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5-27 09:2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图文资料,揭示生物富集现象。
3、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教学重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食物链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 级别的升高而 。
二、食物网
1、生态系统中,各种 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 ,个体数量越 ,食物网就越 。
3、 和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 和
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合作探究】
探究1 食物链的概念
1.分析“毛毛虫→小鸟→老鹰”是不是食物链?
2.判断下列食物链的书写是否正确。
A 树→虫→食虫鸟→细菌 B 阳光→小麦→鼠→蛇
C 草←兔←狐 D 昆虫→食虫鸟→鹰
3.根据以上学习,总结食物链的书写规则.
(1)食物链总是以 开头,把 写在最后。
(2)食物链中不应该包括 者,也不应包括 。
(3)食物链中的箭头应指向 者。
4.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两条谚语分别写出相关的食物链。根据其中一条食物链说出各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地位
5. 若食物链“甲→乙→丙→丁→戊”中的一种生物增加或减少,其他成分短期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丙先增加(或减少),则短期内甲将 ,乙将 ,丁将 ,戊将 。
如果食物链中任何一种生物先增加(或减少),则短期内位于它前面的生物,如果是奇数位,将 ,如果是偶数位,将 ;位于它后面的生物,将 。
探究2 生物富集的概念。
1.分析教材第45页图6.1—11,并思考回答问题。
(1)为什么消费者级别越高,体内的DDT的浓度越大
(2)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描述什么是生物富集

3.从生物富集的角度考虑,我们吃大鱼好还是吃小鱼好?吃动物食物好还是吃植物食物好?请说明理由。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写出可能的食物链: 。
生物体 A B C D
有机汞浓度 0.05 7 0.51 68
探究3 食物网
1.用连接食物链的方式完成教材第48页图6.1—13。连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2.请描述什么是食物网

3.请选择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依次指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鹰在食物网中的消费级别是固定不变的吗?
自主评价
1.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
A.① B.④ C.② D.⑥
2.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根本原因是( )
A.害虫过渡繁殖 B.干旱缺水引起害虫 C.上升后又下降 D.食物链被破坏
3.下列各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狐狸→狼→兔→草 B.阳光→草→兔→狼 C.草→昆虫→青蛙→蛇 D.草→青蛙→昆虫→蛇
4.农业上,为消灭虫害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受害最大的生物是( )
A.植物 B.植食性动物 C.人 D.细菌
5.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那么甲和乙的关系可能是( )A、竞争 B、捕食 C、互助 D、捕食和竞争
6、右图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作过调查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植物属于____________。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鼠与昆虫之间是____________关系。
(3)如果用于灌溉农田的水中含有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4)收获季节,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环境污染。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以减少塑料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再生纤维共混膜”在土壤中l~2各月就会被分解掉,分解该地膜的生物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
7、右图示一草原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 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____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__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共有食物链_________条,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杀狐狸,则会使__________大量增加,导致____________,最终导致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