鱼用鳍划水。
课后延伸
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安排)
课内作业:完成活动手册P12页的鱼的简图绘制。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环节设计较合理,重难点的设定上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课堂教学评价和小组活动评价相结合,实验材料准备充分。因此,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教师在本课的反复磨课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收获:
1、发现“用图画表示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在一年级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有重要含义,画图记录同时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能力;
2、教师在本课中,设计了一个在第二个观察鱼的运动的学生活动中,学生“观察鱼身体在运动时用到的部位”的同时在简图上圈出运动的部位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既检查了前一个教学环节中孩子对鱼的外形观察记录结果,也能促使孩子完成对鱼运动的观察。
3、在观察鱼的呼吸教学活动中,教师将中国科学网上的《鱼是怎样呼吸的》视频辅助教学,帮助孩子理解“鱼用嘴吸水用鳃排水”的呼吸过程。
建议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将“鱼鳃、鱼鳍、鱼鳞
”的认读部分教学再清晰一些。另外,观察鱼的运动的环节时,孩子可以将鱼的游动和鱼鳃、鱼嘴的一张一合的动都同时圈画出来,因此教师在处理这一部分的汇报时一定要将“用鳍游动”和“用鳃呼吸”区分讲解达到清晰地教学效果。
另外,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科学课堂小组活动评价和组织管理,教师认为在1年级阶段还是应该引入奖励在板书展示的方式。就6岁左右的儿童心理而言,这样的奖励在持续一年之后,孩子能较好地形成科学课堂的行为习惯,养成在科学课上做到“观察、记录、交流、倾听”这些科学探究行为的意识。也对孩子以后的科学课堂上的探究打好基础。
1.从头到尾,仔细观察一条鱼。
2.从不同角度观察鱼
ppt
ppt
观察鱼
全身鱼EQ
\
jc2
\
"Font:楷体"
\
hps10
\o\ad(\s\up
9(lín),鳞)
用EQ
\
jc2
\
"Font:楷体"
\
hps10
\o\ad(\s\up
9(qí),鳍)运动
用EQ
\
jc2
\
"Font:楷体"
\
hps10
\o\ad(\s\up
9(sāi),鳃)呼吸
鱼鳍
鱼鳞
鱼鳃
小组评价
9
5
1
10
6
2
11
7
3
12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