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2.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速读法、圈点批注法、研读品味法、拓展练习法
教学过程展示: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桥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那位同学能到黑板上给我画下来你印象当中的桥?(生到黑板画桥,用多媒体图片演示赵州桥由此引入本课)。
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
2.文体知识
(1)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真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2)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引用)等10种。
(3)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a.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
b.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4)说明文的顺序:
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来源:学科网]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5)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总式: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为总—分式。
(6)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周密。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该对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全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明确答案。
【明确】本文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说明顺序,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
(三)研读品味
研读一: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交流展示】
赵州桥、卢沟桥在这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①外形:“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形式优美)
②是否坚固:一千三百多年,还保持原来的雄姿两岸河堤被冲毁,卢沟桥从未出事?
(结构坚固)
③修建时间: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历史悠久)
总之,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研读二: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例子,并分别说说它们在说明事物上的表达效果。
【明确】
学生A: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的说明了拱桥形式上的特点。?
学生B:举例子:“《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具体准确形象的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赵州桥是单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又都是闻名于世,有代表性、典型性,有说服力。
学生C:分类别:“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条理清晰的说明了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学生D: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比较,突出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的特点。?
学生E: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学生F:引资料。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研读三:品味赏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可以吗?)
【交流展示】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交流展示】“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一词去掉可以吗?)
【交流展示】“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交流展示】“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交流展示】“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部范围广,但还不排除其他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点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互换?为什么?)
【交流展示】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7)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交流展示】“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小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语言;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
(五)链接生活,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制作一座桥梁,画出示意图,并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技巧写出简要的介绍。不少于300字。
1.生自主构图写作。2.全班交流展示评价。
(三)课堂小结
本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四)课堂板书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题。
四、推荐阅读篇目
《马可.波罗行纪》
五、教学反思
教读本课,我有如下心得与反思: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2.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