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非生物成分: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异养生物,一般指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生
物
成
分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复习回顾
生态系统的成分
课前检测
1、下列不能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B.
一块草地
C.
生物圈
D.
一条河中所有的鱼
2、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
杨树
B.
大象
C.
蚂蚁
D.
蘑菇
3.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杨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成分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各级消费者
C.
生产者和消费者
D.
生产者和分解者
D
D
A
D
学习目标:
1、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2、生物富集现象,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明确食物链的正确写法,能正确连接食物网。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理解由食物关系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图文资料,理解生物富集现象。
看图猜成语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探点一:食物链
树叶
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书写时注意:
1,以生产者为开始,箭头方向由被捕食者
指向捕食者。
2,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是不是食物链?为什么?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生产者
消费者级别
中考链接
(1)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B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
(2)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草”这一食物链中,虾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
B
探点二:生物富集现象
DDT一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难分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内
不断地积累,DDT的浓度也会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
步增加。
1、为什么消费者级别越高,体内的浓度越大?
2、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
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DDT会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引起中毒,严重时
会引起死亡。
生物富集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
通过生物富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的积累能够增加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中考连接
下列生物中,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
A.小麦、玉米
B.昆虫
C.青蛙
D.人
D
课外连接——可怕的水俣病
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
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水体硅藻等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石斑鱼肉食性鲟鱼和鲶鱼人或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10~20
mg/kg,最高达50~60
mg/kg,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探点三:食物网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食物,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合作探讨
当上述食物网中兔子的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食物网,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中考连接
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是因为(
)
A.许多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
B.生产者个体数目总是要超过消费者个体数目
C.在所有食物链上都有很多的个体
D.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
A
通过本节的学习,下列学习目标你达到了吗?
1、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能正确写出。
2、分析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说出生物富集的概念。
3、体验领会生物之间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