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它们去哪里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它们去哪里了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6 07: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课:它们去哪里了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
知道盐、红糖在水中看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能用溶解一词来描述。
2.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3.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有些物体则很难溶解;
2.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溶解前、中、后物体和水的变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烧杯、3个小塑料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
红糖、小石子、实验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从前,食盐、红糖、小石子三个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去游泳馆游泳,正准备下水游泳时,被河马教练看见了,河马教练急得大喊:食盐、红糖你们两位小朋友不能下水游泳。食盐和红糖很伤心:为什么石头哥哥可以,而我们不能下水游泳啊?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食盐和红糖,它们为什么不能下水游泳吗?
揭示课题:它们去哪里了
2、新授
1.
猜测
师:今天,老师把食盐、红糖、小石子三位小朋友请到了课堂上。把它们分别放入三个水杯中,你们觉得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了?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了?
2.探索
(1)阅读书上实验方法。
(2)活动一:观察放入水中之前的样子
①学生观看演示视频
②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③生交流汇报,师指导记录方法。
注意事项:①放大镜的使用方法、②观察物品的顺序
(3)活动二:观察放入水中之后的变化
①学生观看演示视频
步骤:放入后,静静观察-搅拌-搅拌后,再观察
②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注意事项:①记录的要求:用图形的大小表示颗粒大小;用图形数量表示物品的量。②三次放入物体的量要差不多,每一步必须记录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③观察完一个物品,再观察下一个物品。
3.研讨与小结
(1)我们来交流: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盐放入前……,放入后……,搅拌后……,水……

糖放入前……,放入后……,搅拌后……,水……
小石子放入前……,放入后……,搅拌后……,水……
盐、红糖放入水中后溶化了,这种现象现象叫做溶解。
(2)我们的发现:将这三种物体放入水中,盐和红糖能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
(3)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我们已经知道了盐、红糖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还有哪些物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继续去尝试。
【板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
溶解